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畫牡丹手記

仔細畫牡丹



    大特寫畫牡丹一共是三幅:宮粉牡丹、豆綠牡丹、大紅牡丹(暫定名)。前兩幅都沒有太著意寫下染色的記錄,這是工筆畫中很重要的一環。憑記憶容易遺漏,也使一些錯誤不斷重複。



    在“大紅牡丹”下筆之前,用了“臨老入花叢”作為試筆。大紅色彩表現的經歷是深刻的;畫牡丹這一類複雜的花朵要求有一最小尺寸,綠葉的綠色如何實現偏好、也上了深刻的一課



    我學工筆本來就是打打撞撞,入門的基礎很淺。自得到輕雲老師無私的指點,才有了較長足的進步。我很歡喜輕雲工筆的風格,我的畫風也漸成了“輕雲畫派”。



    大紅牡丹的工筆白描大稿是李曉明的《洛陽紅》,我並不歡喜他的彩圖。工筆畫就是有這麼的一個好處,同一樣的白描稿、可以通過染色技巧,表現畫畫人的風格與理想中的效果。輕雲風格自然是我的第一選擇。



    葉的墨染是花青墨(花青+墨) ,與綠色的系列相調和。參考了DVD教材的見地,綠由草綠開始分染。草綠→深綠→墨綠,再用酞青藍提染。



    反葉用赭石染底,再用石綠+石青分染,務求產生厚實的效果。



    為了表現大紅牡丹的色澤不使用墨染,而是用曙紅分染。一次一次又一次,最後用大紅提染。



    這還是一幅未完成的畫………



 

紅牡丹分染處理 1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眼看工筆成氣候



 

工筆畫的前景

    畫了三年工筆,一時覺得飄飄然。觀看畫冊和各類的畫展多了,反感到自己下筆變得不踏實。究其原因是基礎沒打好,碰到問題便不知如何應對。老師為什麼能指點學生?靠的是有過系統的訓練。於是乎找來了一套包羅萬有的[跟名師學國畫]的DVD,細味一下如何充實地學點東西。



    不論是畫書本本、還是VCD教材,一開頭都有著一段較長的“中國畫發展概況”的描述。一直以來我都不會認真的看,以為是浪費光陰。當看到香港工筆畫會會員的畫展臨宋畫工夫的扎實,卻也肅然起敬。



    常聽人說起,學工筆畫一定要臨摹宋畫。雖然沒有過想當畫家的念頭,學畫畫亦屬偶然。對工筆畫由興趣而近著迷,成功感伴著我衝過了一關又一關,學無止境的完美感一直把你推向前。



為什麼宋畫是工筆畫造詣的頂峰?帶著這一問題我比較了不同類別“中國畫發展概況”的論述,得到了如下的一點心得。



漢字的起源是來自繪畫(像形文字) ,由於是沒有一定的約定,至使今天的文明人也無法完全確認他們在想說些什麼。



畫與字的真正分離要追溯到南北朝的花鳥畫出現。顧愷之畫雁、史道碩畫鵝、陸探微畫鴨,這都是寫實的欣賞繪畫。



技藝的提高以致專業化在唐朝得到了發展,湧現出大批的職業畫家。韓幹、曹霸專畫馬;戴崇、張符專畫牛;薜稷畫鶴;邊鸞畫花;張皎畫鷹等。這些畫都屬於工筆畫的範疇。



五代是花鳥畫的全盛期,南唐與西蜀都設置了畫院,黃筌就是後蜀的宮廷畫家。繪畫藝術開始納入到國家文化領域中來。



北宋設立畫家的考試制度,把畫功以色為主的黃筌視為階模。皇帝宋徽宗本身就是一個畫家,這一朝代把工筆畫推到極盛也就順理成章了。



中國畫的始創是來源於工筆畫,而工筆畫中的嚴謹是非經磨練不可的。一套定型的工筆畫畫法有著其深厚寫實的功力,這一高峰並非一般文人便可攀附。



元明清三代是工筆畫的斷代期也並不偶然。水墨畫是由文人雅士舞文弄墨後的一種副產品,把繪畫作為載體以抒發人生的感慨,畫風顯然是輕鬆得多。水墨畫以後又演變成越來越古怪的意筆畫。為人“欣賞”文周的S造型竹,則完全脫離了現實。八大山人為表述憤俗之心,畫中的造型十分怪異。為什麼這些畫作能成名畫留存於世?是因為他們曾經是文化名人。星星惜星星而已!



 



現代畫家受西洋畫影響從回現實是中國畫的進步



60~70年代文藝為政治服務期間,使中國的專業畫家投入大量的通俗畫作。作海報有之、作年畫有之、作連環圖有之……除了讓更多的中國人認識他們外,中國畫再也不是“新士大夫”的專利,消費者是國家。他們專業技巧的表露無遺,至今成了人們的珍藏。



 



    雖則“委屈”畫家於一時,對今後現代畫、尤其是人物山水畫發展影響很大。筆法、用色、構圖的更上一層樓,把藝術推向更完美的境界。



    今天工筆畫回到“文藝復興”的大潮是歷史的必然。經過系統訓練出來的畫家遍及全國,技藝的成熟已經是面面俱全。國內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廣大的消費群。科技上的崇洋與文化中的回歸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君不見深圳書城的工筆畫書籍大有蓋過水墨畫書的勢頭,這就是一個風向標。



    工筆畫是雅俗共賞的畫種,前途將是無限。現今的社會是拼實力,還有一個原因是不易大量複製。



硬是把古裝人物、一葉破舟塞入“現代的古畫”中已顯得不合時宜,倒使人感覺是怪怪的,在眾多的畫展中已看到了新的突破。山石與海濤一樣的壯觀並不亞於西洋畫,還是一樣流露出濃烈的中國畫風。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蛇年愿望


香港不愁沒出路


    當今大陸同胞富裕起來、手中有錢了,享受的升級是無可厚非的。開放自由行香港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金飾業的興旺發達,今日的彌敦道成了金舖街。為什麼會這樣?就是香港的黃金成色標準是99.99%遠比國家標準為高。姑勿論人們對標準的文字定義了解多少,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香港的黃金是黃澄澄得多!質素標準的保證,一直是香港人的驕傲。



    進入香港的產品一經納入監管,隨時都會公告不合格產品的名單並勒令收回。社會的監督,使偽劣產品減至最少。相比之下,大陸產品的假冒偽劣層出不窮,使人望而生畏。



    開放自由行以後的香港工展會,麵食與醬油都成了大陸人入貨的選擇。當然標示100%香港製造的是首選,內地生產而經香港選擇進口的也來者不拒。為什麼呢?經香港人挑選過的也就放心。



    香港的這一品牌就是有價!



最近水貨客在香港搶購奶粉,引起了整個社會的不安。我並不排除有人為炒作的成份,但炒作也要有一定的條件。國內部門對品質控制的放軟手腳為人詬病:中國人也不全信中國人。只要有一點誘因,羊群效應便會一發不可收拾。



其中的一個原因是香港賣的奶粉原產地信得過,聽說國內同一品牌的奶粉產地是菲律賓。



    國內的富裕的另一個問題是游資成了不可忽視的事,一有機會就炒。炒風是從香港漫延至國內的,只不過香港的炒、控制在大財團和地產霸權之下,而大陸是無孔不入而已。



    由於“炒”而擾亂了整個社會的秩序,政府就要干預,全世界都一樣。香港海關限帶2罐奶粉出境是明智的。撈了便宜的商人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反對,大家都應分析原因究竟為何?



    香港人應利用這一契機,生產人們信得過的東西――無污染種植。征集廢置農地、劃出一定的郊野用地,建農業種植園與溫室反季節蔬果。政府要做的是給政策,低價批出土地、無息貸款……等資助發展,不愁香港沒有人材。把眼光都放在房地產及股票上,只會鼓勵炒風。建立了一個樣板可以致富,就能把一部分的人引入正軌,農業大學的畢業生就有用武之地。香港的大學生有幾許是留港發展的?若出現畢業即失業或掃地的都是大學生,這些錢就花得太寃枉了。



    提到議事日程上的環保再用、產生有機肥料,它的產品就有去處,高溫垃圾焚化的殘渣利用就有了新的課題。近年來香港人的自我心態膨脹得接近瘋狂,堆填區脹爆了不能加大,高溫焚化爐的氣我受不了,要他提出解決辦法,卻是顧左右而言他。



    一個新興工業的誕生會衍生出很多工業的重生,問題是政府的態度如何?一次“香港是否會被邊緣化”的演講會中,陳文鴻教授講了很多原因的不可抗拒。我問他為何不考慮到政府行為的影響?回答竟是不能教政府做嘢。在香港做學術研究的人從來就遠離政治,政府的政策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港英年代的公共房屋興建、政府工廠大廈建立、新市鎮與道路網的形成都是政策,隨之而形成的工業及其配套網,生產力的自我増值使香港成為四小龍;生活的提升使樓房如雨後春筍,香港人有了自己的家。



    希望在新的一年中,香港政府乃至廣大的人民、都在為振興經濟創造出更多的新興工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