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重描出比較



自信和自知

        最初我對輕雲老師一幅宋畫《荷花》先後臨摹了5 ~ 6次甚不理解,並放到網上十分的享受。在局外人看來並無不同之處,她卻說每次都在提高。有什麼不同?只有她自己才說得清楚。

        白描腕力不夠,早就心知肚明。練習的最好方法是重描過去的習作,是最近才悟出來的。對著輕雲多年前手跡“竹葉”重描一次,差異即時立見。原稿筆法有力流暢,自己的卻差了一截!
  老師的手稿
 
  我自己的白描
 

        由於手腕力沒練好,在習作中總會出現一兩筆的敗筆。經常都是自己原諒自己──下次注意,繼續完成一幅有缺陷的習作。回想師姐們的嚴謹練習,一幅畫壞了再畫一幅,有時得畫上三四幅才敢見老師。這一精神,我真是望塵莫及了。別人的好成績不是來之僥倖,而是苦功。她的入室弟子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是“很幸運的找到一個好老師”,對我來說更要補多一句“很幸運的是又遇上了一群學有成績的師組們”。

        檢討我的敗筆原因,一是自己遮擋了白描稿的一部分,心中無數、收筆停不了;一是手腕疲勞出現僵硬、從而畫線扭曲了。不管是何種原因,都是非改不可的事。

        勤力不單是多做就得,更重要的是有目的,也就是有目標、有改正錯誤的心去做。墨染就比幾年前要好,有比較才知差距、有執著才會突破。

        兩幅不同時期的《百子蘭》就是最好的見證。

  幾年前的習作
 
  今天的作業
 

 
〔時刻不忘檢查自己〕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輕雲風格

進了一步

為了認真的學畫牡丹,之前也曾做了點功課──熟悉一些牡丹的生態。輕雲老師的牡丹自成一派,一直為我所羨慕。入室弟子都是她的傳人,使人一看便知是來自哪位大師。早前希望是花鳥魚蟲都想涉獵一下,牡丹也就輕輕帶過。

看師姐們的習作多了,尤其是輕雲清雅的工筆“牡丹”。自己有了些進步,躍躍欲試也就有了基礎。向老師要了幾張白描畫稿,邊畫邊問。把輕雲網頁的彩圖列印出來依圖索驥,怎麼還是不像?只好上門求教了。

我問:“白描線條粗細是否男女有別?”

老師:“不是,國內的多名男工筆畫家描線都極細,你的白描線太粗糙了。”

我問:“我的墨染怎麼出不了妳的風格?”

老師:“你的墨染方法出了問題。”,又在畫紙上作了示範。

啊,色筆和水筆都是用上了側鋒,技巧就在這裡。分染“留白”控制在心裡,也實踐在紙上。

        我明白了。

白描注意腕力就要多練習,事事作為警覺。

染色的運用決定了個人風格,臨摹工筆就能接近原作。

反覆注意、反覆對比,終於有了點老師的影子。
 
 
 
 
 
 

 
〔突破缺口〕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不要以為是空穴來風



香港樓房的泡沫能維持多久

        元朗其中的一景是房地產商特別的多,比之港島、九龍誰可匹敵?對於短少路雜的街道,已經到了十步之內必有一所的境地。房地產在元朗真是那麼的好搵?“街招”掛滿了空置的十八鄉荒地,路邊的大樹和電燈柱也都無處不在,墟市高樓窗口也飄著“地產商”的紙牌!
 

 
 放大圖

        房地產之所以炒得起來是由於土地的升值。“升值”是否是無限,人們的心中也是明白。香港的土地升值源自於買樓可以分期付款。傳說這一招是霍英東發明的,也就是借來了美國人超前清費的概念。地產商認為有利可圖,大量的樓房建起來了,香港銀行也意識到未來的利潤可觀。從此香港建設之快令人側目,銀行多過米舖成為一時佳話。

        戰後的香港人口暴增需要發展,建樓是市場要求。社會還不富裕,樓價炒不起來。民間工業的起飛創造了財富,地產大發展有了基礎。是什麼抑壓了樓價的飛升,是政府的先知先覺,推出十年興建公屋計劃。擴大廉租屋與政府工廠大廈的建設,營造了人們基本的生存條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一定有賭博現象。因為中國人善於權謀,希望一夜發達來創出“小概率事件”。英國人出此一招,就是有一批中國的“師爺”教路──樓不能炒。

        那一個年代人們勤奮工作,創造出香港奇蹟。一個個新市鎮的崛起,自我配套的完善製造業,成了香港人的驕傲。人們的手中有點錢是創造出來的,樓價停留在一個低的水平有賴於政府政策,銀行按揭的分期付款的應運而生,做就了十年後的一批中產。“借來的時間與借來的土地”一直愚弄著人們搵快錢,除炒股、炒樓外,什麼都可以炒。一時間女皇頭硬幣炒,將成廢紙的女皇頭郵票都炒。香港將要回歸了,殖民地政府還管你?!97前後的樓價坐上了火箭。“穩定壓倒一切”倒給了炒的人鑽了空子,加上以後政府的無所作為,“天價”的香港樓宇成了“世界奇景”。

        談什麼核心價值?其實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是要有塊“磚頭”。衣食住行之中,住是令人最頭疼的事。在銀行利息“正常”的年代,以15年的按揭供樓,大概付出的是樓價的3倍。今天樓價基數的飊升,年青人一生多努力也不可能買到一套房!

        “無殼蝸牛”的一族是社會不穩定的群體,是抗爭成本最低的一群。回顧歷史毛澤東取得江山,其中一條也就是起用了失去土地的農民,他們最無後顧之憂!寄予香港政府和炒友們,醒覺是最後的一刻!

        高樓價炒高了地價,這是一場貪婪與提前抽取下一代人口袋錢財的遊戲,儼如美國的華爾街。只要商舖能賺到個錢,業主就瘋狂提價與之分利益。

租金的暴漲,很多商舖只能結業退出市場。是不是“一雞死就會一雞鳴”?當今的年代,死了就是死了!一個實體企業的成長,是要經過長期人力物力的栽培。
 
 

90後的一代,要付出多少才能買下一吋的地磚?當現實的落差太大時,社會動盪就難于避免。瘋狂發展房地產的地方,貪污腐敗也多,官民衝突也多,人民的質素下降也最多……大陸開始意識到靠狂速開發房地產帶來的禍害,一系列的新政策在出臺。寧可降低速度也在打壓樓價,社會穩定比一切都重要。
 
 
 

        機敏的香港人也有所警覺,“地產”風光不再。一手樓與二手樓在爭市場,要知道建築商的利潤比小業主大得多!他們也在套現急流勇退!大量商舖的倒閉是房地產泡沫爆破的前奏,國際加息一浪襲來,這一次的負資產足以崩潰香港的經濟!
 
 
 
 

 
〔認識香港系列─瘋狂的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