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元旦望

2009年展望


         2009,不管你對它如何厚望,都將會是多災多難的一年。經濟衰退和失業潮將會從美國展開,逐漸遍及各地。


香港人說,現在還感受不出。我說, 一兩 年內大家都要過一段緊日子。金融海嘯對香港沖擊的陸續浮現,從聖誕以至農曆新年氣氛鼓不上,就是一個征兆了。二月的愁雲慘霧就要來臨,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人類對世界資源的破壞、或是對金融經濟的輕佻,苦果自然是免不了。


天災是冰封滿天?是海嘯?是水災?是地震?還是什麼……


人禍是漫天戰火?是繼續破壞自然?是環境污染使病毒更進步?……


總之,地球人迴避不了!聖誕卡今年多了Joy, Love, Peace三個詞組:歡樂、關愛與和平。愛心最為珍貴,更要愛惜大自然!Wish The God Bless You !


2009年是世界經濟的大“洗牌”年,“關鍵性”的衝突或會在所難免。大國與大國、強國與弱國、以及經濟圈內的紛爭,考驗著全世界的智慧。目光都注視著奧巴馬和中國的“CHANGE”!


中國的崛起足以影響世界,美元、歐羅、人民幣“三足鼎立”的局面將會出現。


“洗牌”效應會使全世界的財富打回“原形”,重新分配。也就是美國人要大大的壓縮超前消費,中國人要“有増長”的使錢,兩者都是痛苦的決擇。


金融海嘯後,美國人的購買力即時瀉了很多,深感揮霍不是長使長有。美國汽車廠的壓縮和重組,要大刀闊斧的減薪來舒緩更大的裁員。


中國大力向“內需”傾斜,對產業作深層次的調整。減產、減員以提高質素,加工資、加成本、走新路,從被人壓價走向自己定價!現在的中國已有條件,就是要把“世界工廠”做得像個樣子。中國人要從痛苦中走出來,烈火中將要飛出金的鳳凰!


股票和樓市隨著金融泡沫而下滑,萎縮更是不可逆轉。香港要長進就要發展自己的工業,碌碌無為苦頭會是更深。香港人不是沒有拼勁,關鍵是看我們的領頭人!


踏實和勤奮是我們新一年的工作。不怨天、不尤人,提早趕走陰霾,是今天香港人心愿,光輝就在明天!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未食先上火

工展會有感


         香港人稱之為“工展會”的真正名字是什麼呢恐怕也不是個個香港人都能答得上來。翻查“工展會”的歷史,從第1届到今年的43届就改了好幾次。最後的一次是1994年在會展舉辦的“香港國際工業出口展銷會”。名字實在太長了,大家都稱它為“香港工展會”,本地人直呼之為“工展會”


        “工展會”的原意是顯示香港工業的實力,也鼓勵香港人用香港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工業騰飛成了亞洲的“四小龍”,靠的是香港人的拼搏。一種全配套式的工業模式,使香港的工業產品質優而價廉。我就十分的懷念那一個年代。


        外面的人把香港的進步稱之為“世界奇蹟”,殊不知那個年代的香港人,都是實實在在地耕耘,天時、地利、人和只是一種“催化劑”。持一切“陰謀論”的人說如果不是“這般那般”,香港哪有今天。先有千里馬,伯樂才能有用場!


        那個年代的香港人有技術,手頭有一點的資金就那麼的幹開了。只要有人開了一個“頭”,配套的東西由有“技術”的人接上了。反過來也促進了“開頭”工業的進步,質量就更上一層樓。不斷的良性循環,使新入行人士一下子都成了“大師傅”。正如香港人所說,識少少就可以扮“代表”。只要說得出用途,什麼專用的“工具”都可以找到。加上香港人的鑽研,產品質量自然就變得好上加好。


        香港工人的技術,只要給出“樣板”,不必圖紙就能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行業間的資源共享﹙互相配合﹚,簡直是無以复加。這已不是一個人的技術,簡直是全香港人的智慧!“奇蹟”就源於此


        一提起Made in Hong Kong”大家都放心,香港產品從而進入世界市場,國內的人也一樣視香港貨為“信得過”


        ……………


        香港的工業早已北移,產品質量如何大家都有目共睹。


        變質了的“香港工業家”要廉價的工人、要優惠的政策、要廉價的原材料、要……,反正一切都是越便宜越好。利潤嘛,當然是越高越好,從不考慮“合理利潤”這一東西。貪之所在,產品的質量只會下降。可以拖欠供貨企業資金、工人工資,甚至以“破產”一走了之。全無社會責任、全無誠信的人,這算得上香港商人?


        只識會以華麗包裝而忽視整體質量的產品,一定是自拆招牌且受到社會的唾罵。


        今年在工展會裡,買了兩瓶包裝華麗的辣椒漿。回家想品嚐一下,那個塑料拉環首先給拉斷了。在別無他法之下,只能用尖刀來把封瓶蓋口一塊一塊的切開。一看竟是全無切口槽、0.5㎜厚的塑料層,只得用鉗子逐塊小心鉗出。其中一塊塑膠碎片竟然不慎掉到辣椒漿裡,找不出來。多美味的東西未吃先上火,現把它的“尊容”與眾共享。真是給工展會抹黑了。


 

華麗的裝潢.jpg


過失的封蓋.jpg


        香港的工業要貨真價實,再不能以價就貨、任用劣質的材料以廉價招徠,消費者是不賣你賬的。


世界金融海嘯後,今後的世界潮流也向“貨真價實”這一方向邁進,請大家息目以待。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毫無新意的工展會

知慳識儉過個年


 

工展會歷史照.jpg


        今年的工展會毫無新意,雖說是70還是不像以前每届都有新東西可看,更像是一個沒有驚喜的大市集。當今香港地再沒有工業可言,而只能以一些小作坊來充數。悲哉,香港。


 

工展會歷史漫畫  1.jpg


        工展會雖然是人山人海,卻多了拉著行李車的人。本著能慳多少就慳多少的心理,大家都是為掃平貨而來。


        一場金融海嘯使全世界的經濟暗然失色,香港也就不能幸免。12月的聖誕氣氛就是鼓不起來。減薪裁員威脅著每一個人,誰有心情去消費呢?


 

工展會歷史漫畫  2.jpg


        中小企由於訂單的下滑和營運資金的短缺,關了不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經濟的泡沫效應引致“產能過剩”,也是當今的一個社會問題。也就是說,世界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產品,人為的、過早的使產品升級換代、或以產品傾銷製造世紀垃圾。一種“浪費式”的消費,造就了香港的銷售繁榮。


        世界進步了,人們用什麼來享受科學成果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前消費。美國人首先用分期付款嘗到了甜頭。超前消費無限膨脹的後果,也就是今天金融海嘯的根源。今天成了世界工廠的中國,也用超前消費來挽救金融海嘯的衝擊。要掌握好一個“度”,不然就會步美國的後塵!或許中國人的保守,會留有餘地的消費。但大陸政策的左右左,連資本主義也得讓它三分。


        美國都在謀求中國對世界經濟下滑的支撐,我們一定不能超超然。香港現在好像平靜了,農曆新年前後的關閉潮將會是風雲再起,大家都要有一個心理準備。


工展會現在趁聖誕至新年試探一下能撈多少,這也是“盡地一舖”。一些企業也為了套取現金,也寧可降價以促銷。彈盡糧絕時,唯有關門大吉了。其實這也是一個信號,大家都在搶時間!


一文試飲.jpg
 


        當然也有一些廠商魚目混珠高價出售產品,以獲取“工展會一定是平貨”的羊群心理。現今時世不同,顧客都成了格價專家。一些攤位門庭若市,一些攤位顯得泠泠清清對比鮮明。大家都是有備而來,心中都有一個底價。


在全球金融海嘯的影響下,減薪裁員威脅著每一個人。人人都盤算著節約和緊縮開支,不必要的東西也不買了。光看少買,這就是今年工展會的特色。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原來如此

三聚氰胺原來很易生成


對於幾個月前國內的毒奶粉事件,我怎麼也想不出三聚氰胺能與奶粉扯上什麼關係。後來網上又傳是在牛奶中加上了尿素,更加使我大惑不解。


        尿素是一種化學肥料,讀中學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種含氮極高的肥田料。氮、磷、鉀肥料都是植物生長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我不是從事化學工作,不曉得尿素還有別的用途。


 

書籍  1.jpg


        最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介紹尿素的書。《尿素》袁一主編   王文善 副主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內中介紹:


        尿素分子式NH2CONH2,是一種中性的速效化肥。在工業上作為高聚合物的合成材料,如尿素甲醛樹脂等。用作塑料、噴漆、黏合劑,多用途的添加劑……。


        尿素還作為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補充飼料。尿素在這些動物消化系統內與發酵的碳水化合物作用而結合為蛋白質。(見第一章  緒論  1)


        關於上述的觀點我也是第一次聽聞。是不是牛吃了尿素就等如吃了蛋白質?於是乎全國就都推廣開來?沒有起化合作用的尿素又有沒有進入到牛奶之內?一切都成了未知之數。


        聰明與愚昧僅是一線間!這種“發明”簡直是倒行逆施!推演下去,人能吃尿素嗎?記得在三年經濟困難的年代,學校把游泳池的水放了,換上了“上好的尿液”。經太陽暴曬的“光合作用”,培養一種叫“小球藻”的東西﹙明確一點說是青苔一類﹚大力推廣作食用。那一代的人吃了以後是什麼的滋味,誰也不敢說。歷史就是記下了有這麼的一回事,今天看來就荒唐得很!


        尿素在高溫下就可生產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分子式是C3N3(NH2)3 ,是不可食用的東西,僅可作為化工原料。


        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就是一種熱固性樹脂,是黏合劑、層壓板、……的化工原料。


        現在的牛奶普遍採用超高溫消毒,奶粉更是在高溫下製成。如果含尿素的牛奶處於急劇的高溫生產流程之中,生成三聚氰胺也就有其必然了﹙這裡排除了人為的添加﹚。


        在動物的飼料中加入尿素是極其危險的做法,生產上的高溫烘焙也會生成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奶粉使很多中國的幼兒患腎結石,就是一次慘痛的教訓。請把尿素還作為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補充飼料。尿素在這些動物消化系統內與發酵的碳水化合物作用而結合為蛋白質。的內容從書本上刪去,以免再次誤人子弟!科學要為人類造福,不能停留在它的“理論上”的豐功偉績!


        切要!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因人而異的正統

什麼是“正統”


         中國歷史均以正朔﹙統﹚為記載的依據,閱讀時要加入當時的背景來理解,才能還歷史的本來面貌,也就是要有向前看的觀點來審視歷史!因為儒家思想在幾千年中國歷史上的影響,成王敗寇的思維往往注入到了“正統”中去。


        姬發征討商紂王,《史記》寫得很離奇:紂王無道,其兵皆倒戈相向依附姬發。紂王兵敗自投火海而死,至於嬖妾二女也自殺身亡。他們全都不是姬發所殺,以顯他老人家的仁。


一句“正義武王率諸侯伐天子”,是用“正義”與“非正義”的道理說明它的合法性。與封建道德又不是一回事。


周武王坐了王位之後“改法度,制正朔”,又把道德指針撥回到“0” 的起點,重新計時。所以中國歷史上的“正統”,也是隨時修改的。


周武王追諡其父為“文王”,太祖父姬古公為“太王”,祖父姬公季為“王季”。為什麼稱王季?因為他也曾是王系的子孫。


我們注意到了公季的封號有點特別,因為他是姬古公的幼子,違反了王帝立長傳位的規範。但一脈相承的關係,而又得歸入正統。


一人得道,四代人身價便飛升了百倍,這就是正統的好處。


        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總有它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理由。


雖然儒家的“君臣父子”論,隨處充積。在遇到庶子爭王位而得逞時,其詞甚殷。至於長子為何死去不會正言其事,只僅一字帶過。


如《史記》中的一段:“()武王死還有長子廖,後而崩。太子誦代立,是為()成王。”。姬廖因何而死,無隻字交代。用“崩”一字說明他也曾為王,但正史上卻無他的名字。也就是說姬廖不劃入正統。


        周武王建周後二年,問商朝遺臣箕子,殷商為何會滅亡。箕子不忍言殷惡,以存武王亦丑,故問以天道。這段說話的意思是,若說殷商的不是,那你姬發還為人臣時起兵伐紂,以下犯上亦有違“君臣父子”之道。最後只以天運如此,一字帶過。


其實“正統”一詞是很曖昧的,它隨時都可以有新的內容。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結果就變得虛無縹緲。讀史之人要明其所以,才能悟出真諦。


        如果陰謀得逞了,“正統”也可以改寫!所以我們看中國歷史時也不必太苛重於“正統”,只看待歷史人物對社會所起的作用便已足夠。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戰前的香港

1930年香港考


 

渣打100B.jpg


1930年是新界地域劃入香港版圖30年矣( 18986月《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深圳河以南的土地給英國,為期99年。並於18993月正式簽署《香港英新租界合同》)


20世紀初的30年,是香港發展的又一個時期。同時,中國大陸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多年的軍閥混戰,大量的移民湧入香港。


雖則此時新界 一帶還未發展,一片農村景象。香港人口的膨脹卻是空前的,估計1930年香港人口有100萬。


但這個時期香港城市的發展也具規模了。


1903   中華電力公司成立


1910   九廣鐵路(英段)油麻地至羅湖通車


1911   九廣鐵路(華段)廣州至深圳通車


1921   九龍巴士與中華巴士建立


1923   油麻地小輪公司成立


1928   啟德機場啟用


 

1924年匯豐銀行.jpg


 

1924年灣仔.jpg


海陛空的交通網絡已經形成,移民的大量的湧入使香港獲得了亷價勞工,一直進行的填海工程使香港增加了不少的土地。一個新興城市必須具備的基礎確立,使日後香港發展就變得輕易多了。


雖則經濟還未繁榮,但香港已成了革命黨人避難之所。各路幫會林立,混世大亨發迹之處,……也算得上是一片繁華地。


1930年景 放大圖.jpg
 


從百圓鈔票的背面圖畫,香港島上的別墅已經接近山頂。中、上環一片大型建築群沿山而上,多層樓房也表現著二次大戰前的香港景象。


一艘戰艦泊在岸邊;幾只中國式的帆船在海港通過;小火輪卻突顯出那個時代的先進性。渡海小輪對香港與九龍的交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匯豐銀行早期紙幣.jpg


1930年,硬幣還是使用銀幣,但1圓實際上已由紙幣代替了。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銀本位逐漸的淡出了市場,硬幣也變成了好象銀幣的銅鎳合金。1935年名正言順的取消了銀本位,形成了紙幣鈔票的世界。


 

香港一圓鈔票.jpg


        30年代中,世界的經濟貿易發展也是十分的巨大的。銀是僅次之黃金的另一種貴金屬,也是作為貨幣的憑證。不竟銀本位對高速的經濟造成制約,猶其是新崛起的美國。銀本位的崩潰是這個時期的重大事件,紙鈔票的出現也就可把信用擴大了數倍,所以紙幣還是很值錢。一張5圓的港幣,都是由銀行大班親筆簽名才能在市場上流通。好在當時的物價比較穩定,民間只是使用一毫幾仙的硬幣而已。


 

手簽的鈔票.jpg
      


       在一些香港的掌故裡,可以找到一種交通工具叫“嘩啦嘩嗱”的。


那時的維多利亞港海面至少比現在寬1~ 2千米,風浪較大。


每晚深夜2: 20 油麻地小輪停止服務後,便有很多小船在佐敦和灣仔公共碼頭載客。


在黑夜裡除迎著海浪,還得躲避火輪經過掀起的巨浪。小艇的顛簸加上海水拍打“嘩啦嘩嗱”的聲響,驚險萬狀使人心驚膽跳。


為了生活而要夜歸,膽正命平()的香港人也不得不接受下來。“嘩啦嘩嗱”就是最生動的描述了。


“嘩啦嘩嗱”的收費並不廉宜,船艙簡陋擠擁、易生意外。它比今天人們到海洋公園坐“過山車”還要刺激得多,生活之所迫也得認命了。


自海底隧道通車後,“嘩啦嘩嗱”就絕跡了。


這個時期香港島的發展也接近今日之規模,西至西營盤、東至柴灣、南至半山區梅道( May Road )



為什麼找不到高樓大廈?皆因當時的建築條件和供水設施的關係,香港那時規定了建築房屋不能高於五層的限制。直到1955年後才取消了這一條文,高樓大廈才像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九龍半島的彌敦道街區也很整齊,海防道以北為一片軍事用地。油麻地一帶也發展得很好。但是整個香港的政治經濟中心,還是集中在香港島不變。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禮樂是什麼

周朝建禮儀 就是不提義


        面對雜亂如麻的事件時,有一句口頭禪就是“七國咁亂”。其實最亂之時並非戰國時期的七國爭雄,而是周朝時期的春秋混戰。曾幾何時的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到孔丘先生的春秋年代卻《禮》崩《樂》壞了。


        商紂王朝是中華奴隸制度發展至極點的一個時期,紂王集大奴隸主極大的“慾”成了變“性”人(沒有人性了),視臣、民命如草介。歷史記載了商紂王“酒池、肉林”的絕頂之作。佞臣祟侯虎原來也諳識厚黑學,拍馬逢迎把一個紂王的無道荒淫推向了至極。也是紂王命當該絕、商朝必然滅亡了。


        西伯侯姬昌因諫入牢,還死心塌地甘願為囚七年,認為是《易》中注定。可見此時的封建意識,已到達了極其深入人心的境地。作為“聰明人”的姬昌先生尚且如此,一般的人民那裡還有還架之力。


        姬昌囚滿返回岐州。第一件大事就是兵蓄銳、拜姜子牙為相,報私仇殺北伯侯祟侯虎。愚忠還是困擾著姬昌先生,不敢動商紂王一根毫毛。華夏之《禮》就是“昏君只能諫而不能伐”。


        姬昌之子姬發正位,收天下諸侯之國。羽翼漸豐才敢大數紂王無道,伐商以行“天命”。姬發以武力成王,追謚其父姬昌為文王。文武雙全,他家全佔了。


        周朝的初建,自然有一番新景象。國相姬旦第一件事就把“九鼎”遷至郟鄏,象徵著王權的轉移。第二件事就是制《禮》作《樂》。第三件事就是再來一次權力的分配。裂土封侯,不論黃道、白道人人有份。姬家之人故然獲大份額,黃帝後人、炎帝後人、前朝遺臣…,大大小小一共72個諸侯國。從此炎、黃後人平起平坐,大家和睦共處消弭前仇。


周武王姬發知道“權”、“慾”之利害,效軒轅黃帝得位後四遊天下的“美事”,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留周公、召公(姬奭)主持朝政。在位7年,享年93歲。周武王與軒轅黃帝一樣功成身退,名垂千古。


周公(姬旦)究竟制了甚麼《禮》作了甚麼《樂》?


《禮》就是把封建社會中,帝制等級、道德行為規範定下來見諸于文字。建立宗廟、社稷。雖則裂土封侯,效忠周王、拜祭社稷仍是眾臣子的本分。這個“聯邦國”維持了800年!姬發沒有力量削去各路諸侯的兵權,只能以“鬆散的聯合”維持整個封建社會,天下太平了100年。


《周禮》一書是後人把姬旦先生的《禮》作添加補充、成了完整的約章,把封建道德昇華成經典之作。


《樂》是祭祀宗廟、天地神靈之音樂,既是禮、也是儀。行怎麼樣的禮,奏怎麼樣的樂,萬萬不能亂了套。


嗚呼, 姬旦 先生怎麼只提禮、儀不提禮、義,這也可能也是他老人家“聰明”過人之處。“義”是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仁”,士、大夫怎能與人民說“仁”。“權”、“慾”又怎能與民共享呢?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喻言預言

黑色十二月


        星展裁員、渣打裁員、匯豐裁員、荷蘭銀行裁員兩大電視台炒人,飲食集團結業,……,總之都是打工一族有難矣!一切的一切陸續有來,迎來了2008年的12月。


        我早說了“迷你債券可大可小”。是它使香港的誠信盡失,2009年是本地最難捱的一年。如果不“妥善”處理好而訴之於法庭,銀行與香港社會都是大輸家。請願無日無之、立法會介入了調查,銀行不能以商業理由而獨善其身。


        銀行的不務正業而大量的介入衍生產品獲高利潤,存貸、溶資降至不顯眼的位置而熱衷於“理財”。大家都投機,過度槓桿的衍生產品是注定了爆破的一天。用戶是最先受害,銀行自身也一樣免不了。今後銀行的大量收縮和裁員,將是一浪接一浪。


        香港的工商企業主要靠銀行的信貸來維持營運,自有資金少是一個死症。只要銀行的銀根一縮,倒閉和結業也是一個必然。怎麼救它?誰給它承擔風險?香港政府叫銀行放水,只是痴人說夢話。一個“一切不干預”的政府,唯有大家共度時艱!


        今日的香港大家都來領略一下無工業的痛苦,假太空的“國際曼哈頓”你飬活得了700萬的香港人?一個“高技術”的國家,還是需要大量“低技術”產品的支援。不明白這一道理,香港人以後將怎麼過?


        “無限利潤”與高租金,政府應有政策來平抑。至於工薪就應與社會生活指數相適應,不能以商人口中的高低為准。只有這樣,一個合理的社會經濟才會形成。不允許商人對整個的國計民生的壟斷,世界才有寧日。


        現在的銀行少借貸而急收貸,使很多的商業要割價套現。大減價潮將會一浪高於一浪。裁員潮分分鐘殺到埋身,大家都留有餘地、不敢亂花錢。賤物鬥窮人,大家息目以待。我們留意到有兩大超市以外國產地為由貼上標籤,把一些產品漲價了。日常生活用品不降反升,以美元掛鈎的強港元有什麼理由升了?煲呔全無知覺?


        大企業裁員,高層說得瀟洒,為了股東利益!


        香港政府在金融海嘯中,決定每人頭發放2000元是現金還是購物券,至今舉棋不定。它根本搞不清是救香港人還是救商業,真是我媽的天啊!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周朝‧孔子

周朝為什麼能維持800


         舊日的啟蒙書《三字經》有一句……八佰載,最長久……,也就是中國幾千年的歷代皇朝,以周朝的時間最長達800年之久。


        周朝的歷史分為西周與東周兩個階段。西周300年;東周500年。但真正的太平日子不過100年矣,諸侯國混戰了幾百年。


        《東周列國志》開卷的一首詞說得好:


        道德三皇五帝        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霸鬧春秋    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        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    說甚龍爭虎鬥


        其實中國自黃帝的年代已有了封建社會的雛型,夏朝開始凝聚成了一個中華社群,華夏文明從此而來。封建社會的道德觀念通過夏朝與商朝的完善,在周朝以典籍的型式確立下來。周公(姬旦)的制禮(周禮)作樂(祭祀之樂),也就是整個封建社會的道德行為典藉化。這個天下人民的道德規條,宛若聖經中的十誡


        周武王伐紂滅夏()而建立周朝。其實他也感到統治一個如此大國的難處,便分地、封侯成七十二個諸侯國,周天子是他們至高的精神領袖。各諸侯國只要擁護朝綱、按時朝貢,一切便各自發展去了。


這個鬆散的王朝,諸侯國們當然皆大歡喜。周武王泰山封禪,完成了封建社會最高的禮。大禹治水時所鑄造的九個銅鼎遷至定周(地名),作為最高王權的象徵。以後的一言九鼎的成語皆出於此,九個銅鼎後來都被熔化了而無复存在。


        冊封諸侯國的除姬姓(周朝王系)外,還有黃帝後人、炎帝後人、商朝遺臣以及各世系的後人。利益的均衡,使周朝的天下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周禮》的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有序,父子有別;君臣有義,父子有親。說的就是: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清清楚楚的。君臣上下有秩序,父子尊卑要分明。君臣之間有道義,父子之間有親情。


各諸侯國發展後,利益衝突互相吞併、互相顛覆,書下了聞名天下的《東周列國志》。“臣弒君王”、“父子相殺”上演得淋漓盡致。《周禮》還在?


春秋戰國時代出了個孔子,他大倡《克己複禮》。幾百年的征戰,很多史家都覺得春秋戰國無可言。秦始皇雖然滅了周朝統一天下,卻被正史定為殘暴專橫,二世而終就是歷史的一個報應。


利益衝突而引發的窩裡鬥,他們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孔子在世時,誰聽他的。大家都曉得春秋有五霸,戰國有七雄。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解釋當時一切戰爭罪孽的依據。


爾後,各個朝代又奉孔子為聖賢,孔子的《論語》更被定為必讀之書,中國人對它樂此不疲。


孔子畫像.jpg


孔子的儒家之道對中國的歷朝統治者最為合意,故三千年而不衰。山東曲阜孔廟無人敢惹,直到一場文化大革命才把孔廟打了個稀巴爛。


有關孔廟的書.jpg
 


世界歷史從沒一個世代都不會倒的聖人,不然就不會改朝換代了。獨孔子有幾千年的市場,這是否算一個奇蹟?孔子的思想因陳守舊、固步自封,使中國與西方之間落後了幾百年,阻礙了中國的進步。無權之時替天行道,有權之時以《禮》制人,一定要天下人愚昧才可獨尊,中國之苦也。


中國歷史的不斷重复衝不出世界,也是儒家思想所害。孔子乃天下第一罪人也!當然罪不全在孔子,而是他的思想被奉為神靈,蠱惑了中國的人民幾千年。大成至聖文宣王是否言過其實了!


孔子墓.jpg
 


周朝的800年,就是紏纏在《周禮》上一種口是心非的惡夢。回顧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一本毛語錄弄得兩派大打出手。你看歷史多麼相似。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歷史的啟示

1890年香港


渣打50B.jpg
 


渣打銀行50圓背面是1890年從太平山遠眺港九風貌圖,可以看到香港島的繁盛。現今香港的古蹟建築也都是那時期的產物,如果你對著老相片也許能對號入座找到你之所愛。


 

1890年景 放大圖.jpg


不少歐洲式的三、四層建築,銅鑼灣一帶的春園也發展得井然有序。有誰還記得海中的奇力島( Kellet  Island )竟是今日陸地上的遊艇會,只有地圖的標示還存有它們的痕跡。如果不通過歷史,你很難找到它們的對應關係。


中環的海傍一排南北走向的兵房(英軍營房)六、七憧,伸向海中的碼頭隱約可見……在海軍碼頭區我們看到了停泊著一艘軍艦,海面上的船隻也顯得近代化了。


        我驚奇地發現,為什麼香港島找不到一憧唐樓。請教歷史得到的是……


        1890年香港是香港第10任港督德輔( 1887-1891 )的年代,香港開埠50年矣。九龍半島至界限街地段由英國人管治也30 ( 1860年10月24《北京條約》把上述地段割讓於英國人 )。這50年香港市容變化是驚人的。


 

1870年香港.jpg


        1851年提出第一期填海計劃工程,配合向半山區及香港島東部的開發,山上的石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多次的填海造地把海岸向外擴展,以美利碼頭為中心,東到銅鑼灣西至煤氣公司,於1880年完成海堤修補工程,耗資244,000圓。般咸海灘早就成了文咸街、永樂街,德輔道也由填海而來。


        香港島最早開發的地方是上環的文咸街、永樂街一帶,南北雜貨、海味參茸至今還是成行成市。大量商人及低下階層人士聚居,衛生環境極差。屋前污水渠都為明溝,臭氣薰天。疫病時有發生,也曾引發多次華人逃避疫症的人口大疏散。


        18835月成立香港潔淨局,也就是“香港市政局”的前身。“香港潔淨局”的權力很大。可派人員檢查不合衛生的樓宇限期改善及提出起訴,授權潔淨局把患傳染病的人強行移送醫院,對屋內進行消毒,對極不合衛生的樓宇可提請政府執行拆除。強行實施《衛生條例》。條例在當時是極其嚴苛的。拆掉了大量疫症流行的房屋,香港人也變得無話可說。


清潔大清毒.jpg
 


這個一百年前用廣東話寫成的《衛生條例》詳盡細緻,似建房細則多於衛生標準。使香港戰勝了幾次瘟疫的傷害。對日後香港的衛生和綠化空間有著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700萬人居住的香港,空氣質素還是非常之好的。


《歐人住宅區保留條例》規定自中國街以東至堅道一帶地區,不得興建舊式中國樓宇,一切建築必須符合《衛生條例》預留更多空地使空氣流通。上面所提到的中國街,就是上環大量唐人聚居之統稱。由於樓房建築的有效面積大大縮小,引起樓價大跌,華人紛紛把房子賣掉。這樣就能騰出大量的土地重新規劃,一個新的政策往往決定了今後的發展方向的順利進行。當今的政府也應引為借鏡,而不是事事都得“霸王硬上弓”。


我們看到殖民者在香港實行中、英分治,表面為了減少摩擦。這樣便可使香港的開發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為日後中環建設減少了不少的困難。一個城市的設計是應該有前瞻,而不是目光短淺只顧眼前。


中環逐漸形成為香港的行政中心,政府的主要機構、外國公司的總部各國的使節館、銀行總部均集中在這裏。我們看到中環的英文是“ Central ”而非用音譯,也就是強調這是香港的中心地帶。


1890年的香港中環就展現出了一片歐陸風情。


 

1870年香港中區海傍.jpg

這是香港第二次發展階段的開始時期。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冒牌老師

有趣的回憶


我很欣賞 卜友龍 老師的一篇短文《被罵》


我沒有做過真正的老師,但卻做過“冒牌老師”。這就得從幾十年前的事說起:


在中日建交的那個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國內掀起了一股學習日本語的熱潮。本人也是其中的一份子,通過朋友的引荐,参加了廣州華南師範學院為教師而開設的日語學習班。電台也有日語的講座,一時熱到不得了。


當時我在一間電子小廠工作。在一個閉塞的年代,新技術的資料只有日本的電子技術雜誌。蘇聯老大哥的東西,大都過時不管用。一般的技術人員都自己看些日文雜誌,一半中文一半圖片的閱讀。一本簡明的小字典,跟本解決不了問題。用一種豐富的想像力把單詞翻譯過來,大家都笑著傳送。小電珠,日文稱《豆球》;晶體管稱《石》等……。


一篇短文《被罵》,道出了香港老師的真實生活,也有年青人俏皮的一面。不可能要求別人不許有錯,笑談之中改了就好。文中的“老師”雖然被俏皮的“學生”激怒:夠膽與我的“監控系統”挑戰。但也不必太多的“單單打打”。


提出警告是對的,更應提醒這個系統是能了解全體學生的狀況及學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能做什麼。譬如可以回答系統的題目、代替作一些筆記或什麼的……,學生可以燒錄某些教學內容……﹙不知此系統有沒有?﹚。


出自正門的教師,一定學過《心理學》。“學生的感受”和“老師的感受”行為同等重要,兩者是要取得平衡的。老實說,香港的教育太偏重學生了,壓力使教師苦不堪言。太把學校商業化,學生和家長成了學校的米飯班主。


在那個大家都有一片“真誠的心”的年代,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都會指導工廠學徒的工作,大家都很溶洽。學徒們知道我“深造”日語,都紛紛提出也教他們學學。盛情難卻加上年青時的天不怕地不怕,我就當起了“現買現賣”的老師來。大家都稱我這個冒牌的老師為“老師”,我也欣然的受落了。一直到我離開這工廠的一刻,人們都不說我的真實姓名,還是稱呼我為╳老師。


一個未經“註冊”的日語學習班開學了。車間主任知道此事,因為大家都是“咁高咁大”同一級別。而且又都不涉及金錢利益、全是一腔熱情,默認了這一“善舉”,還提供車間作為課室的方便。


一星期兩晚的下班晚飯後,利用了車間的黑板上課了。課本是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日語講座的資料,我都給“學生們”到市內的新華書店買了。我第一次領略到“教學相長”的好處;第一次知道:自己明白也要使別人明白,是一件頗有難度的事。


日語中的あかさたなま要寫得像日文,也要下一番的功夫。日文字符是傾斜的,不像中文那樣四平八穩!在黑板上寫字,文字就要見得人。要講一個半鐘頭的話,原來要準備很多的資料。它比課本上的東西要多得多,課本外的課本也要自學了。年青人好強的“唔衰得”,使我一直堅持把這課本講完才結束。


╳╳無線電廠開了一個日語學習班,原來整個行業都知了。有一天有一個“學生”問我:我有一個同學想來學習可不可以?我想多幾個人還不是一樣講嗎,於是我同意了。隔幾天就多了幾個“新學生”,我還是在講我的課。


此事驚動了我廠的領導的領導。上頭的政治部在廠書記的陪同下,突擊視察了我的課堂。我沒做虧心事,當然是心安理得。那個“欽差大人”翻了翻“學生們”的課本,嚇然的“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日語講座”大字,當然是政治正確啦!又望了望黑板上的語句後說:你們繼續上課啦。


走了。


我不知這位“欽差大人”識得幾多日文,既然有一句“你們繼續上課啦”,即係OK咁解。


自此,我繼續講我的課,不過幾個“新學生”不見了。


我不作任何揣測。回想起來,這也是一件有趣事!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香港人‧路

香港要做什麼


        繼美國華爾街裁員之後,世界的大銀行也相繼大愊裁員,這是不可避免的事。世界經濟大蕭條,說明了自由的資本主義的崩潰:世界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銀行,單憑借貸也滿足不了銀行的胃口。大家都精心去搞股票和衍生產品,在那裡可以獲得超額的利潤。


        用金融槓桿去套取利潤,曾經使銀行界興奮不已。股市的發展和興旺使香港全民皆股。有沒有人想過股票為什麼會賺錢,為什麼會蝕錢?他們都瘋信“消息”,瘋信“命理”。


        股票升了,“消息”說還有升。新股民用真金白銀入股托市。大鱷看准時機搞些波動造“淡市”,先兜一鑊然後高唱可以撈底,股票真的又升了。適當時候大手沽出,錢就可袋袋平安。


        市場的“莫測”其實都在大鱷股掌之中。有賺、有蝕的股民都相信“消息”和“命理”,也沉迷於股海的興奮當中:我是否是下一個的“幸運兒”?


        香港人最熱衷的是什麼呢?是赌摶!在地鐵、巴士上,很多的人都在刨馬經;現在又多了一項老少咸宜的赌波。馬會投注站每區何止一間。每逢投注日門外門內滿是人,堪稱香港的一大奇景。在香港經濟起飛的年代,也從沒有如此興旺過。有誰真的赌摶發達了?


        大家有沒有看到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金融海嘯由美國引發,先波及世界各國,然後美國人民才感受到它的危害性?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與美國財長保爾森提出要救美國的金融業﹙他們也自知很難救﹚;下任總統奧巴馬則反其道提出要救汽車業。奧巴馬的求變更具有生命力,縱使汽車減產也不能倒。它保住了千百萬美國人的工作。如果倒了,它再也站不起來。只有在低利潤的環境中運行,危機才能軟著陸。


        澳門由於歷史的原因,赌摶業是它的經濟支柱。開放赌權一下子増多了幾間赌場;適度的發展一些地產,又使政府儲備足以改善民生;也試探地發展澳門的工業。金融海嘯一來,金沙赌場的擴建工程下馬。香港的建築工人失業回流,澳門方面並沒有欠香港工人什麼,這就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何厚鏵說了不會讓一間赌場結業,必要時政府接管。赌摶業維繫了多少澳門人的工作,金沙酒店的員工每週多放一天無薪假也保得住飯碗。而且再發放每人都有的3,000~5,000元的錢,使大家渡過難關。


        後知後覺的香港是如何處理的呢?一方面是求助大陸的恩賜,另一方面是急促推出工程上馬。如何推動工程他們想過沒有呢?那一類工程優先?並不是解決建築工人工作就萬事大吉。現在香港大量的結業潮與失業潮,如何減少它的殺傷力才是最重要。


        依我所見就是要能帶起一些製造業的基建工程先行,如一些配件製造業、五金工業、裝修工業以及一些生活設施業……,這就不只是解決幾個失業建築工人的問題。另一個政策性的東西就是要首先顧用本地的工人、使用香港的產品作為優先考慮的中標因素,不准過度外判而迫使空殼公司實業化……。香港的製造業就可以重新建立。在新的環境下,何愁香港人想不出工業來!


        在報紙上看到一段:“領匯由對沖基金控制,領匯的行政總裁是投資銀行家。作為上市公司首腦,他的責任是為股東謀取最大的利潤,讓資產増值,不是為住在屋邨的居民服務,也不會以社會責任和社區需要為先……”這可我明白了,現在的香港政府已變成了一個“商人政府”,淡化了它的社會責任。今天看到煲呔大談叫香港的商人不要裁員,要求他們履行社會責任是不是有些多餘呢?


        經常都聽到香港的官員以及“專家、權威”說,政府可做的事其實並不多。這種自由香港的怪論若成立,還要政府幹什麼?領匯商場加租,政府是管不了。能不能在經濟低迷時,使用屋邨的運動場為期一年搞個“燈光夜市”,使一些無牌小販“合理化”。居民可以買到便宜貨,使失業大軍有所紓緩。更重要的一點是迫使領匯商場不能無止境的貪婪漲價,使社會利益得到制衡。港英時代的興建公屋,就是平抑私人樓租金的上揚,歷史的成效我們竟忘記了嗎?


        不怕有人跳出來反對,惠及香港整體利益的東西,政府就是要推行。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人性的復元

最難捱的第四波


        第四波將是百業蕭條,滿街仇雲慘霧!這不是我有意的刻劃,若不經歷如此一課香港人不會覺醒。


        近日大陸推出4萬億抗禦金融海嘯,全世界的股市即時上升。猶其是香港的股市,一日回升千多點。一明白中國只希望搞好本國的經濟,就是對世界的一大貢獻,第二天股市就回落了。


        首先冰島銀行退出香港業務,跟著星展銀行裁員600人。這就是一個先兆,銀行業務的大量壓縮陸續有來。香港銀行裁員潮也在掀起,金融中心的招牌能掛多久?


        美國的華爾街開始裁員了,大批的失業者徘徊於街頭,滿街都是大減價,美國人也不敢亂買東西了。布什總統從挽救金融機構轉為挽救美國人的消費,這一大轉變說明了什麼?我真不理解布什總統的“人頭豬腦”,要人民消費只有財源滾滾來。當今失業了雖然還有小小的家業,美國人的生活模式一下子又改變不了,但對“超前消費”也變得謹慎起來。布什總統的一廂情願,誰人給還債了?


        美國的步入蕭條比世界其他國家為甚,它是落差最大的社會!戰爭會不會觸發,就要看新興的核擁有國家及穆斯林世界的制衡!如要打,戰火一定燒到美國的本土。卻不像兩次的世界大戰戰場都在歐亞大陸,美國人坐地分肥,這就是美國人的最大憂患!


        歐洲的經濟衰退是美元獨霸世界的反映,吃了這一塹之後,將會是歐盟徹底拼棄美元結算的先驅。人民幣將是後起之秀!可以預料,緊跟美國的英國其經濟衰退,在歐洲也是最傷的國家。經濟衰退爆發得越徹底,世界經濟回復得越健康。它告誡了人們經濟槓桿的極限,人們將會覺醒:貪婪則是全世界都遭殃!


        美國大喊大叫,叫大家共同挽救世界金融危機,其實是要求大家為美國解困。這是一個無底的深潭,它自己的罪孽只能由它自己去承受。各國都在築起自己的保護牆,不會為美國的霸權塾屍底!


        香港的地產商、大業主死死的抱著高租金不放。用“高租金”來維持高樓價,填補“高空置”的損失。皆因香港的地產被壟斷了,政府也賴以為生。這是一個靠賣地為主要收入畸形的社會。


        香港大批工商業的倒閉的主要原因是高租金,以及償還不了“街外錢”。拖欠員工的薪酬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業主加租結業.jpg


        香港工商業過度膨脹的發展靠的是靠銀行借貸,另一個就是靠賒帳來運轉。供貨商是最吃力的一群。所謂的香港奇蹟,也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銀行一收緊信貸,工商業便無法運轉,這是一條失敗的經驗。其實日本近十年的低沉,它們也在調整中。


        工商業倒閉,供貨商是最大的受害者。現在的供貨商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很明顯是出自自我保護。工商業只要縮小生產規模,增加自有資金的比例才能重新上路。以低利潤的運行模式,大家重新起步,像60年代的香港。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是社會蕭條到極點,窮人接受社會保障,富人與中產受到降級時,人的丑陋本性才會醒悟。


        國內的4萬億元救市,也是體驗這一精神。若事事想到“抽水”的港商,大陸的官說了,請暫時關門避一避。


以後,就看你的造化了!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步入簫條

低價樓滿街是


        一則的廣告引起我默默的沉思,瀟湘秋夜雨是否面臨香江!


 

觸景生情.jpg
    觸景生情


        金融海嘯第三波將是樓價跌股票跌……,香港陷入簫條


        對於其他地方而言,香港人手頭還是有些錢。在金融海嘯中,香港人所想到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錢。把錢從銀行中取回,就出現了擠提的一幕。銀行把存款利率調低接近0,也加速了民眾大量的取回鈔票。李國寶的一句“在銀行存款也有風險”,也嚇怕了不少的人。


        為什麼把錢放在銀行?現今已不是貪銀行的些微利息,而是求個保險。現在連最後一道的希望也存有危機,負利率會不會到來?……一系列的問題不得不考慮了。民間一下子儲藏有大量的現金,政府得注入近500億才能穩住現金流。銀行同業拆息回落只是一個數字,因為金管局提供了更低的貼現窗利率。銀行要借錢何必在同行交易?只要向金管局拆借就是了。


        銀行有錢不敢貸;民間有錢不敢花,這是一個死循環!


        銀行現在幹什麼來著?就是盡快收回借貸,這樣一來工商業因缺乏資金就死了。銀行的一項經常性的收入就是房貸以及信用卡利息;一個信貸的風險就是企業倒閉成壞賬。近日又多了一個迷你債券風波,要劃出多少的撥俻?一時,銀行怎敢貸出資金,錢都在那裡擱著。


        炒樓之人也要套現金而怕成負資產,也希望割價離場。因為97年的金融風暴,他們嚐過負資產的滋味。樓市的迅速下滑定成趨勢,因為樓房的價值遠遠超過它的“磚頭價”。不久的將來,滿街將是低價樓。誰人知曉金融海嘯有多久?


        股市的升降憑的是“消息”,憑的是“概念”,與上市公司的業績無關,任憑大鱷撥動股市的槓桿。現在很多的人都明白了這一道理,只要有一點的得益便上岸了。衍生工具的破滅,注定了股市的淪亡。


        企業倒閉潮與大量裁員,社會上又多了失業大軍。大家都要節衣縮食來過冬,縱使有錢也不敢亂花。社會上商品只能放入倉庫擺著,再引起又一輪的倒閉潮。滿街的廣告位置空著誘人招租,你能預感什麼?


 

廣告的吶喊.jpg


到處都可看到的廣告招租


瘋狂減價.jpg


大減價啦喂 !


        賤物鬥窮人,香港進入深度冬的簫條。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享受

大廟一日遊


        在我寫《香港歷史碎片》中曾提及香港最大的天后廟――大廟


        大廟,我只在書刊之中對它有認識。也知道它是漁民的兒子林道義所建,距今也有700年的歷史﹙南宋理宗年間﹚。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人潮如鯽、香火鼎盛,自有一番熱鬧的景象。


        一日,偶翻到一頁旅遊資料『情繫我家』新界東最愛景點。介紹佛門堂天后廟的旅遊線路,興趣盎然、欣然上路。


 

旅遊資料  1.jpg


        按索引:由寶琳地鐵站步行至將軍澳寶琳 交通交匯處﹙新都城二期﹚,乘坐16號專線小巴﹙票價7. 50﹚。至大坳門路與布袋澳村交界處下車﹙大廟坳﹚,沿大坳門路及釣魚翁郊遊徑向南下山步級,10分鐘即可到達。


        一路上欣賞西貢區的美景,也留心到清水灣有94路巴士可以返回市區。承興而來,很快就找到了大廟


 

大廟  1.jpg


大廟  2.jpg


        大廟,是建築在海邊高台上的廟宇。由於海水潮汐的關係,高台下的小平台也佈滿細沙,相信也是大海潮汐所賜。


        我不是善信,也無謂在天后誕時與人擠迫。平時的大廟很是清靜,但也有遊客來祈福求蔭的;也有洋人手拿地圖慕名而來。起碼,我就是慕名而來的一名本地遊客。因為不是誕日,只開放中間的正殿。我為求歷史的真實而來,這一點對我顯得無關重要。


 

綠水 青山 帆影.jpg


        青山翠綠的之下,大廟顯現出它的莊嚴。面向湮波大海,卻也心曠神怡。偶然一艘遊艇漂近,點綴了大海與青山。延伸向海的碼頭,三 三兩 兩的垂釣人,我才想起“釣魚翁郊遊徑”是何等的貼切。他們肯定是會有收穫的,從他們的裝備就可看得出是一些發燒的朋友。


        一時高興,隨口吟了一首《山》。


        山過山  路轉彎


   又是一樣山連山


   沿山平台林蔭下


   古樹大廟背靠山


   臨海遠眺望      水綠又青山


   心曠實神怡      天上與人間


 


        平時因為人流少沒有渡輪,只有在天后誕才有專線的往來。使虔誠的善男信女從海上來,一上岸便是大廟了,免了上山下山之苦。


        我拍下了幾張相,也停在那裡欣賞了一番,記下了這次歷史的一遊。令我驚奇的發現,海岸邊有向上傾斜的紅色晶柱體的岩石群。按動相機,記錄了曾是火山噴發過的地方。大自然常常給人以驚喜,都在不知不覺間!平時我都相機隨身帶,隨時都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岸邊的岩石.jpg


        回程的路上,我選擇了步行一段沿山公路。欣賞沿途秋色,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從清水灣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到清水灣泳灘的94路巴士總站,大概有3公里的路程。雖然行得汗流夾背,也是一種享受。香港的秋天還是一片青山綠翠,遠看漁村大海令人陶醉。我拍下了不少的漁村與海,也拍下了白天的月亮……


漁村.jpg
忽然海外有仙山.jpg
 
回程的路.jpg


        觀看山坳中的一群人在玩遙控飛機的投入,在發燒友的高超技術之中,飛機都身顯超難度的飛行。真是令人驚嘆,一些全無發動機的滑翔機,靠著海灣的氣流能,竟能如此的自由飛翔。玩家都是駕車而來的人士,他們玩得開心,我也看得開心。增加了不少的知識,並拍下了飛機的追逐的“空戰”鏡頭。


 香港還有很多地方值得遊覽的地方,只是等待著人們的發現。


一身的大汗換來一次快樂的感受,值得!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自己造的孽

準備冬眠


 

愁雲慘霧.jpg


金融海嘯對香港的第二波將是大量的工商企業倒閉


香港工商業的資金,大部份都是依賴銀行的信貸。這一脆弱的基礎,又決定了它的不堪一撃。只要銀行認為你有還款的風險,你就得立即會閂門大吉。


任志剛連隻冇牙老虎都夠不著,叫銀行同舟共濟?那間銀行聽他的。香港政府太相信香港的金融自由是世界最高的,“冇掩雞籠”的自由流動,一切的錢都不是你的。銀行從調節商業信貸變成唯利是圖,資本主義變質了。


回顧60年代的香港工業,遍地都是山寨廠。他們是互相配套,一環扣住一環。自有資金流佔著主要的地位,或貨到收錢、或10天、一個月的數期,人人都講信用。支票的出現,大家都通過銀行過賬。銀行掌握了工商業的現金流,開始了對工商業的借貸。


在一個誠信度極高的社會,資金的風險是極低的。中國人有一句話,“有咁大條魚才可打咁大個運”。意思是人必需量力而為,才是守業的基礎。


香港的工業騰飛、興旺發達,靠的是工業質素,靠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大家都不敢向銀行借太多的錢。


香港政府的廉租屋政策的推出,只要肯拚搏便可賺到第一桶金。銀行看準了香港工業的前景,銀行開始多於米舖,不斷向工商業招手。


大陸的改革開放優惠,吸引了香港工業的北移。工廠的飛快膨脹,改變了它的資金運行模式。大部份依賴銀行信貸,把自己演變成了“空殼公司”。銀行又不斷的引誘,推出一個又一個的度身訂造的“理財計劃”。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把大家一起推上不歸路。也就是今天相輸的局面!


現在,銀行有錢也不敢借。首先考慮的就是成本風險,另一個的就是數額少而週期短。這正是工商業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最後的結果就是大量的工商企業倒閉。銀行也得大量裁員和縮減分行。


 

彌敦道街景.jpg


香港將步入簫條,大家準備過嚴冬。


其實全世界都已有同一預感,只是程度的不同而矣!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非推薦不可的書

一本令我流著淚看的書


唐山警世錄.jpg


        我在國內時就看過新鮮出爐、錢鋼所寫,獻給唐山死難者的《唐山大地震》,它曾使我震驚、使我激動。今年的5. 12 汶川大地震,錢鋼先生也寫了一本《汶川大地震》,我連翻都沒有翻它一下,在我的思想裡大概也是大同小異的書。在今天錢高於一切氾濫成災的商業社會裡,“真理”未必能得以傳揚。


        唐山大地震前的一段日子,中國發生了多次的地震,老百姓也知道了一點知識。以後大家都相信政府,唐山大地震是不可預測,是天意弄人!


5. 12 汶川大地震其情景又何其相似,大家都忙著報告搶救災民的頌歌。


        5. 12 汶川大地震後的一段日子裡,我到書店走走。看到一本大概是專家權威寫的,有關唐山大地震的書。一翻全是技術口吻,我放下了。


        近日我到圖書館看到一本《唐山警世錄  七‧二八大地震漏報始末  張慶洲 著》。本以為又是馬後砲之類的東西隨便翻翻,一看不得了!


我借了回家流著眼淚的看,……看一篇流一遍眼淚,直到看完!


        我從來沒有為看書流過眼淚,這是第一次!!!


        香港圖書館的編號是354. 4092 1103。人民幣定價20元,在香港大概30元港幣也可買到。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書,內頁卻沒有印數和出版日期。書的背面印上了“易文網:www.ewen.cc”。一看就曉得這是一本奇書,是繞過了正常渠道出版的。印刷的人用自己的良心,承受著出版的風險。難得的是:書中說出了沒有預報唐山大地震的前前後後:大量地震測量的前線工作者,作出了一次又一次唐山一帶有7~8級的地震預報。我們的官究竟做了些什麼?


        20多年後,作者張慶洲,實地訪問了當年的大量地震測量的前線的人,地震局當年的官員。把大量當年的史料、文件、記錄、圖表……,一一擺在眼前,以及地震測量的前線的人,發出的是憤怒、內疚、和無奈,24萬的唐山冤魂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


唐山大地震後,國家主席華國鋒對地震預測的工作者說了什麼?“黨中央、國務院不怪你們。”是鼓勵還是安慰?


        這不是一篇傳記文學,它是一疊一疊塵封了的地震預報記錄史料,是一本調查了的歷史印證,用錄音帶和相機一點一滴的反映出來。張慶洲是中國人的英雄,他敢於踏入雷區,把鮮為人知的“國家機密”捅了出來!我向張慶洲先生致敬!


        我不懂地震測量的理論,但有一點地震前幾個小時前的徵兆,卻是十分珍貴的。如果能及時的告之人民,人們的傷亡就會小得多。幾個小時啊!人們可以找出你自己的決擇!


        我相信科學,我相信唐山人民的寶貴經驗。地震是大自然的一次巨大能量的釋放,它的先導能量是地光!地光發生在唐山大地震前6小時,如有警覺還來得及,唐山至少有10萬人得救!


        我含著眼淚寫完我的閱讀心得,我希望大家能認識“地光”這個東西。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後的一次警告。


        ……


為地震的死難者祈禱。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自由女神哭了

全世界都沒有了誠信


 

自由女神  3.jpg


        金融海嘯爆發,世界無一幸免。美國是罪魁禍首,還呼籲世界各國聯手挽救金融危機。皆因它的誠信受到質疑,大家都各自自救去了。


        美國人提前消費,他們確信高工資可以支付得來。一個星期出一次工資,何等快活。銀行也迎合他們不斷的簽賬﹙誠信的膨漲﹚,一出糧卻也所剩無幾。新賬可以冚舊賬,銀行也很歡喜。甩不掉的泥鰍,成了銀行的搖錢樹。簽爆信用卡的人一朝破產,他賣掉了自己的“誠信”。


        “房利美”和“房地美”用自己的誠信向銀行借錢,滿足了美國人的貪婪,天天都能住上新屋。它開始販賣它的“誠信”,用衍生工具票據放大了誠信。滿天飛的生財“美願”,套住了銀行和大量的投機者。


        一個“美好”不斷膨脹的泡泡,使世界變得飄飄然。用點點肥皂吹大的泡泡,還沾沾自喜的不斷膨脹。一經爆炸,誠信就顯得盪然無存


        香港的中、小企在金融海嘯中紛紛倒閉結業,情況越來越嚴峻。大家都破口大罵銀行沒有社會責任,在經濟困難之時閂水喉,失卻了銀行的誠信


        中、小企拖欠員工的薪酬一走了之,他又何來誠信。員工也要生活,工人的血汗錢向誰討了?其實有意抽走資本而結業的老闆也大有人在,在A地結業了,在B地換個招牌又冒出來。這也是他們的“誠信”!“誠實”的老闆說我也是不得己,員工能向你說什麼?


 

追討欠薪.jpg


        香港的中、小企大談大陸的生產成本高,又推出不是時候的勞工法。反過來得問問這些老闆,你有什麼誠信來保證不拖欠員工的工資大陸的鎮政府先墊支工人的工資,那個香港的大老細願意站出來償還?全世界的誠信又都在一天消失了!


    自由女神本來為美國人民帶來自由  ,但美國人濫用了太多的自由 。使之今日禍及世界,   自由女神哭了!


        誠信”是雙向的。一朝誠信破裂,只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怨誰去了?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鈔票上的疑團

回望過去


 

1850年香港.jpg


20圓鈔票的香港放大了的圖畫上那一條向上的白色道路就是“皇后大道”的東段 (今日皇后大道東的一部分) 。海港中停泊了一艘戰艦,三桅桿的商船除海中一艘外,香港島海岸也泊有不少船隻。


右面的一艘船頭坐著一個洋人,看來十分神氣,船艙內藏著一名印巴籍的人士。拖著長辮子的唐人用竹竿撐船而進,顯然是九龍半島近岸的淺海。從船上懸掛的旗幟看來,這也是有來頭的中國木船……


我不知道這愊圖畫的藍本出自何處,我也明白那的確是當年可以看到的情景。在香港回歸了6年後2003年的今天,把這愊圖畫放在鈔票的背後作為圖案。當今的中國人心裡真有點兒那個的不舒服,難道沒有比此更好的選擇了嗎?


香港要割讓給英國人了,道光皇帝才問及香港是一個什麼地方。統管國家檔案的大學士琦善上奏摺:“……就全島而論,東西約長五十里,南北約寬二十里。專就香港而論( 指的是石排灣附近的香港村 ) ,東西約十里,南北約五里。島內間有民房田盧,較之別島為少……給出兩個答案由皇帝自行定奪,真是混帳透頂!知與不知看來也沒兩樣。


香港的地域範圍又如何界定呢?滿清政府真是難得的糊塗。英國人刻意把這個無名小島上的香港村去,把香港村的人口為0的資料紀錄在案。島的北面建房開路,命名為“ 維多利亞城( Victoria City ) ”。扯旗山的中文名不好改,英文就來個“ Victoria Peak ”即維多利亞山頂。


維多利亞城與九龍半島間的深水內港為什麼又不稱香港,偏偏稱叫維多利亞港?這個維多利亞港屬英國還是屬滿清朝庭管轄又不清不楚。香港殖民地政府即時宣佈香港為自由港,指的又是各國船只皆可使用的維多利亞港,為的又是為後來侵佔九龍半島埋下一筆。


開發維多利亞城需要招募很多華人民工,香港政府在尖沙咀蓋了臨時招工處。我一直不解,為什麼有外籍船能停泊在屬清政府管轄的九龍半島岸邊的淺海區域,圖中的船隻原來就是載運民工之船。九龍和新界都納入了香港的範圍後才出現香港島( Hong Kong Island )的域名,最後中文的“ 香港仔 ”地名才現身,英文還是稱為“ Aberdeen( 阿巴甸 ) ”。


為什麼選用第三任港督般咸( BONHAM )當政的1850年?因為這是香港建城後由0起飛的年代。


香港的一切土地屬政府所有,999年的土地使用權的新措施,土地拍賣使香港政府一下子擁有了大量資金發展城市。地價上升以及物業的補地價稅一項就使政府變得富有。香港的高地價政策一早就是英國殖民者的一項策略,無疑對啟動香港開發起過積極的作用,無收歛的膨漲給後來的泡沫經濟的爆破就成了必然的結局。


盜賊橫行使香港島每日晚上10時實行宵禁,隨著18498月,動用3艘戰艦剿除海盜徐保而大大整頓了治安。史載撃沉了盜船5艘,殲敵百餘人……


        今日在維多利亞港上也可看到張保仔的海盜船,不過已是一艘遊覽船了。時移世易,真是哭笑不得……。


 

張保仔賊船.jpg


太平紳士的設立,是英國殖民者使用了唐人來維護香港的治安的一措舉。今日的“太平紳士”,不知還有何事所幹呢?不少的人還掛在嘴邊,引以為榮呢。


1850年是香港發展猶關的年頭。扯旗山在民間口中流傳開來成了太平山,太平山街也在1850年的地圖上找得到……此時天下還不太平,地標上留下的還是扯旗山的標籤,可見歷史是開不得玩笑的。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後金融海嘯的預見

海嘯.jpg


香港人智慧的考驗


        香港遇上金融海嘯的第一浪是迷你債券,第二浪、第三浪、……將陸續到來。從商業的範疇變成了政治事件,它對香港今後的影響極其深遠。這件事不能等閒視之,它將關係到香港今後的路!


        從已披露的大量資料看來,是華爾街奇材設下的“千局”。用了華麗的包裝,處處都是陷阱。有人把這些“奇材”稱為“華爾街海盜”。美國人自己造的禍,金融海嘯也一樣無情的把美國捲入旋渦


香港的銀行若不以“合理”的價錢贖回迷你債券,它就要付出“誠信風險”的代價。200億的港元拆掉了香港金融中心的招牌,香港還能剩什麼?事情拖得越長,對香港的危害也就越大!北京一直關注著香港的變化,連溫家寶總理都開腔了。


現在各家銀行,各有各的打算:儲備現金、收緊信貸、千方百計收回街外的錢、甚至在信用卡的週轉上做文章……。這個時候若不壯士斷臂,用撥備以沖銷迷你債券,銀行的一切運作便不能再進行。銀行若只是守著鈔票不動,天天都在蝕錢,看你能支撐多少的日子!


若然任志剛的希望銀行“同舟共濟”不見成效,中央就要干預了。香港政府幹不了的大事,北京不出手不行。這不單是香港的事,也關係到整個國家的事。


事情一定得“完滿”解決。


遇到這樣的情況,由於銀行信貸的斷絕,大批的工業、企業、商業、零售業就要倒閉;大批的失業工人湧向社會……,將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情景!首先的一條就得截斷資金的外流,取消香港成為世界提款機的功效。一切都得服從於香港的“內需”。這樣的“非常年代”,恐怕誰人也不願意看到!


另一個可能就是迷你債券能軟著陸。以後的香港將封閉一段時期,打破壟斷以低利潤起動小型的私人經濟空間,銀行在政府“有限度”的指導下,支援香港的經濟發展,使香港重新上路。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最低工資立法是適當的時候了

最低工資論


        有人說在金融海嘯的惡劣環境中,多少的工廠倒閉了、多少商店關門了、多少……。工人都處在失業、減薪的恐慌之中,提出保障最低工資等如加人工,是不是不合時宜?


        有的顧主說:若是這樣我就辭去中年人,再顧用年青力壯的﹙加大工作量這一句沒有說出口﹚。中年人卻為此而發愁。


        有人反對車資加價,車主以減素質和司機的薪酬來相逼。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就是車主要維持高額的利潤!


        越是在經濟低迷的年代,薄利是一個社會能以維持運轉的規律。不遵守這一遊戲規則,越大的企業就要最先倒閉。世界進入簫條,人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薄利的概念才會令人接受時,遲矣。


        這次金融海嘯的發生源頭來自美國。歸根究底是人類發明了金融的槓桿原理,泡沫可以使世界繁榮、工業起飛、人們可以提前消費、口袋像變魔術一樣一下子就變成有很多的錢、……,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使人變得亢奮。


        當手中的錢遠比世上的實物財富上漲千倍、萬倍或更多時,手中的錢就會爆破成泡沫,世界性的金融海嘯發生了。誰也躲避不了,越大的企業就越傷。這並不是危言聳聽,這是經濟規律。認識高額利潤的破滅而回到薄利多銷,才是緩減金融海嘯的唯一方法,把它的影響減至最少!


        曾幾何時,一些上市公司動輒利潤千億。老實說,這就是暴利!


        顧主說辭去中年人而顧用年青人,只是一廂情願。年青人今天來兩個、明天走三個,誰受得了你的折磨!親愛的顧主,今後將是你的一人公司!中年人才是公司企業的中堅。如果連這一批人都對你失望,公司可以摺了!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是一人說了算。當中卻是一個互相配合和協調的社會,不順著這一個大道理走,誰就先被淘汰!


        打工的,如果盡全力也維持不到兩餐,倒不如去搶!世界還能穩定和平嗎?一件事情有兩個方面,大家都必須緊記!


        最低工資的立法是香港政府的後知後覺,但總比不知不覺好。美國早就有最低時薪,就減少了很多的遊行。


        最近也得知廣州下了“紅頭文件”要增加工資15﹪。而且說到此 一升 幅比北京和上海為低。於是乎有人質疑其可能性能否實現?在經濟低迷之時還有人工加?是的,一時大家都未必能得到,但公務員先做了!“加人工”成了整個社會的合理期望,也就是今後的社會趨向,誰人都得服從。


        近日也知道越南這個小國也下達了增加工資的指示,其整體加愊與15﹪差不多,他訂得更細。外資企業加得多,國內企業加得少。兩部分又分為4級。


        在物價膨脹的年代,如不増加國民的“收入”,國家的穩定只是一句空話。通俗一點說,“增加工資”是一種技術性的反彈。增加工資是抵償物價的膨脹的影響,增大了人們的心理平衡。回復到接近以前的生活水準,也就是把鈔票上的末端多加一個“0” ,或許是大家都高興地多數幾張銀紙。物價膨脹了、人工也脹了,民眾都和平了。


        最低工資立法不是分化社會,正是適當的時候。有腦的人,細心想一想。


        以後的社會將回到低利潤的社會,有助小型的個人企業從新上路。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千萬億美元的消失,誰擁有了

一條不等的數學公式


        在金融的海嘯中一天千萬億美元的消失誰擁有了牛頓的守恆定律失效了?有人損失了多少金錢,是不是就有人獲得了同樣的金錢?答案當然不是!傳媒用的是“人間蒸發”而不是“消失”。當中一定有道理。


        美國1935年發行的1圓美鈔,現在在美國還能買到東西。事隔70多年,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做得到!是不是美國人管治有方,使他的人民能過上物價穩定的生活?今天的金融海嘯責任全是房屋的次按出了問題?美國政府的失策,不救“房利美”和“房地美”?如果相信了這些“權威”的話,朋友,你被騙了!


        今天的格林斯潘首次承認他的政策失誤!是的,是他的“大治”加速了把美國推向深淵!是他繼承了美國膨脹的政策,他又是銀行家的代言人!這是一次歷史的懲罰!


        我早就推薦大家要看的一本書《貨幣戰爭》,它描述了世界銀行家早期資本積累的全過程。這一本書在大陸再版了十多次,所以大陸的人對這一次的金融海嘯也沒有那麼的驚慌。以後的幾集,可能因資料的太敏感而不能出版了。


        現代的銀行家發明了“金融的槓桿原理”,用小錢加上槓桿的“放大”,可以虛擬出很多的錢。“孖展”、“期貨”、“衍生工具”、……層出不窮。呵呵,刀仔能鋸大樹、 三兩 可撥千斤;令多少人響往、投資﹙機﹚原來很輕鬆。人們開始丟掉了實業,都炒去了!


        美國人早就注意到了。1929年的美國的經濟大衰退,直指罪魁禍首是“金本位”。先推毀它,並實施了不以黃金為抵押的“廉價貨幣”政策。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紙一張!


        以美元的霸權推銷到全世界,12間的印鈔廠瘋狂地印美鈔。今天的1圓美鈔還有價值,是全世界承受了美國債務的結果。


        1933年羅斯福總統發佈命令,銀行停止黃金兌換。人民必須上繳黃金,政府以每安士20. 67美元收購;除首飾外私藏黃金判10年監禁和25萬美元的罰款 ﹙此命令在1974年廢除﹚。


        19341月通過《黃金儲備法案》,把金價定為35美元,作為各國央行的結算價。把黃金運到倫敦售出,撈了厚厚的一筆。


一轉眼,世界的貿易以美元為結算單位,黃金又乖乖的流回美國,以換取美元為儲備。所以,今天的美國是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


黃金進入了市場,不斷扭曲的升值接近千元一安士,遠遠超過了它的實際價值。金融海嘯使泡沫的黃金價下跌,這是一個社會規律。它會跌得更多!


錢在不斷的槓桿之中被泡沫化,越吹越大。只要有一點滴的誘因,它就爆滅了!大量手頭上的錢就會“人間蒸發”!或許“造淡倉”者莫名其妙的得了一筆橫財,也不會是千億分之一。


是的,這是槓桿的虛擬。“虛擬現在要收回它的世界一時的得意亡形,多聰明的銀行家一樣會中箭下馬。《紅樓夢》中的警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有人說:金融海嘯人民雖然痛苦,也是有錢人家的一次世界大淘汰!


人啊人,還是老老實實的幹活吧!


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我也好色

也與卜友玫瑰紅談《我本好色》


        好色是人的天性,他﹙她﹚很容易的發現異性的美。表現雖然因人不同,與動物最大的不同的是人有思想。時代越進步,“色”的涵意就越高。


在《紅樓夢》“賈雨村風塵懷閨秀”的一回裡,落泊的賈雨村到鄰家作客時的裝模作樣,被主人家的婢女感覺奇異而多看了一眼。他,即時口水直流,就想到佔有。回家後寫了一首詩:


未卜三生願,行去幾回頭。蟾宮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曹雪芹對他的輕佻,注定了賈雨村一生的潦倒。縱然得個小官,也因貪污革職而打回原形。


現在有兩則電視廣告,也暗藏著一個“色”字。


一則賣紙巾的廣告:一個小男孩拿了染上女人口紅的紙巾就想入非非,在運轉中的洗衣機瘋狂取的回上述的紙巾,證明它的紙巾是如何的堅韌。


另一則是賣洗頭水的:一對素不相識的男女由第一瞬間的眼緣,用一絲秀髪的接觸,表示出洗頭水的功效。


第一則的廣告人,把自甘墮落以為得意,把“色”字扭曲了。


第二則的廣告人,卻有著很高的內涵,使人獲得了一次“色”的享受。


在今年端午節龍舟勁渡中,我拿著照相機到香港仔“助興”。看到一隊洋人選手,一個洋妞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舉起了相機攝下了美女的笑容,用一句“You are Beutful ! ”﹙妳好靚!﹚。美女報以微笑。我重放數碼相給她看,滿意的微笑更是燦爛。一聲“Thank You ! ”加上一聲“Bye Bye ! ”,大家都揮揮手離開了。一個洋妞被一個好“色”的男人讚美,她也樂在在其中!


這張相我在卜上公開過,並無作為私藏。這裡重登一下,大家欣賞。


洋妞.jpg
 


如果一模一樣的事發生在中國人的美女身上,我的照相機一定給砸爛了!凡事得適可而止,也要注意別人的感受!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煲呔進步了

試談“生果金”


        今年的施政報告務實了很多。誇誇其談太多,就不切實際。上一届的積存工作還是要完成的,政府的政策要有其連續性。


        說到“生果金”的問題,社會眾說紛紜。大家都看到的一個現象,就是拚命的為自己多爭點“著數”。人有自私的一面,只能靠人的自身道德提升而減少。大家都明白,錢多一點生活就會寬鬆些。錢要取之“有道”,總不能一定是人家欠了你。


        “生果金”不是救濟金,更不是“綜援”。現在的老人家年輕時為社會作過貢獻,是給他們買點水果以答謝。時間變了,物價飛漲,“生果金”長一點也無可非議。社會上的一些人士以及一些政客,非要把“生果金”說成“生活金”不可,混淆了社會的視聽。要注意,不能為反對而反對!


        對老人家要尊重、要愛護,我的意見是應有一種無條件的“生果金”,又要有一種有條件的“生果金”。比如說70歲的人都可以領取第一類,每月400元,不須入息審查。第二類是一定要通過入息審查:65歲是每月700元,70歲每月1000元﹙老實說70歲的人能享受你多少年的福利?我也想大家都長命百歲!﹚。


        現在香港社會中的老人家有兩種人:一類是很富有的;一類是很貧窮的。


        富有的人視區區的“生果金”如無物;貧窮的確是“生果金”能夠幫上了他們的忙。社會上很多的老人家寧可檢紙皮賣以幫補,也拒不申請“綜援”。這是香港一代人的精神,我們應該多關心他們。他們確實給社會帶來一個信息:我們還能生活。整個香港社會都要向他們致敬!


        貌似公平的不帶條件的“人人有份”,在當今的社會有限的資源以應付無限的福利,恐怕是過時了。冰島一個世界上高福利國家的破產,難道不能給我們一點啟示麼?


        如果用我以上的提議,政府的負擔大不了很多。有社會學的教授提到香港人口老化而會使“生果金”會爆炸;又有一些人說:如果設定了條件會使合條件而沒領“生果金”的人也會蜂擁的加入到“生果金”行列中來。我說這些教授的思想均落伍了,他們只相信自己的“理想”數字而忽略了香港的社會基礎。


        縱然有第一類無須入息審查而可自動領取“生果金”的一大批人,政府也可支付多一點。但香港人還有一種拚搏和尊嚴的精神。大富大貴人家的高堂,他會不會領“生果金”而自願降低自己的身價呢?拒不領“綜援”的老人家,又會有多少人會増長領“生果金”的人龍呢?他們願放棄一點自己的“權益”,而使“生果金”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不要把老一代的香港人,都當成是處處要攞著數的人。


        教授差矣!今天的年輕人與今天的老人思想落差很大,價值觀也不相同啊。


        我,尊敬老人!也希望曾特首聽到我的意見!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這個人一定要炒

煲呔的笑話


         煲呔近日的確很忙。籌劃多時的施政報告,被金融海嘯、迷你債券事件、銀行擠提、“生果金”的社會要求……,改了又改。相信煲呔大多都是口頭授意,由秘書撰寫文稿。


  連施政報告也未來得及看清,就上場了。


        講到實行最低工資立法一項。


        說到在保安及清潔工試行最低工資推廣,效果並不明顯。所以這一次實行最低工資立法,涵蓋所有工種。因為對保安及清潔工種很難界定。


        嘩!這一世紀難題,遠遠超出煲呔的智商。一定是那個可惡的秘書給了煲呔踏了一塊西瓜皮煲呔只是照本宣科讀了出來﹙塘邊鶴話:咁大整蠱,這個人一定要炒


        這一世紀難題去問一問幼稚園小班的小朋友,分唔分得出保安與清潔工?一定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


        為什麼“難”?就是無良的管理公司新規範!保安做埋掃垃圾!掃地亞姐唔該關照埋巡樓簽簿啦!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煲呔中招了


  愿上帝給他一點明示,把房╳的頂頭找來徹查此事:如此混水摸魚,炒與不炒由你自己話事!給你的手下一點權!


        有人問到任總是否退休?煲呔呢次醒好多!答:60歲人該讓人接棒了﹙塘邊鶴話:請佢唔好阻住個地球轉啦有佢在一日港幣好難甩鈎。香港人慘矣!﹚!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鈔票上的故事

1850年的香港


        這是《香港歷史碎片》的第二部分,《鈔票上的香港》。


        最新的一版( 2003 )渣打銀行發行的港幣中,背面就使用了香港的歷史畫面。在20圓的鈔票裡,注明是1850年的香港。對此,我們重溫香港的歷史。


渣打20 B.jpg
 


1850年也就是香港開埠後10年。我查找了大量當時的史料和地圖,當時的稱謂為維多利亞城( Victory City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僅此香港島而已,九龍的割讓也是10年以後的事( 1860年10月24 ) 。這時是第3任港督般咸( Bonham )當政的年代。


被稱為佔領角”( possession point )是英國人強佔香港時登陸的地方。而這一片海灘,後來就改名為“般咸海灘 ( Bonham Strand ) ”。


群大路村人的人自開出一條上山砍柴之路,繞於半山之中宛如裙帶,土人稱為裙帶路。


現代人都知道,歷史有兩個版本。正史( 官史 )是給皇帝寫的,以管治他的臣民。野史是民間有識之仕寫的,以舒發對當官的不滿,但它更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


運用我們的知識,對它的可信性和歷史的背景,通過深入分析和判斷去確認。對還我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甚至某段歷史將得重寫!


對香港的土海盜而言,英國殖民者簡直是他們的師傅。使用“香港”的地名,而捨棄在赤柱發展。寧願開闢北面新城區,有利以後的殖民統治。


明白了它的涵義,就可以解開很多香港的歷史難題。


開闢北面新城區,除可利用維多利亞港水深作為戰艦與商船停泊避風外,還可覬覦廣大的九龍半島,予日後侵佔更多土地埋下伏筆。擁有鯉魚門海峽的要衝,比沒遮沒攔的赤柱一帶安全得多。


清朝的部分賠款作為香港城市建設的起動資金,也就是用了中國人的錢,金卻貼在英國殖民者的臉上,這確實是一個無本生意。


有九龍半島上的貧民和大陸連連戰亂的難民提供亷價的苦力,開山、填海、闢路、造地也就有了社會的基礎。


“香港”一詞突躍居於清朝官方文件,朝庭又無先案可查。在香港本土的官方文件之中,此地稱“維多利亞城 ( Victoria City )”。


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耆英欽差與英國殖民官早就私下達成協議,盡量淡化香港的地位。


1850年,香港島除“皇后大道”外還有在半山腰的幾條小路。如士丹利街( Stanley Street ) 、威靈頓街( Wellinton Street ) 、雲咸街( Winham Street ) 、荷里活道( Hollywood Road ),大多數的街道均以殖民者命名,最高層開闢的街道是太平山街( Ta Ping Shan )就是順應民意的一種舉措。


 

昔日的太平山街.jpg


其實太平山街並不太平,香港開埠之初這個唐人聚居的繁華地,就因衛生奇差發生瘟疫而死了不少人,香港政府為了防止瘟疫擴散把這一帶的房屋全拆除了;有一年的颱風也把太平山街移為平地。


 

瘟疫後拆卸的太平山街.jpg


今日的太平山街變得泠落了,街上沒有多少行人,一間東華醫院及一間百姓廟相信也曾接待過不少亡魂。


 

百姓廟.jpg


觀音堂.jpg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