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的香港
這是《香港歷史碎片》的第二部分,《鈔票上的香港》。
最新的一版( 2003版 )渣打銀行發行的港幣中,背面就使用了香港的歷史畫面。在20圓的鈔票裡,注明是1850年的香港。對此,我們重溫香港的歷史。
1850年也就是香港開埠後10年。我查找了大量當時的史料和地圖,當時的稱謂為維多利亞城( Victory City )。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僅此香港島而已,九龍的割讓也是10年以後的事( 1860年10月24日 ) 。這時是第3任港督般咸( Bonham )當政的年代。
被稱為“佔領角”( possession point )是英國人強佔香港時登陸的地方。而這一片海灘,後來就改名為“般咸海灘 ( Bonham Strand ) ”。
群大路村人的人自開出一條上山砍柴之路,繞於半山之中宛如裙帶,土人稱為裙帶路。
現代人都知道,歷史有兩個版本。正史( 官史 )是給皇帝寫的,以管治他的臣民。野史是民間有識之仕寫的,以舒發對當官的不滿,但它更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
運用我們的知識,對它的可信性和歷史的背景,通過深入分析和判斷去確認。對還我歷史的本來面目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甚至某段歷史將得重寫!
對香港的土海盜而言,英國殖民者簡直是他們的師傅。使用“香港”的地名,而捨棄在赤柱發展。寧願開闢北面新城區,有利以後的殖民統治。
明白了它的涵義,就可以解開很多香港的歷史難題。
開闢北面新城區,除可利用維多利亞港水深作為戰艦與商船停泊避風外,還可覬覦廣大的九龍半島,予日後侵佔更多土地埋下伏筆。擁有鯉魚門海峽的要衝,比沒遮沒攔的赤柱一帶安全得多。
清朝的部分賠款作為香港城市建設的起動資金,也就是用了中國人的錢,金卻貼在英國殖民者的臉上,這確實是一個無本生意。
有九龍半島上的貧民和大陸連連戰亂的難民提供亷價的苦力,開山、填海、闢路、造地也就有了社會的基礎。
“香港”一詞突躍居於清朝官方文件,朝庭又無先案可查。在香港本土的官方文件之中,此地稱“維多利亞城 ( Victoria City )”。
為什麼會這樣?可能是耆英欽差與英國殖民官早就私下達成協議,盡量淡化香港的地位。
1850年,香港島除“皇后大道”外還有在半山腰的幾條小路。如士丹利街( Stanley Street ) 、威靈頓街( Wellinton Street ) 、雲咸街( Winham Street ) 、荷里活道( Hollywood Road ),大多數的街道均以殖民者命名,最高層開闢的街道是太平山街( Ta Ping Shan )就是順應民意的一種舉措。
其實太平山街並不太平,香港開埠之初這個唐人聚居的繁華地,就因衛生奇差發生瘟疫而死了不少人,香港政府為了防止瘟疫擴散把這一帶的房屋全拆除了;有一年的颱風也把太平山街移為平地。
今日的太平山街變得泠落了,街上沒有多少行人,一間東華醫院及一間百姓廟相信也曾接待過不少亡魂。
(待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