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問號
樊仙宮因碗窯而出現;樊仙宮也因碗窯而聞名。
大埔碗窯在香港地方志有關的文字並不多。可能是氏族的幾番浮沉、使人們的記憶減退,僅是留下一條碗窯村。從很多流散的野史或掌故中,或可整理出更貼近的碗窯歷史。最初由文、謝二姓經營大埔碗窯究竟在那一年,也有兩種說法:
官式資料是明朝依始,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
民間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 ~ 1620年﹚,文、謝二姓分別從江西吉水和廣東梅隴遷入大埔。文氏來於江西陶鄉、有製陶技術,與謝氏共營燒製陶器。
我寧可相信第二種的說法。歷來香港地區的移民潮,一是由於內戰、一是由於國內暴政。明朝的暴政與腐敗在萬曆年達到了頂峰,大批逃難的人成了香港的新移民。比官式資料足足推遲了200年!
不過從文、謝二姓經營碗窯至清朝康熙元年的遷疆,也有近200年的歷史。這200年的生產穩定與技術的提升,應該是不容置疑的。
大埔碗窯山有質好的瓷坭,聽說燒陶時還加滲珊瑚骨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是中國首創的“骨瓷”、比歐洲人還要早。明朝流行“青花瓷”碎片,在現今的碗窯山腳隨意也能拾到。特有的白底藍花碎瓷片相敲擊,能發出鏗鏘之聲。這是碗窯的第一代產品。
我在下山時隨手撿起的兩件碎瓷,回家清洗後竟然可以連成一起。瓷質、釉質均也一流。我決定再一次造訪碗窯,從中我會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遷疆”把大埔的碗窯全毀了,也對全香港地區人民造成莫大的災難。有關遷疆的史實流散在一些民間野史之中,在我的網絡文集《香港歷史碎片》也引述了一些。到處是殺人和燒村……。碗窯山下的碎片可能也是那時的殘片,在那裏我沒有看到燒壞變形“青花瓷”的“廢品”。
康熙八年复疆﹙1669年﹚,文氏後人回遷再次重操碗窯。燒製的清朝流行的淺綠色的“綠豆清”碗,質量一落千丈。碗窯的第二代產品艱難地經營了5年。
康熙十三年,碗窯易手於馬氏家族。人口繁衍成村落,冠以碗窯村。乾隆年間,馬氏十六世祖馬彩淵從廣東五華請得當地的行業神樊大仙師,立廟參拜。
碗窯以後的百年中,五華的製陶技術畢竟是技差一籌。碗、碟、香爐釉彩雖然可燒出高溫裂紋、但瓷質還屬低劣,終於慘淡收場。這是碗窯的第三代產品。李華川相片均是這一類的廢品,是一隻斷了腳的香爐底碎片。
第三代的清瓷
打碎的廢品
如果碗窯博物館建成,此一教訓就要好好的總結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