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樊仙宮外說碗窯

碗窯自說


 

樊仙宮內的天井.jpg
樊仙宮內的天井


        樊仙宮一進門就是一個小天井天井四周是一道特別深的排水溝。關於這一點在李華川的網絡文章《天窗與天井》,有了較詳細的論述。我特意的問了保安員“大雨時這水溝去得水嗎”她答大雨時整個天井像個塘,幾乎浸上到階磚地。


        在通往“碾磨作坊遺址”的小斜路上,我發現樊仙宮屋頂全是密密的倒冚瓦。在屋簷的最低處,有意識的把瓦片抬高。說明這裡風雨交加的日子是很多的。縱觀碗窯山上百年樹木處處、宛如走入原如森林,也知這裡是風雨地。


 

倒疊瓦.jpg


碗窯山上的古樹.jpg


        樊仙宮門外插於沙盤上的五枝竹符,是道士設壇“安撫”受擾神靈之物。是甚少在廟宇中看得到。樊仙宮的設置也並非為樊大仙而立那麼簡單樊仙宮內正堂還有伯公這一個土地神,就是要保佑族人的平安。給我們大開眼界的是,碗窯區的民間信仰還是那麼的深2000碗窯大修時連門神的式樣都是由村人送來


 

樊仙宮前的竹符.jpg


        碗窯山上大量的青花瓷碎片之珍貴,是使我們認識明朝之陶瓷在民間用品上的真實印證,而不僅僅只是在博物館的古董中。這是康熙對香港遷疆的控訴,大量大好的碗窯青花瓷就此毀於一旦。這一段的香港史要好好整理,政府要投放資源、古物古蹟委員會要理、鄉事委員會要理、區議員也要理、大學的香港史人員也要研究……。通過民間古物搜集、口傳掌故及有關人氏的研究史料,碗窯博物館才能言之有物


        從一些離散的資料中,樊仙宮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已停產的廢瓷堆積上興建,這就有力地說出清朝遷疆帶來的禍害。馬氏經營碗窯﹙1674﹚後的幾十年,才引領樊大仙師及一眾的五華陶工到此落戶。當中的一段含意是保佑他們能生產出好的產品,因為馬氏碗窯的廢品實在是太高了


        我幾天前帶著這一問題再一次造訪碗窯樊仙宮內玻璃廚窗內出土原整的都是燒壤變形的物品。在碗窯後山散落的第三代製品也有因瓷釉而黏結在一起的碎片,把它打開看到內在的瓷質是乾粗疏鬆的,並不像第一代青花瓷的潔白而細緻


 

出土瓷  4.jpg


出土瓷  5.jpg


出土瓷  6.jpg


        所以要研究大埔碗窯的題目也實在的太多了,誰說香港沒有歷史?


 

碗窯村中的新朋友.jpg


碗窯村中的新朋友


3 則留言:

  1. 上文中的 "原如森林"是原始森林的筆誤,特此更正.
    我沿著小石路一直到馬氏祠堂瞻仰,途遇大雨停在樹蔭下.狗兒上來望著我這個陌生人,我坐下牠也坐下.雨停了下山,牠帶路直到牠家的門前才坐下來.Bye bye , My new Friend ! Dog Dog !

    回覆刪除
  2. (Empty)
    [版主回覆08/18/2010 11:50:00]松鼠仔很有趣啊,多謝大忙人!

    回覆刪除
  3. 這篇文章可以存入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檔案裡了。
    謝謝分享。
    你送來的相片己收到。我不小心把它刪除掉了,幸好已複製,不好意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