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總之係咁(四)

                                                    女皇頭的大細超

( 續三 )

 

按語:以下一段故事,無非想帶出一個訊息。如何擺脫“劣勝優汰”的纏繞,我歸納為“香港經驗”。60~70年代香港工業起飛,靠的是產品質素過硬。MADE IN HONG KONG就是值得那麼多錢!當年的大陸貨(已經是挑選最好的才出口) ,在香港還是擺地灘。香港的公務員和打工仔年年加人工成了“奉旨”。只有這樣,香港的工業才能維持,香港人才用得起香港貨;香港貨的質素不但能保持,而且是越來越好。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這段美好的回憶!

 

        近日特首介紹新局長,叮囑佢地至緊要深入基層,聽聽草根有乜期望。以後工作就會好順嘞。

        我行埋特首耳邊:“……咁咁咁,……咁咁咁,……你明架啦!英國佬都係出呢一招架,乜肥彭冇交低咩?咁絕!一於照板煮碗啦。”

        於是乎,特首開咗三場 Show

        第一場冇帶呔,著件  T Shirt 好親民, 開一個平民 Show

“各位街坊,今日同大家玩個遊戲。大家攞張10蚊紙出嚟,請在10字後面加多個0,政府照認係100蚊。以後大家出糧照現時10倍!”台下雀躍高呼“好嘢!”

        第二場執到正,請哂所有大大小小商界茶聚。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都係自己人,今日唔講英文只講中文。今日只係花茶一杯,冇備 Café 。你地啲利潤好勁播,╳╳老闆,我收到風。你件乜乜物物前日重係賣10蚊,點解今日賣100?從明日起賣100蚊嘅嘢只准賣98!”大家又一齊鼓掌,聲言堅決執行。

        第三埸臉帶笑容,請得各路教主。

“各位宗教領袖,希望大家廣播人愛。善哉!善哉!叫善信們知足常樂、銀紙夠使就好,唔好貪得無厭。事事要與人方便,唔好連汁都撈埋!阿門。”阿彌陀佛與乜聲物聲一齊唱和,好鬼和諧。

        有個老記唔生鏽舉手發問,“特首先生,你今日係講新約定觀音經唧?”

        “今日講嘅叫和諧經。啱啱出爐,重熱架!”台下又係一片掌聲。

       老作在旁陰陰咀笑,“我早就預咗呢招啦,張貓紙係唔係使得呢!”

從此天下太平。

雖然一百蚊當10蚊使,數多幾張好快樂。荷包日日都好脹,大家亦好開心。

        一日與老友行街,講起上述故事。撞啱係親民日,遠遠特首就同我打招呼。“老作,你啲屎橋都幾得喎。第日飲開啤啤,比個荷蘭水蓋你。”

        心諗:“咁鬼孤寒。醒枝啤啤就差唔多,個樽蓋點啃呀!” 老作反應都算快,即刻話多謝鼓勵,我會做好呢份工。

        轉咗兩個街口,嗰老友用手踭撞我一下。“衰仔!咁嘅屎橋你都諗到。你做好邊份工先?”

       “之唔係老作囉。日行一善,我都做過童子軍架。”

      “……哈哈哈,有冇肚痛丸呀!比你笑死!哈哈哈……”

        今日大蝕囉,連日日袋住啲鎮山之寶肚痛丸都蝕埋!既然誇咗口話日行一善,只好今日又行多一善啦!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總之係咁(三)

                                                   女皇頭的大細超

(續二)


查看下面兩段歷史:

        “……隨著物價上升,出現了“五仙”與“壹毫”銀幣的“材值”高於實際使用價值的倒掛現象, 1875年3月1香港《德臣西報》報導“……以匯豐銀行發行的輔幣甚受大眾歡迎,但中國人士發現美觀的“五仙”及“壹毫”銀幣的其他用途。將這些銀幣造成鈕釦及裝飾品,或輸往中國予以熔化,結果香港政府遂禁止銀幣出口……。這就是“香港銀毫的熔鎔事件”。

    

   

        從1883年新鑄的一批有維多利亞女皇像的“壹毫”與“五仙”銀幣雖然都保持著原有的尺寸,但含銀量卻下降了,使人們知道鎔化銀幣無利可圖。

        歷史也會重演在中國大陸,1957121日 發行了“壹分”(1955)、“二分”(1956)、“五分”(1955)的鋁質輔幣(括號內為鑄造年份)

      

        隨著物價上升,也出現了鋁幣的“材值”高於實際使用價值的倒掛現象。傳聞“大躍進”年代由於金屬材料的鐀乏,也曾出現過有人把“壹分”、“二分”、“五分”的鋁質輔幣熔化成工業鋁材以謀利社會上輔幣一時大量短缺,引起中國政府的關注,曾一度嚴勵打擊。罪名是擾亂國家金融,當然是處以極刑了

        大家都會發現紫荊花硬幣的材質比女皇頭硬幣的材質差,已是公開的秘密,這又是受通貨膨漲所賜。通貨膨漲繼續膨漲的今天,能找到比現時紫荊花硬幣更“劣”的質材嗎?防偽、耐用又還解決得了?只能在5圓以下的硬幣變成“一文不值”時,女皇頭硬幣便會消失了。

      

         

        然則女皇頭的出路何處?

1    民間熔化成了工業材料(今天,這是犯法的)

2    50圓和100圓都變成硬幣時,女皇頭就改頭換面成了新貴的成員。

3    錢幣商店的寵兒,大概都有20~50%的升值空間卦。

        寫到這裡本來就可收筆,有人桎我:老作,好悶呀。咁即係點唧?我就即時話好,講番隻古仔解吓悶啦!( 以下如有不雅之句,純屬營造氣氛,敬請原諒 )

( 待續 )


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總之係咁(二)

                                                 女皇頭的大細超

(續一)

        雖然紫荊花為圖案的一套硬幣開始流入香港市場。大鱷炒家以借題發揮撈取了第一桶金,跟著的是懞然一起烘抬的人,“女皇頭”硬幣一定升值的傳言仍不絕於耳。

        英國人真聰明,它交還給你的是一塊土地。天文數字的庫存硬幣,通過市場炒作的高額利潤便無法估計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先是“炒燶”了“女皇頭”郵票的人,大量的無效郵票送也無人要。郵票僅是一種收據的憑證,只有郵局承認作寄信及附屬的用途。連寄信的最低用途都消失了,就與一張廢紙沒有多大的區別。

        隨即便是炒燶女皇頭硬幣的人,當然只得自認晦氣。雖則不是一文不值,打回面額原形的結果,也令不少人損失慘重卻是不諍的事實。

        “女皇頭”硬幣是香港的一種貨幣。回歸後的香港,沒有定出“女皇頭”硬幣回收的時間表。民間大量“女皇頭”硬幣便又流回香港市場上來,參與流通或套回鈔票。這個英國人留下的孽,負責任的香港特區政府便硬食了一“招”。

       大量硬幣的沖積市場,以紫荊花為圖案的一套硬幣只得悄悄地限量發行,如果對湧入市場的“女皇頭”硬幣所造成衝擊評估不足,可能又是一場災難!

       回歸後的香港政府不得不容忍下來。不承認“女皇頭”硬幣的合法性,小不忍會亂了大謀!

        什麼都的香港人,他們自己也得負上一定的歷史責任!什麼時候給它加上一個句號,答案是需要一個時期,因為它產生的影響太深了

        隨著通脹港幣10圓也成輔幣的今天,有沒有必要繼續發行10圓以下紫荊花硬幣以取代女皇頭硬幣的必要呢,答案是“不行”!

       
       

我們可以看看一段社會現象。

        現在不論是香港傳媒或是大陸的電視台都不斷地播出,內地不法奸商生產“假冒偽劣商品”危害人民大眾,情況令人髮指。

        在這裡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是社會發展必定會發生的事件。用行政手段高壓式的不准升價,只會加速了事態的惡化。大家不要以為,這是怪論或危言聳聽。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那一個政府也阻擋不了通貨膨漲和物價的飊升。不論你從那裡劃一條紅線,經濟學者都能告訴你,現時的物價指數上升了╳十倍或╳百倍。物價上升是社會的前進,物價驟降是社會進入簫條。

        哄抬物價,可以用擾亂市場秩序罪名,拉人封舗。

        假冒偽劣,可以用危害公眾健康罪名,拉人封屋。

上述都是行政措施。

        另一措施就是宣揚為人道義,不能為了錢而傷天害理於不顧人性。打擊社會壟斷,制止無限利潤。

        第三就是提高社會福利、工資及干預工農產品的低價收購。以解決“劣勝優汰”經濟定律所做成的衝擊。所謂“劣勝優汰”,就是劣質產品在淘汰優質產品的一種社會現象。大家都會發現市面上產品質素越來越差,不明道理的人大嘆西風日下,還是舊時好。

        先不要說有人用無限利潤的觀念拼命歛財,大公司動耴一年一千幾百億的利潤。材料價格上脹,要維持銷售價格不變(貴了窮人買不起) ,唯一途徑就是偷工減料、因價就貨,中等價格的貨物越來越少。

(待續)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總之係咁(一)

女皇頭的大細超           

        近日看到新聞一個婦人入禀法院,提出使用女皇頭香港郵票遭到拒絕的訴訟。為什麼一樣都是女皇頭郵票不能用,硬幣卻是通行無阻?簡直係大細超!這個看似成理的事件,最後以婦人的敗訴而收場

        郵票僅作為郵資的憑證,硬幣是一種輔助流通的貨幣。雖然都由政府發行,一進入市場就決定了它們的不同功能,不可相等而論。

                              

     女皇頭郵票

        不知大家有冇失憶,回歸前香港政府早有一段公告:“……199771日 回歸後,女皇頭的郵票一律停止使用。發行一套中性的香港風景郵票與女皇頭郵票同時使用……”。

                    

 

         

                                             ( 從郵票上你認得幾多間大廈呢 )

        香港人十分“識趣”,搶購女皇頭郵票之風驟起,把倉底庫存的女皇頭一掃而空。愛炒的香港人深信:凡是有殖民地標誌的物件,日後都會升值。一時,香港郵政總局門前,購買女皇頭郵票的人龍看不到龍尾,整版整版的入貨、什麼面額都要。香港人變得瘋狂,肥彭卻陰陰笑。一個亞伯耐不住夏日的煎熬中暑要Call 白車,成了隔日全香港報紙的頭條。

        那個婦人可是昨日的炒家?有否有大手入貨?也無謂問本尋根。可能只是條氣唔順,搞搞新意思唧。

        同一時期,女皇頭的硬幣同樣被民間大量吸納。紫荊花硬幣慌忙托市,也一時難解硬幣荒。銀行每日限量兌換硬幣,八達通又未面世。搭Bus每次都有零數,又不能益Bus無日無之。帶涉了旺角匯豐銀行傍邊的婆仔搵到兩餐,以高出大概兩成的幣值換回一袋50~100個的碎銀。

        然則女皇頭硬幣去了哪呢?不講你不信,大都去了不行使女皇頭硬幣的大陸!“凡是有殖民地標誌的物件,日後都會升值”之風使大陸也變得瘋狂。

        在廣州的郵票、錢幣市場,一麻袋、一麻袋的女皇頭硬幣不斷北運,市場興旺、越炒越熱。

        從歷史資料反映,中英談判決定香港回歸後的情況:

1990年以大皇冠伊利沙白二世頭像的5圓硬幣停止鑄造。

1991年以大皇冠伊利沙白二世頭像的2圓、5毫硬幣停止鑄造。

1992年以大皇冠伊利沙白二世頭像的2毫硬幣停止鑄造。

1993年以大皇冠伊利沙白二世頭像的1圓、1毫硬幣停止鑄造。

        上述資料竟成了大鱷炒家的炒作口實而廣泛傳播,女皇頭硬幣的“一夜失蹤”形成了香港的一大奇觀

(待續)


2007年6月24日 星期日

何謂莞香-1

何謂莞香-1            

        一般的書籍都是這樣寫的,香港是因生產莞香而得名。

        莞香為何出名,又有什麼妙處?真是鮮為人知。據《香港名勝古蹟與掌故》(春華 編  香港百靈出版社)一書所述香港地名之來由,節錄於下(文中沒有說明出自何典)……

        “……莞香是一種貢品。由東莞產的古密香樹蕊汁制成,味極香。東莞人把蕊汁(不知是花蕊之汁,還是樹蕊之汁)收集起來,凝結成一團、一塊、一片或一段的香料。那種香料香氣馥郁,沁人心脾。一香在宅,滿屋清涼。用那種香料的方法也很特別,不是擦、不是燒、而是隔水煎的(可像今天的香薰?) 。水滾蒸汽上升,香料在其中,也隨熱度而揮發,故其香特別清冽。從前京師及蘇杭等達官貴人、皇室貴族,莫不爭購那種莞香。所以莞香身價名貴,等於黃金一樣。東莞既出產此種莞香,於是便南運到香埗頭(即今日的尖沙咀) ,集中轉運至石排灣。然後趁大眼雞船轉運廣州,再行銷北方。凡莞香所到之地都被稱為香,如樁香木成粉的地方叫香粉寮(在沙田大圍附近);收集莞香的碼頭叫香埗頭;運香出口的地方叫香港……”

        到始我還是未明,莞香真為何物?今日東莞,製香(拜神用的炷香與塔香)還是很有名氣的。古密香樹怎會在東莞成了絕響?“古密”一詞是否又是“古之秘密”,不足以謂外人所道哉?東莞怎麼不稱“香莞”?單單只有“香港”一名流傳千古?後來“莞香”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一直以來,大家對香港地名出自“莞香”深信不疑,誰都相互轉抄成了“真理”。以往我想像中的“莞香”大概是檀香一類的木材,為什麼單是香港能成貿易大宗?東莞都要通過香港而轉運至中國大陸?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香港名勝古蹟與掌故》一書後使我頓然醒悟,“莞香”是毒品的可能性極之為大。

        想來“莞香”一詞,可能與鴉片有關。具有芳香脂的植物,香港本地有,東莞也會有。起初的中國人不諳鴉片之辛辣,要與芳香樹的膠蕊(或樹脂或花蕊)混合加工炮製成各式“莞香”。香港的香樹不敷使用,由東莞進口香料如法炮製。好端端的一個東莞也被拖了下水。上文所述,從物品的形狀乃至吸食方式也幾近鴉片。這可能是鴉片的早期產品,身價幾近黃金者又非鴉片莫屬!

        歷史記載,明朝的神宗皇帝也曾吸食鴉片(一定是貢品,難道叫皇帝自掏腰包不成?),達官貴人上癮的也不在少數。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道光之年,泛濫到不能再忍了,林則徐虎門燒煙成了中國歷史中的新聞人物!

        早年的香港是加工及販運“莞香”的集散地。莞香不在東莞製作,香港能製莞香之人比東莞人更能幹?東莞的產品在香港一隅,繞了一個大圈才運往內陸各地,究竟這個邏輯關係如何理解?有理由相信,鴉片是大宗從香港而來,再滲入到大陸各地。

       一些香港誌之類的書中指出,香港地名也是在明朝後期才傳播開來,與明神宗皇帝吸食鴉片的時刻很相吻合。是這“香”還是那“香”?很多人都被薰暈了。

        以往的一些富貴人家和高雅庵堂也有燃點檀香的習慣。把小片燃著的檀香木倒插入香灰之中,香煙繚繞屋內也具一派清幽。

        若果上述推理屬實而被我不幸而言中,則“香港”之名得來,卻也並不光采。歷史已經過去幾百年,說明舊時的香港人被魔鬼蒙騙了,幹過一些傻事,也不必死死的纏住他們不放。我的發現(以前沒有看見過相同的資料) ,可能會引起香港史學界的震驚。在歷史的碎片中,會找到很多新東西。外行的人因為不受研究約章的束縛,往往都會有新的發現。

        使用莞香的方式與另文提到鴉片的二次加工程序又何其相似,更增加了我的興趣。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偉人的幽默

舊聞重欣賞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

我記得兩則周恩來總理答外國記者問,令人印象深刻。

                                               一

記者:“總理,現時中國還有妓女嗎?”

不加思索的周總理立刻說“有!”,全場一片死寂。

後來再加一句“在台灣!”

紅著臉的外國記者一聲“謝謝”坐下來了。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確實有過沒有妓女的日子)

                                              

記者:“總理,現時中國發行人民幣用什麼作擔保?”

總理:“六億中國人民!”(當時中國只有六億多的人口)

 

用現時的眼光看,發行鈔票都有儲備金作抵押。

中國當時還很窮,低工資、多就業、產品配給……都是國策。誰敢哄抬物價了!大量發展生產,市場就是很穩定。(你怎麼都沒看到!這是周總理沒說出口的話)

周總理答得很得體,他沒有說假話。

他還是中國人民眼中的偉人!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尋找真正的香港 (二)

( 續 尋找真正的香港 )

        莊士頓(A.R.Johnston)曾在倫敦地理雜誌發表文章,介紹1845年香港赤柱的情況:“……赤柱村乃是島上最大、最重要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人口總計約800人。其中男子500人,婦女100人,其餘都是兒童。約有180間房屋和商店……,居民從事商業、耕種和腌製鹹魚……”。(見《香港夜譚》梁濤主編  三聯書店   19942月第2)

        顯然莊士頓是通過實地考察,由觀察而作出估計,但大體也接近事實。此乃香港開埠(1841)5年的赤柱村情況。當時香港島西北面的大笪地與太平山街一帶,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開山辟石沙塵滿天。我推斷18415月香港憲報第2號關於赤柱2,000人並非指赤柱一村,而是指這一行政區的總人口,務請大家留意了。

        凡海島能聚居的必要條件:1.是能避風泊船;2.是有足夠的淡水山泉賴以為生。石排灣附近的瀑布灣,有巨大的薄扶林山泉傾瀉而下,尉為壯觀而成瀑布一景,瀑布灣地名則由此而來。所以鴨脷洲成為漁村比石排灣更具優越。

        筲箕灣是鯉魚門附近的另一個漁港,山泉比薄凫林瀑布弱小得多,也不可能聚居1,200人。也應是把鯉魚門一帶的聚居人口一併算入湊個數而已。至於有資料在論及時,更註上此處以石匠為多。這簡直是張冠李戴,此景應是若干年後香港大開發之後的事了。

        我們注意到赤柱2,000人,筲箕灣1,200人是一個龐大的整數。根據中國人的觀念,這應該是一個誇大了的估計數字。香港被佔領時,土人對英國人還存有戒心。英國人不得不借助當地父老來獲得人口資料,父老們按照一向的陋習誇大來顯人丁興旺以振聲威,上報了事。以後曾經發生過土人抵制人口登記事件,便足以證明第一次的人口數字是十分粗糙的統計。歷史條件的使然也就在所難免的了,但總比沒有為好。閱史之人必也留意,不要以訛傳訛把一些互相抄襲的“史料”當以為真。

        翻查歷史:1844821日 ,香港殖民地政府通過登記人口的法例,征收每人(1年?)的人頭稅,從184410月開始實施。結果,引起了華商罷市、小艇罷運、連建築工人、苦力及僕役人等都加入了罷工的行列。3千華人離港返鄉(這是當時華人抗爭最厲害的一招),全香港島一切都停頓了。除當時的華人收入微薄,每月只掙到2~3圓工資外,一直抵制人口登記之風還是揮之不去。最後政府讓步,18441113日 宣佈修改法例,廢除了人頭稅,但還須每年一度的人口登記。

        有一點卻是值得注意的,英國人對香港佔領前已作好詳盡的規劃。一進駐便開始了皇后馬路的移山開路工程,流動人口的暴增幾個月後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據香港《The Friend of China(華友西報) 1842年3月24調查資料維多利亞城區(按:指面向維多利亞海港北面的現今中、上環一帶)的總人口大約已有3,646人。包括工人、小販、雜役、磚匠等。並已開設有米舖、飯館、魚舖、藥舖、烟舖、水果店、當押舖、木器店等舖戶,人口也較明顯的增加”。為了配合開路建房勞工激增,其配套的一應後援迅速形成也真令人咋舌。

        1841125日英國強佔香港島。

        1841515日香港政府發表人口調查的第2號憲報,全島4,350人。(7,000

多人的數字應為誤傳)

        1841614香港島北面第一次地皮拍賣。

        時間多麼的緊湊,可見開辟道路與平整海岸工作進度何其之快,人力的投入何其之巨也。一時之間大笪地一帶形成了市場及勞工的棲息處,文武廟(紅香爐)成了華人事端紛爭的調解場。一年後耆英到香港作《江寧條約》換文時皇后馬路也已建成,半山又有不少英國人居住的洋房。皆因英國人獲得了滿清政府的第一筆賠款作為了開發香港的啟動資金,建設才得以快速展開。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千古罪人

委屈的 魯平 先生

        提起金句“千古罪人”,香港人都會想起魯平。因為當年肥彭有意與他玩楝篤笑,隔三幾天魯平先生一定會在電視亮相。他老人家創下的名句甚多已經無人記起,“千古罪人”是他的經典之作壙古絕今卻是真的

        近日有電視台訪問魯平先生談及香港回歸10年感受,他一臉委屈地說,一直都為香港好而勞心,但都未得到香港人理解而耿耿於懷。其實他的“講話”事前都冇諗清楚,往往都是脫口而出,以後又冇晒下文。

        今次又爆料:回歸前夕想推出為商人買政治保險一事,還大言不慚地說如果實行,定賺無疑。有冇搞錯,拿香港的前途賭大細?這種方向性的錯誤,中央又怎會同意。如果係買,商人梗係買經濟保險啦。香港回歸即時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很多人都成了負資產一族。呢筆數由江澤民付還是由你魯平先生付?真是開口咬了脷。

        回歸前夕,魯平和他的同袍不違餘力的一直迫肥彭把香港的老底翻在世人面前。錢財露眼給索羅斯相中,港元被狙擊。一場兩敗俱傷的戰役,香港要多少年才恢復過來。又都是魯平先生闖的禍

        又話:我早就叫特區政府搞高科技啦,佢地又唔聽,珠江三角趕你頭就好自然。大佬呀,你瞓醒未唧?你老哥在位時,香港的工廠北移得也差不多了,憑什麼去發展高科技?後來朱熔基總理對香港的工業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犧牲的事,肯定了香港人的貢獻。他欠一句沒說就是鄧小平借雞生蛋之事,也是時候把母雞還給香港了。可惜他也作不了主。魯平先生有無為此盡過力,不得而知。

        其實香港發展高科技亦未必沒有可能。在北京的主導下把一些高科技的配套生產投入香港是可行的,外圍性的科技工業就會帶出一群新的工廠。香港民間有起動的資金;有拼搏鑽研的精神;有誠信的運作空間……,對舒緩國內的科技工業獲益良多,也減少了風險成本。香港的工業也可從中找到新的出路。

        魯平先生,醒你!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尋找真正的香港 (一)

尋找真正的香港

        今日之香港,世界上無人不知,因為他是國際的大都會。今日“香港”一詞所指的是,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地區以及230多個大小不等外海小島所組成的一個地域總稱。

        未開埠之前的香港,所指又是何地方呢?有人說是“香港村”,又有人說是“石排村”。從存下來的史料及圖畫分析,此處沙灘一片,廖廖茅舍十數間。石排灣背後卻是高山峭壁,亦不足以能成村。古人對地名的命名都是十分簡樸直接,如“扯旗山”真的是當時立有旗桿,用旗號對海船發出指示的所在。“石排灣”一地名從何而來呢?想系停泊船隻植下了很多石柱縛繫繩纜的地方。隨著石柱越植越多排成一列,“石排灣”因而得名。而有港灣不一定能成村。石排灣一帶是狹長的一片海灘,從今天的香港仔海濱公園、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牛奶公司地段向西延伸至華富邨下的瀑布灣。雖則如此,這裡僅僅是一個碼頭區而已。停靠的卻是不少的貿易商船,猶以莞香交易為多。往東,就是漁獲欄、行 雲集,此乃是貿易交換之地。漁船均停泊在鴨脷洲海面與石排灣遙遙相望,這是真正的漁村,有洪聖大王廟為證。在香港地區,凡有天后廟的地方,都曾是漁民聚居之處。現今的香港仔的天后廟卻是香港開埠後所建,鴨脷洲海濱卻有洪聖大王廟讓人謨拜。他們都是海神,能保祐漁民平安云云。赤柱一帶平地較寬、陸上民居亦多,成為了當時的行政中心。有多次复修、重建的古天后廟一座,見證了當年的歷史,英國人的第一張公告就是張貼在赤柱。然鴨脷洲的漁港燈火一定會比赤柱的幽雅得多,船民也比赤柱的居民又多得多。

        為了《江寧條約》的正式換文,欽差大臣耆英親自到過香港視察。師爺可以直指香港島一帶的山下寮屋來搪塞:石排灣上的商船不算;鴨脷洲的漁船歸算別島亦不算;赤柱的漁船也不算香港之數……,城下之盟已成現實,視而不見的他,也就無謂自找麻煩。於是順理成章再次騙過了道光皇帝,香港乃是荒蕪之島,棄之不足為惜。

        而“港”字的真正涵意真的是指海港,“香港”是石排灣與鴨脷洲相望的洋面,包括現今香港仔西、南兩個避風塘在內的一條水道。現香港仔天后廟門前也就是海岸邊,比現在鴨脷洲大橋所跨的江面寬闊得多。“香港”一詞本來所指的並不是一島之名,而是這一海港的名字。滿清政府的檔案記是《江寧條約》(史書所指《南京條約》應該正名。清朝定都北京,後來南京一詞是中華民國首都,當時地名為江寧府都。一國何來兩“都”?有必要更正過來) 割讓的卻是“香港一島”而不是琦善所辨的“香港一隅”,真的是有文據為憑了。

        然則,真正的“香港”怎麼辦?英國人真精明。隨著人口的增多而填海,“香港村”真的初具規模了,英文稱阿巴甸(Aberdeen) ,中文名是“香港仔”。“仔”的中文除“兒子”之外還可以是“小”的解釋,真的是應了琦善之言,較別處為小之所“辨”了。你看香港師爺多厲害,在一些細小之處都比文淵閣大學士琦善的智慧高出了何止一籌。鴨脷洲稱為阿巴甸島(Aberdeen Island) 。“香港”呢,沒有下文。這中間的一段水道,至今仍無稱謂。

        “香港”一詞升格為“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與九龍半島相望的海港稱為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香港島的北面的新開發區是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

        現今的香港仔中心,史料記載此處是一修理船舶的船塢舊址。由地形及街道的命名分析,香港仔大道大概就是以前的海岸線。舊日的石排灣深入內陸有200~ 300之遙,背靠高山墳地。按照中國人的習俗,這裡也不是建村合適之地。

        至於香港早期的人口調查( 18415月香港憲報第2號?真不明白,大家都在引用此資料,差異卻何其之大 )中,我還是相信下述的一段記載:香港村0人,赤柱2,000人,筲箕灣1,200人……之說,顯然是有其政治目的。“香港村0人”則何以成“村”?誠然“香港村”是由於此地日漸眾多人口而具雛型,“香港圍”、“香港村”一名謂土人所廣而播之。英國人把香港視為一島已經公告於天下,“香港村0人”的記錄就是一“名存實無”的一種交代。把石排灣、鴨脷洲、至赤柱一帶的人口統統併為一大區,筲箕灣又是另一大區。不然以當時的環境,赤柱何能飬得下2,000人之多?

( 待續 )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也談纜車飛脫


給昂坪360纜車進一言

        昂坪360纜車車廂從天而降成了香港的頭條新聞,給香港的旅遊事業造成了負面影響。找原因求改進是根本的辦法,也不必刻意渲染成新聞外的新聞。

一.    昂坪360纜車的選址是不明智的。我曾問及東涌赤鱲角天氣甚不穩定之事。晴朗天空忽然一團雨雲大雨一陣,轉眼又是風和日麗。友人在赤鱲角機場工作,他說此地經常都有突發性的陣風現象,在此安裝纜車風險頗高。風季近3個月,加上陣風隨時要睇風運作。

        昂坪纜車的剌激之處是360海景,也是安全最應注意之處。車廂搖晃不容忽視,除險象環生的不穩定外,還加速了纜索的拉長。減少車廂搖晃可以增加車廂的重量並把車廂的重心下移,但對纜索的拉長是不利的,只能在兩者中找出平衡。

二.    減少車廂搖晃就要求車速有限制地、盡可能減少震動。我看目前昂平360纜車已接近極限運行,事故頻繁已是信号。纜車公司為提早完成目標載客量而準備慶祝的前夕,還想增加車速測試,幸好是給管理層一記響亮的耳光。不然事故更變成災難。

三.    纜索的拉長除縮短纜索的壽命外,也會影響到車廂與纜車滑輪塔的協調,大概與“波箱掃牙”的現象相似。一個導輪崩了使車廂猛烈偏擺,導致了10多個導輪的崩裂,車廂一定會掉下來。

 

我的個人意見:

一.    在現有的條件下適當減少懸掛車廂,延長纜索的壽命。

二.    不應再為纜車提速。

三.    加強對纜索的拉長的監察,定期修正。

 

        在這裡我還想提出一個個人的睱想。為降低車廂的搖晃,在每個車廂外可否裝上一對自動伸展的穩定翼。遊客宛如坐在飛機翼傍的座位一般,既不影響觀賞又有飛一般的感覺,到站時像鳥兒一樣收起翅膀。穩定翼形成一定的浮力減輕對纜索的壓力無疑是一舉兩得。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神仙都說香港好

                                                     多廟多菩薩

        香港乃彈丸之地,其廟宇保留至今的,大大小小、大概也有一千幾百座之多,這一直使我困惑。其中面向海洋、港澳頻多,是一個天然因素。國內港灣未嘗不多矣,卻未曾聽到過一地的廟宇數目有超過香港的歷史記錄。菩薩之多,連哪吒三太子也有廟宇。

        香港的地理環境是處在中國邊陲的南疆,再往南就是茫茫的大海了。小股漁民擇海灣而居,是一個很好的解釋。歷代戰爭南來的一股股亡命之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勝者霸佔了優越的環境,敗的就得另覓新巢。這就使得漁民更加分散,這是香港歷史中與別不同的一個社會現象。

        《南區風物志》中說到:鴨脷洲的先民是隨宋帝昺南遷官兵的後裔,暗示了亡命之兵趕走了原住民,在鴨脷洲一帶改操漁業,繁衍後代的史實。鴨脷洲地理環境所限,經營農耕十分困難。亦漁亦盜的發展,成了香港歷史的必然。香港的狀況大概有如《東周列國志》中的故事一樣,械鬥時有發生。又合縱、又連橫的重演不會不多,生存之所在、還有一致抵抗官兵的圍剿,這又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宋朝的陸秀夫因甩不掉元兵追趕,在九龍灣海邊背負宋帝昺滔海的故事,今日的宋皇臺古蹟就是由此而來。元兵到始為止不敢再孤軍深入,渡過汪洋海面而到香港島。一眾宋朝殘兵才保留得下來。

        羞家之事,大家都不想提起。“英雄莫問出處、落泊莫問根由”,古以有之。今天文明社會,歷史就是歷史。大家還是要尊重先人、也不必誰指責誰,人人都能理解。

        各處漁民自建廟宇、供奉海神各保平安的現象,使香港的古蹟廟宇多了起來。各自為政、彼此畫地為界的結果,我們看到香港的古廟宇大都是小型的、有時甚至是袖珍式的,樹根下玩具小屋般的一間。在香港,更不會出現像伊斯蘭教徒向麥加朝聖的場面。也不會像大陸與台灣為爭奪“正統”神祇所在,廟宇越建越大的現象。連“太平清醮”的祭神儀式都各處鄉村各處例,甚至有人認為香港人的兼容乃大、很是超然,其實是千百年來各人自掃門前雪的一種歷史結果。也給我們理解香港的早期情況提供了一些史料。在各廟宇的銘文上,都發現( )保祐當地的民眾的記錄。此神仙不是彼神仙!

        不過也好,若大一個香港,如果只有一間天后神廟。眾多善信來祀奉,作為天后娘娘的你,也記不清是張三、還是李四來過,分不出庇護她(他)們的先後次序。現在可好了,各廟各菩薩,一定不會搞錯。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擁躉,各廟宇也賴以得到生存的空間,這也是神仙在香港的好處。

        考察歷史不一定都嚴肅得呆若木雞,有時也得具有諧趣的心情,世界才能美麗。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旅遊好去處(二)

                                               你到過雲泉仙館麼

(續上)

      

                                         我還未準備好  自拍就起動了


       

                                               坐定定  影噃個靚仔相先

             有興趣的朋友,看看四處的對聯也是堯有趣味的。試看“南齋”食堂門前對聯:

                海覓仙蹤  石膸琳腴饒道味

                廚嘗妙饌  交梨火棗佐山蔬

 

聯中寓意:山中珍品,也能吃出道家的風味;大廚精制,梨、棗小品也可調似高貴山珍。近日推出的一些新菜式鮮壕及田螺的口味,也值得一試。

 

     

                                                           呂祖百字碑  在瀑布石壁側

旅遊貼士:    在粉嶺火車站乘52K專線綠巴,雲泉仙館門口有站。沿途一片新界鄉村景色,告訴司機雲泉仙館落,他一定提醒你不會飛站。

        一落車,一股農村的氣息撲鼻而來,可以想像這裡也是有著很多的流浪牛棲息。一入雲泉仙館門坊,香火繞繞另是一派氣息。

       

          

                                            需要什麼服務  可入客堂咨詢

        雲泉仙館是否有暮鼓晨鐘不得而知,宣傳單張亦無介紹。郊野之鄉是不會有擾人清夢的,倒會是一派禪院風光。


2007年6月4日 星期一

從廟宇看昔日香港(二)


從廟宇故事尋找開埠前夕的香港

(續前)

        赤柱海灘寬廣,岸邊又有平地一塊,自然成了這一帶的行政中心。康熙八年(1670)復疆後近100年,才蓋起赤柱天后古廟,可見人口的積聚其歷程是何等艱辛。

        從《香港廟趣》(魯金著 次文化堂出版)一書介紹,掃管笏天后廟何以能保留300年之久、在遷疆時得以保存的故事……

“……這間廟相傳已有三百年歷史,清初之年已存在,由掃管笏村和附近的青龍頭、屯門等鄉人集資建成。

        查,清初因鄭成功在台灣企圖反清復明。清帝為了杜絕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實行遷海政策。這種政策是非常殘酷的。辦法是將沿海鄉村的鄉人,強逼遷入內地。所有沿海鄉村盡行燒毀,在若干山上設立烽火台派兵駐守。若見鄭成功的船隻進來就放出烟火信號,調集水陸清兵圍攻。

        當時新界地方全部在遷海界內,故此很多鄉村被逼燒毀,村民扶老攜幼入內地。

        掃管笏村當時亦被逼遷徙,鄉人流入內地。清兵到來,本要燒村。但因該村近海、又近屯門哨站,因此沒有燒村。清兵就以這座天后廟為大本營。在對面的海邊設立木樁,以為防守之用……”(為更易閱讀,文字略有整理)

        可見“遷疆”二字,不是人走樓空便可輕描淡寫,它包含了家園一朝盡毀的辛酸,一把火把一切都變成灰燼……。野史見聞可能也有所記錄。在文字獄的淫威之下,恐怕也已燒光。幸存文字甚是少見。

        鴨脷洲北岸的避風條件比赤柱面向大海優厚多了,有理由相信以漁為業的“香港人”集中在鴨脷洲北岸的,一定比赤柱一帶的為多。

        我特意到赤柱天后古廟一行。據資料介紹:天后又名「媽祖」,宋初(公元960) ,福建莆田湄洲人氏、林氏女。生有異稟,後屢顯神通,拯民於溺。被冊封為「天后」。云云。

        大廟灣的大廟(天后廟)建於1012年,據云是福建以外的第一座天后神廟。赤柱乃因是風水好地,乾隆三十二年(1767)在此建赤柱天后廟,使這一帶的漁民得其庇祐。

                                      

        在一塊由香港旅遊局所立、宣傳赤柱天后廟的牌子中,很婉轉地道出了有關天后的美麗故事。內中,隱含著信不信由你的潛台詞。是的,旅遊故事本來就是旅遊故事嘛,何必太過認真,大體如此就是了。

        據廟中重修石碑記載,……民國廿七年(1938) 1976年、2002年均有重修時的善者名錄。最多一位捐出十萬港幣之多,可見其人之熱心有嘉。今日的赤柱天后古廟面目為之一新,亦不枉為一遊覽勝地。廟內除了天后娘娘之外,又有小一尺碼的神祇17位之多,也有道不出名字的神位若干,一一表達不了。這個闔府統請式的神廟卻也少見,沙田車公廟內的車公元帥端坐其上;筲箕灣譚公廟內那個永不會老、永遠童真的少年譚公,一樣位列仙班;……。大概凡到這裡參拜之人,暫且可以不必另行遠勞,諸神都有禮了。

        我為什麼老盯住鴨脷洲與赤柱的古廟不放?其目的就是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的香港歷史。

        佛堂門北堂的天后廟(大廟),據香港華民政務司署廟宇調查組196612月發表之有關佛堂門天后廟報告中提及,此廟700年前為漁民林重堅之子林道義所建,比南堂天后廟 (已凐沒) 為晚,現已是當今香港天后廟的老大。至於大埔墟的天后宮卻被冷落得幾乎無人知曉。1962年被颱風溫黛摧毀的大廟,後由華人廟宇委員會重修 (見《香港的歷史與文物》蕭國健著  明報出版社) 。可見香港的廟宇所經歷的天災與人禍是何其多也,這都是香港史與大陸史有著許多不同的原因。一段段的廟碑誌都在訴說著它們各自的故事。

        我沒有找到像大廟那個年代在鴨脷洲建有廟宇的資料,請教鴨脷洲洪聖大王廟的管理人,可惜他們也沒有儲存著這方面的故事。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隨著歐洲人航海事業而到達香港海域,莞香成為大宗貿易之時,香港這個地域名才會不脛而走。有史料記述了明代時期,此地就有莞香貿易的記錄。香港的莞香貿易雖然隨著遷疆而消失,但香港這個地名卻保存了下來。

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

旅遊好去處 (一)

                                                    你到過雲泉仙館麼 

        香港的廟宇分兩類:一類是古蹟名勝;一類是旅遊名勝。第一類古蹟動輒一百幾十年,保留著昔日風采,它是善信擁躉和考古尋幽者的勝地。第二類旅遊名勝是近十多年來發展蓬勃的產物,雲泉仙館就是這一類型

        一次偶爾的機會清明祭祖後,有人提議到雲泉仙館吃齋宴。以後都上了癮,到雲泉仙館便成了指定項目。因為它的齋菜實是太好味了,令人久久不能忘懷。那時的雲泉仙館樸素得很,一派鄉村格局。只有夏令觀賞荷花,吸引文人雅士咏頌不已。

        今日的雲泉仙館一群嶄新的仿古建築確也是不可同日而語。金碧輝煌、紅牆綠瓦仿如置身故宮,一部相機、三五知己真是假日的好去處。

        

                                                          大殿的正門

        旅遊已成了香港人一種享受的生活方式,我特地趁非假期避開了大量的人群,專程到雲泉仙館拍下美麗的畫面與眾共享

       

                                           三星拱照石雕壁畫 栩栩如生

        純陽寶殿是一座主建築,是祀奉呂洞賓師祖大殿。大小殿堂相托很是莊重,花園一隅卻也綠野清幽!

        

                                              處處都有不同風格的石獅像

        至緊別忘了品嚐這裡的招牌菜式“五柳素石斑”,一種即點即炸的芋頭蓉“魚”加上五柳芡汁可口極了,簡直是一種享受。每款齋菜 @HK $ 60元,幾個人點套菜更是相宜。不要忙著吃飯,綿而且滑的腐竹白粥才是你的至愛!真是不彈此調久矣。一個人享用一碟“五柳素石斑”就夠了,我差點兒要“打包”呢。

        為了影相可在這裡閒坐,等候合適的陽光。這是旅遊勝地,中午lunch時間自定,方便之至。或可先溜覽一番選好景觀,再行落墨亦未不可。遠景、近攝、以及局部細刻,一筒菲林也會很快用完。數碼相機的朋友更加可以不違餘力,反正數GB的記憶體可以影到你手軟。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