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炎帝的蒼桑

炎帝,你在哪裏


 


《史記》中有一句“……黃帝崩,葬橋山”,黃帝的墓就有交代了,也得到千古保留。炎帝的的陵墓呢?一時卻沒了下文。


1993年在陝西寶雞蓋了一座炎帝祠;2006年蘭州又蓋了一座炎帝祠,真是一個遲來的春天!


        我找到了兩組相片。一組是神農祠;一組是炎帝祠。


炎帝祠裡又有炎帝大殿和炎帝陵。


從圖片上看,都是一些新建的“現代的古蹟”。


寶雞的炎帝祠,我只找到一幀大殿的照片。


 

神農祠.jpg


神農祠內炎帝大殿.jpg


峪家村的神農祠規格也不算少,一座炎帝大殿倒也端莊。一丘墓塚前一座炎帝陵碑石。相片不清看不到是誰人手迹及立碑的日期,大概也是象徵之物。不過也無關重要,只要記住先人就好。


神農廟內藏一幀神農像,全身赤紅。雖似人,但近乎半仙多一些。


如果把黃帝廟內的黃帝像比較一下,不然有兩種的感覺。


這個炎帝是不是神農呢?確實令人費解。


 


 

神農祠內神農像.jpg


黃帝像.jpg


炎帝像確又不似黃帝像“正統”,合符了《史記》的傳承,把炎帝排斥在“漢人”之外。


 


 

﹝待續﹞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爛攤子

爛攤子


見今日的保育官員把一些戰前舊樓,這也保存、那也修復,不知真的是為什麼。是不是凡是舊的東西一樣都得保留?包括垃圾?於是,我寫下了小品詩《爛攤子》。


銅獅子文.jpg
開元通寶文.jpg
景賢里 文.jpg


    其實一個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應保留什麼,一定要能為我所用!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炎帝的投訴

近日看到一本書《讀史質疑》    (王重旭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內中的一篇文章,看後叫人拍案而起。特剪下供大家欣賞( 未征得作者同意,特此致謝!) ,希望作為引證。作者用了《炎帝的抱怨》。但,簡直是投訴!


 


炎帝的抱怨


 


        一日雨後,我在林間散步。彩虹中,一位肩披樹葉、口含百草、手持禾穗、白髪長髯的老者擋住的的去路。


老者滿臉不快,我急忙往前施禮問道:“老人家可是需要幫助?”。


老人家長嘆一聲說:“看來,你們真的把我忘了。我本是炎帝,大號神農。你不是炎黃子孫嗎?怎麼連我都不認識了?”。


我慌忙還禮說:“原是老祖宗,我何曾忘了你老人家?”。


        炎帝臉露慍色說:“還說沒忘,現在有幾個人認識我?你這些後人數典忘祖,真的不知自己的祖宗是誰了。”。


        我忙扶炎帝坐下說:“你老人家有何想法,只管講來。”。


        炎帝說:“我先問你,何謂炎黃子孫?要知道,炎是炎帝;黃是黃帝。炎黃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你們平時把炎黃掛在嘴邊,以炎黃子孫自居。可是一到關鍵時刻,便把我丟在一邊。當年司馬遷寫《史記》時便從黃帝寫起,將我忘了。罷了,忘就忘了吧。司馬遷畢竟是個人行為,而今天則不同。前不久你們陝西的那場祭祖大典,規模可謂大矣。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國家領導人親自到場,一個個畢恭畢敬。


我倒要問你,只祭他黃帝、不祭我炎帝,道理何在?”。


        說罷,炎帝給我一張報紙。我攤開一看,果然如此:


 

1993年祭陵會場.jpg


 


國家領導人.jpg


 


        本報訊  今天上午950分,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黃陵縣舉行。


“據了解,典禮從上午950分開始,取其九五之尊、至高無上之意。典禮有7項議程:全體肅立、撃鼓鳴鐘、敬献花籃、恭讀祭文、向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和瞻仰祭拜大典、拜祭黃帝陵。


“本届公祭有6大看點:


1. 投資上千萬的黃帝祭祀大殿今年首次啟用。大殿全石材花崗岩仿漢建築,外表均用石材裝飾。重點部位點綴青銅祭器,整座大殿可容納5,000人參加祭祀活動。


2. 以往祭祀黃帝都是官祭,今年祭祀首次由民間主祭人和國家領導人一起作為主祭人,向黃帝敬献花籃、祭祀黃帝。


3. 今年祭祀首次使用‘天子祭器’,樂器中包括斥資400萬元复制的曾侯乙編鐘。


4. 昨天下午黃帝陵舉行了‘甲申年海內外中華兒女追遠迎祖’活動,為隆重的民間祭祀活動,共有萬人參加。


5. 今年公祭活動還增加了大型樂舞《軒轅黃帝頌》。樂章分為4部分,演員多達328人。


6. 祭祀期間,黃陵縣政府還將舉行祭祀周活動。”。


我看完之後笑著對炎帝老人家說:“你應該理解,這本是好事。這種祭奠意義重大,說明我們的國力強大呀!花的金錢越多,說明我們要發展的決心越大呀!”。


炎帝愕然,“慎終追遠、不忘先祖,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可是,規模大就能說明國力強?花費巨,就能說明決心大?這是誰家的邏輯?”


我一時語塞。


炎帝接著說:“好吧,那算你說的有理。可是也不能厚此薄彼呀!先說資歷: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何謂三皇?伏羲、神農、燧人;何謂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論資歷,黃帝在我之後;論名分,炎黃炎黃,炎在前、黃在後。如果黃帝是爺爺,我炎帝就應該是太爺了。再說貢獻吧,嘗百穀、制耒耜、興農耕、創醫藥,我的功勞不在黃帝之下。這些文獻中都有記載,人稱我是中國農耕文明的始祖。當然,黃帝也是很有功勞的。如發明和創造了文字、音樂、歷數、室、舟車、衣裳等等。但是,一個香火鼎盛;一個門前泠落,這公平嗎?”


炎帝有些激動起來,“有時候我就想,是否因為我的名字裏面有一個‘農’字,你們就小看我?是否因為黃帝的名字裏面有一個‘黃’字,你們就高看他?是啊!凡是沾了‘農’字邊的,就是要受歧視?而‘黃’字裏面有黃金,有黃金就可以發大財。發了財就財大氣粗,大家就恭維,就奉為上賓。但是你們別忘記了,如果沒有我發明的農業,你們吃什麼?沒有我炎帝,哪有他黃帝?我一生崇尚勤勞、簡樸、反對奢華,如此大規模的祭奠,得浪費多少錢財?我心痛啊!”


炎帝哽咽起來:“我已作古多年,你們怎樣對我,我都無所謂了。可是,我給那些帶‘農’字的子孫們帶來的厄運,我對不起他們啊!”說罷淚如雨下。


我手足無措,在炎帝的哭聲中醒來。  


今日黃帝陵.jpg


炎帝陵.jpg


 


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格林斯潘根本不識經濟 ?

外行論錢


        我研究錢幣近二十年了。想了解它們的發展和在市場上起過的作用,就要接觸歷史和金融經濟的知識。慢慢的就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觀念,而這一觀念不斷的與社會進行比對和修正,則會自成一格。


在網誌中寫了一些錢幣漫談文章。有網友問我:物價通漲、港幣不值錢,為什麼港紙還不與美圓脫勾?哈哈,儼然我成“金融專家”了。不過“麻子照鏡”―各自觀點,在網上聊聊也是自由得很―信不信可由你!


近日有某╳╳大王直斥格林斯潘言論,說他根本不識經濟格林斯潘大名,全世界那個不曉?前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是也。他說一句,世界經濟都會抖一抖。放話的某╳╳大王,亦是世界級的大人物。究竟誰對誰錯?就要慢慢道來。


現任的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是伯南克,格林斯潘是退了下來。過氣的他影響力也是世人為之側目。


說真的,格林斯潘的“言論”確也前後判若兩人。說穿了,答案竟然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美國經濟的下滑和泡沫即將爆破,日漸顯見。其因果關係,最簡單的表白就是“透支過度”。格林斯潘在任時不斷使美圓貶值和減息,其手筆之大就前所未有。目的就是想美國的通貨膨脹慢點到來,一美元還有其使用價值。把美國的債務轉嫁到全世界,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回顧歷史,美國人使用了各種的手段,把其他的貨幣打下去。美圓獨霸天下的結果,因而成了世界貿易的結算基准。世界各國不得不儲備美圓,美圓的大量外流也就是套取了別國的“物資”。這些物資有一部分反映在債務上,也就是對美國更大的依賴。


在美國聯邦儲備局公佈的資料中,它並不諱言:美鈔有2 / 3是在國外的事實,尤其是大額美鈔。


所以美國12間印鈔廠不斷的印,還是有其承接的“市場”。雖則它的流水號碼是兩個英文字冠後加8位的數目字(人民幣都是這樣) ,但後邊再添加了一個英文字母。這樣一來,再可多印26倍!


 

縮水美元.jpg


單一工廠每一面額,總可印鈔容量達:


2626100,000,000261,757,600,000,000張=17,576億張


再加文上12間印鈔廠,單一面額就是人民幣的:


1226312


不要少看這312倍,若以具體張數,就是極其可觀的天文數字。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自己算一算。


現在,格林斯潘不在其位“言論”或可帶點良心話。他的言論正直接的影響著大鱷的“生計”,怎不怒從心生?


港幣與美元掛勾有其歷史性。但是不是就不可以脫勾?我看也未必!當它危害到整個經濟體系時,就非脫不可。現時的情況,我看是私心大於實際:以前的政策最好不要改。唔做就冇錯,有錯都歸上手。明哲保身的結果,香港人飽受通貨膨脹與港幣貶值的雙重夾擊。他老哥不等錢用啊!


港幣與美元脫勾,我看也會為期不遠。全世界都在擺脫美元的束縛,過度到一籃子的貨幣政策。多元化的貿易結算,也將結束單一美元的獨霸局面。


我想:現在港幣與人民幣倒掛,是一個暫時的現象。港元與人民幣1 : 1很快就會到來。總不能讓港幣天天的被陰乾,而大陸不出手!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配圖詩.獵艷

端午遊踪 ( )


獵艷


一馬當先.jpg


端陽龍舟競度


划呀! 划呀!.jpg


個個奮力向前


現場直播.jpg


直播在現場


洋人齊獵艷.jpg


洋人齊獵艷


巾幗+鬚眉.jpg


巾幗加鬚眉


發燒友.jpg


長短火齊現


洋妞.jpg


洋妞一樣投入


 


世界和諧


大家明年再見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端午遊遊盪

端午遊踪 ()


        又是端午是香港的法定假期民間吃糭子,又舉辦龍舟競度。這一節目,連大陸都給傳染了。從2008年起,端午節一樣定為國家的法定假期


        端午吃糭,相傳是由屈原而起。鬱鬱不得志的屈原,選擇了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汨羅江自盡。被楚國拒之於門外的屈原,以性命來顯示他一生對楚國的忠貞。土人很敬重他,划船爭相以救。最後當然是救不著了,唯有拋下糭子以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全屍。


        中國歷史多麼的矛盾?一個忠臣,一定要配搭出一些昏君及小人!


        這一美麗的傳說可信性有多大?大家也不必去尋個水落石出。反正中國人就那麼的相傳了幾千年,也找到了吃糭子和舉辦龍舟競度的理由。


端午節成了中國人的一個歡樂的節日,故事的起源與效果竟然是背道而馳,是不是一個中國人的笑話呢?!


        今年的端午,香港多處都有舉辦龍舟競度。


        香港仔是香港的發祥地,這天就有二、三十場的賽事。漁民對此十分熱心,漁業社團旌旗招展自成一派景象。


 

助興船  2.jpg


 


助興船  6.jpg


 


獎杯眾多,最注目的莫如“特首杯”了。冠軍者由特首 曾蔭權 先生親自頒贈,真是榮耀有嘉!


 

正門.jpg


 


        早上,忽晴忽雨。


下午,陽光燦爛。帶著一股閒情,到香港仔領略一下端午節的氣氛。誰知幾十場的賽事才過了一半的光景。人雖不少,卻可往來自由。真是最好不過的了。


賽龍舟看得多了,大概不外如此。


我這次來看龍舟競度主要是想看人,看人的神態;看節日的氣氛。


大會指揮的廣播與起點鳴喇叭的號令人,不斷的哀鳴與無奈:請╳╳船只遠離賽道,請清潔船撈起海上的垃圾……,使人感覺到一片椁朴漁民的模樣,比賽志在參與。


與正規的體育比賽真是活潑多了,一片漁村的氣氛。


 


試拍子  2.jpg


 


開鑼!.jpg


 


會場分紅色貴賓席、綠色嘉賓席及一般民眾的自由觀看區。貴賓當然是政府官員、參賽領隊之人了;嘉賓亦屬鄉紳父老。雖然人分三等,大家知道自己係乜料,世界就相安無事了。


 


 

紅色區.jpg


綠色區.jpg


 


觀眾區.jpg


 


 


遊人來往自由、任影唔嬲,何須荷槍實彈、維持秩序?


香港之可愛也。


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曾特首真的到此為止?

曾蔭權的政治生涯完了


 


堂堂一個特首,連《基本法》怎麼說都不知,竟然是一個盲毛!


《基本法》第六十一條是這樣說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主要官員,由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十五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中擔任。


( 其中紅色及藍色部分是特意提醒的 )


擁有外國護照的,算不算有外國居留權?


聲稱擁有外國護照的,算不算是中國公民?


……


副局長為仕途計,都主動的放棄了外國國籍。


奇怪!


有一位政治助理卻大而不慚地公開表態:我擁有新加坡國籍,不打算放棄。我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我分分鐘都可領到香港特區護照……


此人合格當政治助理嗎?呀姐,妳的政治是0分!如果妳領香港特區護照時隱瞞妳的新加坡國籍,妳就犯有欺騙罪!知冇?公開聲稱擁有新加坡國籍的人,就不能算是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根本上就不適合當政治助理。揚什麼!請妳自動下台!!


曾蔭權不斷的為擁有雙重國籍的官員辯護。還說政治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一錯再錯,上負北京的裁培,下失香港人的厚望。原來他的智慧,僅是肥彭手下的一名公務員!


法律服從於政治,全世界都如是!美國的憲法200年沒改,它的附件就越來越多。


特首,不能意氣用是!

若還執迷不悟,一場又一場的憲政危機將陸續有來,勿謂言之不早也!

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天良

錢呀錢


 


此外還有一種“貨泉”“貨布”1“貨布”值25枚“貨泉”。把“貨”、“布”、“泉”三個漢字倒來倒去所組成的貨幣,不單是當朝人混亂不堪;今天我們聽起來也都含混莫明。


 


貨布.jpg
 
貨泉.jpg
 
布泉.jpg


從一些錢幣拍賣資料中


兩枚“貨布”,成交價:RMB 7,000圓。


一枚“貨泉”,成交價:RMB 2,000圓。


 


老百姓最不想要的低價錢幣“貨布”留世也少,拍賣成交價也最高。真是跟歷史開玩笑!


        聞說能收藏到王莽一套“六泉、十貨”的人幾稀矣!有一泉幣收藏家有2套,後來把它拆散分贈了公家的研究機構。大概是那收藏家有良心的發現,內藏著人民的血淚再不忍細看。使它回歸歷史,供人研究!

        利之所在、王莽錢的有價,仿制的假錢也甚多。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曾蔭權的政治智慧

副局長的“國籍”風波


 


        地方上的每一項政策的推行,都涉及到法、理、情。也就是要合情、合理、和合法。


        香港是一個特殊的地區,並不實行政黨政治。香港特區的行政首長,亦不具備政黨的背景。雖然香港的行政長官可以組閣成領導班子,不竟也都是“孤家寡人”。歷史的經驗告訴了香港人:為了更有效的管理好香港,以問責制的官員、輔以副局長及各級的政治助理,制定有前瞻性的政治決策及處理日常的事務,無疑對香港是一個好的選擇。


        以往的“肥彭”年代,首創了事事首長出來“解畫”的先例。肥彭是政客,有一套殖民地的政策和計劃手段。“事事親民”,又成了日後香港高官的行為規範。為英女皇效忠的殖民地官僚架構運作了百年,肥彭當然是駕輕就熟了。香港公務員隊伍的“高效率”,一時就會變得令很多人五體投地。


        回歸了的香港雖然繼續實行資本主義,但並不是繼續推行殖民政策。“港人治港”是新題目,誰人幹過了?董建華的“商人治港”,好心辦不了好事。曾蔚權的臨危受命,經濟有了喜色。“公務員治港”理念的抬頭,處處都在考驗著曾蔚權的智慧


        在香港的基本法中,只有“香港居民”的提法。在一些的補充文件中說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自199771日 起,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


        凡具有中國血統的香港居民,本人出生在中國領土(含香港)者,以及其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的、具有中國國籍的條件者,都是中國公民。


        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家。


        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公民,可使用外國政府簽發的有關證件到其他國家或地區旅行,但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不得因持有上述證件而享有外國領事保護的權利。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國公民的國籍發生變更,可憑有效證件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受理國籍申請的機關申報。


        ……


        香港這個很特別的地區,在法律上擁有外國PASSPORT的人,不等同具有雙重國籍。而這一類人分分鐘可移居外國,享受外國人的一切權利。若以市井的說法,他()們只算是半個香港人。PASSPORT,在香港就顯得有其詭秘性。


        理論上,擁有外國PASSPORT的香港人,旅行在外國同樣可以作為“國籍”的證明文件。


        情與理的矛盾性就發生在這裡。


一出香港地區,PASSPORT的旅行證件作用也就等同“國籍”的證明文件。


        ……


        香港的官員入職的條件都要求是“愛國、愛港”。這次副局長的“國籍”風波,是曾蔚權的一次政治失誤。不知所謂的林局長擦鞋又擦錯了,說政府早考慮過了問題不大、只是任人為才,他們在外國都有學位。……真是越描越黑。


        現在上任的副局長在“民情”的影響下,都自動的放棄了外國護照。事情並非就此了結,林局長又提出立法會議員的“國籍”的質疑。


        這一下可不得了!


        又有一些幼稚園般的政黨人士說,香港回歸都10年了,有關香港人的“國籍”問題要作檢討了。


        照此下去香港擁有外國護照的人士多著呢!釋法?是不可能的事了。香港人的“國籍重新定位”,可就會掀起新的一次移民潮。

        曾蔚權的政治不成熟,自己燃點了一個定時炸彈。以後如何平熄,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2008年6月1日 星期日

炎黃子孫 考

炎黃子孫


 


        常聽人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究竟炎帝與黃帝是怎麼一回事?正史對這一問題解釋得十分含糊。有《百科全書》說,兩氏族之人互通姻親無分彼此。


        雖然孔子集註了《春秋》,後人集孔子言論而成《論語》,用篆書文字記錄在竹簡之上。但它們都不算史。最早的史書始於西漢時司馬遷撰寫的《史記》。


《史記》是正史。對炎帝的文字沒有詳細記錄,卻把黃帝定為正統。炎帝的神話傳說則有野史,炎帝即神農氏也甚含糊。


《史記》是這樣寫的:


……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神農氏的衰落,已不能控制大局了)


……炎帝欲侵凌諸侯,諸侯咸歸軒轅。(這個炎帝也可能不是神農氏族的人)


……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這樣,黃帝就直接的取代了炎帝的地位,履行著以往神農氏的社會責任。)


……


        中華大地古代神話中的“三皇”:伏羲氏、神農氏、燧人氏中的,其實是代表一個氏族的群體、而不是一個個人。


炎帝是比黃帝起碼早幾百年。


        遠古神話的中國歷史發源於黃河流域,也就是今日的河南、河北、陝西一帶的黃土地上。已形成的眾多氏族國,歸順於炎帝的指揮。


炎帝本身是一個氏族國的首領,可能亦曾傳經數代。正史上也沒有他們名字的真實記錄。有史家就把炎帝與神農氏劃了一個等號。


廣義來說:以炎帝為首領,“管治”著很多氏族國。對眾氏族國進行分工和指揮,跟後來的周朝分地封侯的社會十分相似。


《史記》用周朝的禮制來看待氏族國的首領,統稱“諸侯”。其中一個氏族國為蚩尤氏;另一個氏族國為軒轅氏,後封()熊國。(有”字是一虛詞,有人把它拼入到熊成為“有熊”,成了真正的“有熊國”。若把以後軒轅聯合的羆、貔、貅、貙、虎  五國聯繫在一起,就很清晰了。)


據稱蚩尤專制西方,管百工。用現代的說法就是“國際警察”。所以,蚩尤部族是首先掌握了青銅的冶煉技術制作武器。


炎帝是紅臉的,也就是皮膚是偏紅,近似今日的蒙、回民族。


黃帝皮膚是偏黃的,較接近現代的漢族。


幾千年的大漢族主義者,把其他族類的人都描繪成鬼魅的相貌加以醜化,蚩尤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人物。


蚩尤氏與炎帝是同一屬類的族群,軒轅氏是另一屬類的一群。


軒轅氏曾對炎帝稱臣。歷史締造了這樣一個鬆散的“王國”,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戰鬥,或聯合、或拼吞,或爭土地、或爭權力,戰亂無數。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惡者為王了。世界的古代史,也曾走過同樣的路。


        蚩尤部族強大,趕走了炎帝榆罔。自封襌稱炎帝。


榆罔棄帝逃亡,求助于公孫軒轅。


有熊國( 為了便於閱讀,我也用上“有熊”國 )不斷發展壯大,掌握了青銅的冶煉技術制造武器,發明了指( )南車。


曾敗與蚩尤氏的有熊國與皮膚偏黃的氏族國結成聯盟,對抗皮膚偏紅的(炎帝)眾氏族國。殺炎帝蚩尤,並進行滅族大清洗。


“正史”的記錄所謂蚩尤七十二兄弟,應更正為七十二個蚩尤的附屬氏族國。血流成河的描述,雖用鬼魅來加以掩飾,但仍然掩蓋不了戰爭的殘酷。


        黃皮膚的族群得以在黃河中游平原地區繼續繁衍,皮膚偏紅的族群向北遷徙變成後來的外族。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