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 尋找真正的香港 )
莊士頓(A.R.Johnston)曾在倫敦地理雜誌發表文章,介紹1845年香港赤柱的情況:“……赤柱村乃是島上最大、最重要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人口總計約800人。其中男子500人,婦女100人,其餘都是兒童。約有180間房屋和商店……,居民從事商業、耕種和腌製鹹魚……”。(見《香港夜譚》梁濤主編 三聯書店 1994年2月第2版)
顯然莊士頓是通過實地考察,由觀察而作出估計,但大體也接近事實。此乃香港開埠(1841年)後5年的赤柱村情況。當時香港島西北面的大笪地與太平山街一帶,已經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開山辟石沙塵滿天。我推斷1841年5月香港憲報第2號關於赤柱2,000人並非指赤柱一村,而是指這一行政區的總人口,務請大家留意了。
凡海島能聚居的必要條件:1.是能避風泊船;2.是有足夠的淡水山泉賴以為生。石排灣附近的瀑布灣,有巨大的薄扶林山泉傾瀉而下,尉為壯觀而成瀑布一景,瀑布灣地名則由此而來。所以鴨脷洲成為漁村比石排灣更具優越。
筲箕灣是鯉魚門附近的另一個漁港,山泉比薄凫林瀑布弱小得多,也不可能聚居1,200人。也應是把鯉魚門一帶的聚居人口一併算入湊個數而已。至於有資料在論及時,更註上此處以石匠為多。這簡直是張冠李戴,此景應是若干年後香港大開發之後的事了。
我們注意到赤柱2,000人,筲箕灣1,200人是一個龐大的整數。根據中國人的觀念,這應該是一個誇大了的估計數字。香港被佔領時,土人對英國人還存有戒心。英國人不得不借助當地父老來獲得人口資料,父老們按照一向的陋習誇大來顯人丁興旺以振聲威,上報了事。以後曾經發生過土人抵制人口登記事件,便足以證明第一次的人口數字是十分粗糙的統計。歷史條件的使然也就在所難免的了,但總比沒有為好。閱史之人必也留意,不要以訛傳訛把一些互相抄襲的“史料”當以為真。
翻查歷史:1844年8月21日 ,香港殖民地政府通過登記人口的法例,征收每人(1年?)的人頭稅,從1844年10月開始實施。結果,引起了華商罷市、小艇罷運、連建築工人、苦力及僕役人等都加入了罷工的行列。3千華人離港返鄉(這是當時華人抗爭最厲害的一招),全香港島一切都停頓了。除當時的華人收入微薄,每月只掙到2~3圓工資外,一直抵制人口登記之風還是揮之不去。最後政府讓步,1844年11月13日 宣佈修改法例,廢除了人頭稅,但還須每年一度的人口登記。
有一點卻是值得注意的,英國人對香港佔領前已作好詳盡的規劃。一進駐便開始了皇后馬路的移山開路工程,流動人口的暴增幾個月後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據香港《The Friend of China》(華友西報) 1842年3月24日調查資料,“維多利亞城區(按:指面向維多利亞海港北面的現今中、上環一帶)的總人口大約已有3,646人。包括工人、小販、雜役、磚匠等。並已開設有米舖、飯館、魚舖、藥舖、烟舖、水果店、當押舖、木器店等舖戶,人口也較明顯的增加”。為了配合開路建房勞工激增,其配套的一應後援迅速形成也真令人咋舌。
1841年1月25日英國強佔香港島。
1841年5月15日香港政府發表人口調查的第2號憲報,全島4,350人。(7,000
多人的數字應為誤傳)
1841年6月14日香港島北面第一次地皮拍賣。
時間多麼的緊湊,可見開辟道路與平整海岸工作進度何其之快,人力的投入何其之巨也。一時之間大笪地一帶形成了市場及勞工的棲息處,文武廟(紅香爐)成了華人事端紛爭的調解場。一年後耆英到香港作《江寧條約》換文時皇后馬路也已建成,半山又有不少英國人居住的洋房。皆因英國人獲得了滿清政府的第一筆賠款作為了開發香港的啟動資金,建設才得以快速展開。
筆觸明快。讀之令人心曠神怡。
回覆刪除....
回覆刪除早晨! 你的資料搜集很詳盡,容易理解當時香港的情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