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正的香港
今日之香港,世界上無人不知,因為他是國際的大都會。今日“香港”一詞所指的是,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地區以及230多個大小不等外海小島所組成的一個地域總稱。
未開埠之前的香港,所指又是何地方呢?有人說是“香港村”,又有人說是“石排村”。從存下來的史料及圖畫分析,此處沙灘一片,廖廖茅舍十數間。石排灣背後卻是高山峭壁,亦不足以能成村。古人對地名的命名都是十分簡樸直接,如“扯旗山”真的是當時立有旗桿,用旗號對海船發出指示的所在。“石排灣”一地名從何而來呢?想系停泊船隻植下了很多石柱縛繫繩纜的地方。隨著石柱越植越多排成一列,“石排灣”因而得名。而有港灣不一定能成村。石排灣一帶是狹長的一片海灘,從今天的香港仔海濱公園、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牛奶公司地段向西延伸至華富邨下的瀑布灣。雖則如此,這裡僅僅是一個碼頭區而已。停靠的卻是不少的貿易商船,猶以莞香交易為多。往東,就是漁獲欄、行 雲集,此乃是貿易交換之地。漁船均停泊在鴨脷洲海面與石排灣遙遙相望,這是真正的漁村,有洪聖大王廟為證。在香港地區,凡有天后廟的地方,都曾是漁民聚居之處。現今的香港仔的天后廟卻是香港開埠後所建,鴨脷洲海濱卻有洪聖大王廟讓人謨拜。他們都是海神,能保祐漁民平安云云。赤柱一帶平地較寬、陸上民居亦多,成為了當時的行政中心。有多次复修、重建的古天后廟一座,見證了當年的歷史,英國人的第一張公告就是張貼在赤柱。然鴨脷洲的漁港燈火一定會比赤柱的幽雅得多,船民也比赤柱的居民又多得多。
為了《江寧條約》的正式換文,欽差大臣耆英親自到過香港視察。師爺可以直指香港島一帶的山下寮屋來搪塞:石排灣上的商船不算;鴨脷洲的漁船歸算別島亦不算;赤柱的漁船也不算香港之數……,城下之盟已成現實,視而不見的他,也就無謂自找麻煩。於是順理成章再次騙過了道光皇帝,香港乃是荒蕪之島,棄之不足為惜。
而“港”字的真正涵意真的是指海港,“香港”是石排灣與鴨脷洲相望的洋面,包括現今香港仔西、南兩個避風塘在內的一條水道。現香港仔天后廟門前也就是海岸邊,比現在鴨脷洲大橋所跨的江面寬闊得多。“香港”一詞本來所指的並不是一島之名,而是這一海港的名字。滿清政府的檔案記是《江寧條約》(史書所指《南京條約》應該正名。清朝定都北京,後來南京一詞是中華民國首都,當時地名為江寧府都。一國何來兩“都”?有必要更正過來) 割讓的卻是“香港一島”而不是琦善所辨的“香港一隅”,真的是有文據為憑了。
然則,真正的“香港”怎麼辦?英國人真精明。隨著人口的增多而填海,“香港村”真的初具規模了,英文稱阿巴甸(Aberdeen) ,中文名是“香港仔”。“仔”的中文除“兒子”之外還可以是“小”的解釋,真的是應了琦善之言,較別處為小之所“辨”了。你看香港師爺多厲害,在一些細小之處都比文淵閣大學士琦善的智慧高出了何止一籌。鴨脷洲稱為阿巴甸島(Aberdeen Island) 。“香港”呢,沒有下文。這中間的一段水道,至今仍無稱謂。
“香港”一詞升格為“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與九龍半島相望的海港稱為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香港島的北面的新開發區是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 。
現今的香港仔中心,史料記載此處是一修理船舶的船塢舊址。由地形及街道的命名分析,香港仔大道大概就是以前的海岸線。舊日的石排灣深入內陸有200~ 300米之遙,背靠高山墳地。按照中國人的習俗,這裡也不是建村合適之地。
至於香港早期的人口調查( 1841年5月香港憲報第2號?真不明白,大家都在引用此資料,差異卻何其之大 )中,我還是相信下述的一段記載:香港村0人,赤柱2,000人,筲箕灣1,200人……之說,顯然是有其政治目的。“香港村0人”則何以成“村”?誠然“香港村”是由於此地日漸眾多人口而具雛型,“香港圍”、“香港村”一名謂土人所廣而播之。英國人把香港視為一島已經公告於天下,“香港村0人”的記錄就是一“名存實無”的一種交代。把石排灣、鴨脷洲、至赤柱一帶的人口統統併為一大區,筲箕灣又是另一大區。不然以當時的環境,赤柱何能飬得下2,000人之多?
( 待續 )
老子兄。 名子不錯。對來客公開稱呼。是否不敬。叫你老子或我老子。你願叫否? 拜讀大作。佩服有此毅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