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尋找竹樹的心

一步一腳印


        自迷上了畫畫後,也多注意周圍的一景一物。


        跟著工筆畫的路,畫了一幅水彩《葫蘆竹》。從這幅似年畫多於水彩的畫中,認識到彩色的疊加和光的運用,但缺乏畫意。把毛筆換成簽字筆的畫法是從西洋畫書學來的,這種不中不洋的畫也很中看,於是乎就愛上了。


 

葫蘆竹.jpg


        臨摹別人的作品是一種學習,是領略畫家技法和意境的最好方式,也能反思自己的“畫”不盡之處。


        畫竹是中國人的一種偏好。老竹的堅挺不苛;嫩竹隨風而變、四時不同;柔中帶剛、春夏秋冬皆綠;……千姿百態、卻也高深,畫竹也不是一朝一夕可就的。要學的東西多著呢。明朝的鄭板橋就是一個畫竹的能手,常借竹抒情。


        跟著臨竹一幅,領略著氣宇的不同。雖然有著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也大有收益,深深的拜服於名家的筆下。


 

竹臨摹  1.jpg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台北夜市有感

各適其式的台北人


        一個台北就有好幾個夜市主要是賣小吃,香港僅得一條廟街。台北的夜市主要的消費是本地人,香港的廟街主要是遊客。


為什麼台北人對夜市情有獨鍾呢我早就留心以賣小吃為主的夜市有什麼特色


        台北人生活指數低,這裡的東西也很便宜。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小販發牌很寬鬆,很多的人都幹著小本生意。發揮一點小小的創意,就有捧場客。香港人即場熱烘的格仔餅、雞蛋仔幾十年如一日的沒變,在台北夜市中有人把烘焙模改成手槍公雞、大象……一版四款可愛的造型,30元新台幣四個。不少的人在排隊等候新鮮蛋糕出爐,我也覺新奇特拍照留念。


造型烘蛋糕  1.jpg


造型烘蛋糕.jpg
 


        一小車專賣酸辣小吃的。有雞心、去掉腺體部分的雞尾尖……除皮的雞頸,有一樣最奇特的是水晶雞冠。都是劃一格價按秤付錢,10元新台幣也有好幾個呢。好奇心的大動、手指點點,於是乎檔主手起剪落放入小膠袋裡,一匙甜酸醋、撒上點香芝麻、竹簽幾枝,……正!爽脆異常!有一對香港男女看我食得高興,也都加入了飲食兵團、大讚好嘢。


        這樣利用“下腳料”搵到兩餐無疑也是一條出路,問題是社會的政策容不容得人。要社會和諧就要以人為本,反對壟斷。


        台北人很享受這樣所費無幾的純樸生活,不論大人小孩以及三五成群的年青人都樂意在這裡消遣。大熱天一放工在這裡吃上一杯大刨冰,也是一件愜意的事。灘檔中紅的、綠的、黃的、白的、黑的方粒是什麼,我也叫不出名稱來。我只知“仙草”是涼粉、“愛玉”是大菜糕。自選品種後加幾勺糖水、剷上大堆的碎冰。啊,透心的甜啊!


        坐在小小的店舖裡,欣賞著牆上掛著老一輩人使用過的竹帽和簑衣,與店前穿著合時的售貨女郎相映成趣。台灣人很懷念他們的足跡,而不是英雄莫問出處。


簑衣.jpg
 


        一些年輕夫婦晚上不煮飯了,買一塊有餡印度大餅,兩個人在糖水店內大嚼起來。經濟的便利餐在店舖也是定量經營,不求盤滿砵滿。可見,知足是台灣人的一種普遍的心態。台灣的肉噪飯味道很好,值得一試。


        我相信台北年青人出路並不太難,就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只要有一點的創業精神,工作在向你招手!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旅行拾遺

虛心受教


 

ap_20100810032722933.jpg


        88 日的碗窯寫生旅行團,顧名思義有寫生這一項目。我是初哥、本著揍個熱鬧,看看前輩出外寫生有何家當?畫家們的風姿若何?


        把我的葫蘆竹葉白描圖以及蜀葵習作一起帶去,聽取師傅們的意見。友人麗雨心水清,把我的習作都拍下了。我叫多提意見,她只是微微一笑。


        參觀完了樊仙宮,李華川、葉子兩巨匠都忙開了,他們速寫著樊仙宮。我沒這個本事,僅畫了樊仙宮側的一棵老樹。鉛筆擦膠齊用,左斗右斗才現出淡淡的樹形。


 

在寫生.jpg


        李大師說了,速寫不可用擦膠、一筆就是一筆。他是正班出身,當然手到拿來。如何畫一棵樹我正在摸索中,循序漸進吧。


        其實這次的畫樹,我也是做了點功課的。計劃是先畫鉛筆稿,最後用水彩成畫。這次的旅行我只定下鉛筆稿為目標,拍下樹木相片作後期畫作。


        李華川第一,畫了樊仙宮全貌。葉子第二,還欠半片瓦。我第三,畫了一棵樹。麗雨沒畫,我總算入了 三甲 。哈哈!


        回家後完成的水彩畫也要向團友交代的,醜婦也要見家翁。樹在水彩畫中的表現手法,理論聯繫實際原來是這麼的一回事!色彩嫩了些就是調色沒有底,以後再畫時就要注意了。


碗窯寫生.jpg
 


        另一嘗試是畫白雲。理論與實踐也初露端倪。也一一獻醜受教。


 

竹寫生  1.jpg


 

﹝香港遊˙大埔之行 3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第一次室外寫生

享受與體會


        經過幾次不常規的臨摹試探,吃了不少苦頭、也嘗到一些甜頭。最後,我還是選定中國畫的白描作為入門。因為它最能體現花、葉的神態,一種近乎工筆畫與沒骨畫之間的畫法。我發現了它可以“豐儉由人”,細膩也可分等級。一個凡事都問為什麼與如何抓住特徵的人,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一棵樹的形象為何表現不出來?是因為你連樹枝和樹葉都沒有觀察好,有印象要表達出來還要有技巧。於是,我就從畫樹葉開始了。光畫樹葉有點乏味,加上些花吧。自以為是的畫與看別人的畫,感覺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要明白了別人的表現手法就要多看書、自己再動手,提升將又是一個飛躍。“印摹”是一種心領神會的溝通,真實的寫生卻是領略大自然的一課,它們是互補的,缺一不可。從“印摹”→寫生→參考別人的作品→作畫,比自畫一通、肯定少犯很多的錯誤。


731我到了隔田街遊樂場,開始了我的第一次葫蘆竹葉白描寫生,對著實體觀察久了,也掌握到竹葉的神韻。不產生視覺及位置的錯誤,落筆就有了信心。從速寫稿變成白描畫,一步就上了一個台階。觸類傍通,欣喜若狂。


 

竹寫生  1.jpg


竹寫生  2.jpg


竹寫生  3.jpg


由局部而進入整體畫,也要通過寫生去體會。一些不小心的添加、通過反覆的觀看,也可由基本單元悟出錯誤之處來,因為我曾作過寫生!


 

犯忌之作.jpg


多研究別人的畫作表現與構圖,自己多練習才會有進步,成功是沒有僥倖的。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了解更多孫中山

國父紀念館


 

從高空看的國父紀念館.jpg


        由於行程緊迫,到達“國父紀念館”已是黃昏。不過我一早做足功課,它的閉館時間是19 : 00 。台北人晚飯早,很多人已在國父紀念館旁的中山公園廣場散步了。有推著嬰兒車的父母、有溜狗的人們、有放風箏的小朋友、有閒話家常的婦人……,總之是各適其式。


國父紀念館門前.jpg


        台北人的生活休閒和寧靜,彷如到了另一世界。這裡沒有嘈吵,也沒有閃得令人眼花的霓虹燈。他們的物質意欲並不高,世界和平就好!


        這個國父紀念館是為孫中山百年誕辰而建1972年落成。不知是否我來得太晚,只有展覽館開放。正廳有一個5.6米 高的孫中山銅坐像,石基刻上孫中山的墨跡,他堅信的“天下為公”和“大同”的涵義: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飬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孫中山手跡  世界大同.jpg


        室內的很多孫中山文物的複製品,均是大陸有關機構所贈。通過兩岸交流,使人們更多的了解孫中山。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jpg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使參觀者大開眼界了。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他的遺憾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孫中山手跡  同志仍須努力.jpg


站在孫中山的油畫前拍照留念,以表敬意。


 

在孫中山油畫前照.jpg


最後我買了少少的紀念品。包裝袋上,他們不會忘記“宣傳台灣”。


 

紀念品的小提袋.jpg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樊仙宮外說碗窯

碗窯自說


 

樊仙宮內的天井.jpg
樊仙宮內的天井


        樊仙宮一進門就是一個小天井天井四周是一道特別深的排水溝。關於這一點在李華川的網絡文章《天窗與天井》,有了較詳細的論述。我特意的問了保安員“大雨時這水溝去得水嗎”她答大雨時整個天井像個塘,幾乎浸上到階磚地。


        在通往“碾磨作坊遺址”的小斜路上,我發現樊仙宮屋頂全是密密的倒冚瓦。在屋簷的最低處,有意識的把瓦片抬高。說明這裡風雨交加的日子是很多的。縱觀碗窯山上百年樹木處處、宛如走入原如森林,也知這裡是風雨地。


 

倒疊瓦.jpg


碗窯山上的古樹.jpg


        樊仙宮門外插於沙盤上的五枝竹符,是道士設壇“安撫”受擾神靈之物。是甚少在廟宇中看得到。樊仙宮的設置也並非為樊大仙而立那麼簡單樊仙宮內正堂還有伯公這一個土地神,就是要保佑族人的平安。給我們大開眼界的是,碗窯區的民間信仰還是那麼的深2000碗窯大修時連門神的式樣都是由村人送來


 

樊仙宮前的竹符.jpg


        碗窯山上大量的青花瓷碎片之珍貴,是使我們認識明朝之陶瓷在民間用品上的真實印證,而不僅僅只是在博物館的古董中。這是康熙對香港遷疆的控訴,大量大好的碗窯青花瓷就此毀於一旦。這一段的香港史要好好整理,政府要投放資源、古物古蹟委員會要理、鄉事委員會要理、區議員也要理、大學的香港史人員也要研究……。通過民間古物搜集、口傳掌故及有關人氏的研究史料,碗窯博物館才能言之有物


        從一些離散的資料中,樊仙宮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已停產的廢瓷堆積上興建,這就有力地說出清朝遷疆帶來的禍害。馬氏經營碗窯﹙1674﹚後的幾十年,才引領樊大仙師及一眾的五華陶工到此落戶。當中的一段含意是保佑他們能生產出好的產品,因為馬氏碗窯的廢品實在是太高了


        我幾天前帶著這一問題再一次造訪碗窯樊仙宮內玻璃廚窗內出土原整的都是燒壤變形的物品。在碗窯後山散落的第三代製品也有因瓷釉而黏結在一起的碎片,把它打開看到內在的瓷質是乾粗疏鬆的,並不像第一代青花瓷的潔白而細緻


 

出土瓷  4.jpg


出土瓷  5.jpg


出土瓷  6.jpg


        所以要研究大埔碗窯的題目也實在的太多了,誰說香港沒有歷史?


 

碗窯村中的新朋友.jpg


碗窯村中的新朋友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樊仙宮裏話碗窯

歷史的問號


        樊仙宮因碗窯而出現樊仙宮也因碗窯而聞名


樊仙宮.jpg
 


        大埔碗窯在香港地方志有關的文字並不多。可能是氏族的幾番浮沉、使人們的記憶減退,僅是留下一條碗窯村。從很多流散的野史或掌故中,或可整理出更貼近的碗窯歷史。最初由文、謝二姓經營大埔碗窯究竟在那一年,也有兩種說法:


        官式資料是明朝依始,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


        民間是明朝萬曆年間﹙1573 ~ 1620年﹚,文、謝二姓分別從江西吉水和廣東梅隴遷入大埔。文氏來於江西陶鄉、有製陶技術,與謝氏共營燒製陶器。


        我寧可相信第二種的說法。歷來香港地區的移民潮,一是由於內戰、一是由於國內暴政。明朝的暴政與腐敗在萬曆年達到了頂峰,大批逃難的人成了香港的新移民。比官式資料足足推遲了200年!


        不過從文、謝二姓經營碗窯至清朝康熙元年的遷疆也有近200年的歷史。這200年的生產穩定與技術的提升,應該是不容置疑的。


        大埔碗窯山有質好的瓷坭,聽說燒陶時還加滲珊瑚骨粉。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是中國首創的“骨瓷”、比歐洲人還要早。明朝流行“青花瓷”碎片,在現今的碗窯山腳隨意也能拾到。特有的白底藍花碎瓷片相敲擊,能發出鏗鏘之聲。這是碗窯的第一代產品


接合的花紋.jpg
 


        我在下山時隨手撿起的兩件碎瓷,回家清洗後竟然可以連成一起。瓷質、釉質均也一流。我決定再一次造訪碗窯,從中我會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遷疆”把大埔的碗窯全毀了,也對全香港地區人民造成莫大的災難。有關遷疆的史實流散在一些民間野史之中,在我的網絡文集《香港歷史碎片》也引述了一些。到處是殺人和燒村……。碗窯山下的碎片可能也是那時的殘片,在那裏我沒有看到燒壞變形“青花瓷”的“廢品”。


        康熙八年复疆1669年﹚,文氏後人回遷再次重操碗窯。燒製的清朝流行的淺綠色的“綠豆清”碗,質量一落千丈。碗窯的第二代產品艱難地經營了5


        康熙十三年碗窯易手於馬氏家族。人口繁衍成村落,冠以碗窯村。乾隆年間,馬氏十六世祖馬彩淵從廣東五華請得當地的行業神樊大仙師立廟參拜


        碗窯以後的百年中,五華的製陶技術畢竟是技差一籌。碗、碟、香爐釉彩雖然可燒出高溫裂紋、但瓷質還屬低劣,終於慘淡收場。這是碗窯的第三代產品。李華川相片均是這一類的廢品,是一隻斷了腳的香爐底碎片。


 

出土瓷  1.jpg
 第三代的清瓷


出土瓷  2.jpg


 


出土瓷  3.jpg
打碎的廢品


如果碗窯博物館建成,此一教訓就要好好的總結一下了。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大埔樊仙宮 碗窯探勝

郊遊記趣


        88是晴天,參加了由李華川帶隊的大埔樊仙宮 碗窯寫生旅行團。加上葉子和麗雨的兩員女將,要不是藍宇因疾缺席外,否則就成五人幫了。


        現開放的碗窯遺址位於鄉郊深處。跨越一條通入林村河的引水道,按照路標的指示向樊仙宮 碗窯進發了。這一條的引水道因一次山洪大水也曾上了報章頭條。大暴雨把山上的大石頭沖下堵塞了峪口山溪,山洪淹浸了沿溪而建的小屋。誰之過?是現今政府工程的拖拉成風,從旱季到雨季還未完成。今天是星期天,大型的挖泥機也在休假。管而不理當然引起附近居民的憤怒,像花謝了一般的聲討橫額到處可見了。官員好像有“好心辦壞事”滿肚的委屈,究其原因是一切都外判,判出了就不關自己的事?管而不理,你就做好這份工了?這裡山青水秀,可不要破壞了大自然的風景!


 

沙沉積台階.jpg
隔沙階梯


隔石鋼筋.jpg
這上石頭在擺景?


        一條通往上碗窯村的大斜路上,大樹下的洋房沾滿詩情畫意,朋友們都不停地照相。再上,就要進入以石塊砌成的梯級小路了。


        人間變化很大,以往山崗上的茅廬都變成了別墅式的小洋房。但民情簡樸、草叢樹木依然,還留露著一點的古幽、一點文化的燻塗。探幽者一路上的說笑,引出了密林深處的狗吠聲。鄉間氣息久遺多已,顯得格外的親切。


        大自然的使人陶醉,連曾經隱居此地十年八載的李華川也認不出路來。經當地住民的熱情指引,落一段的山崗路的石階,才找到了樊仙宮


        樊仙宮是當地人的神祗,一間荒廢了的學校與牠連成一片。每一間的教室都刻上捐贈者的名字,可見村民對教育的熱心。


 

荒廢了的學校.jpg


荒廢了的學校


        樊仙宮在19991230才列為香港的法定古蹟2000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皆因大埔碗窯遺址歷史的珍貴,使樊仙宮獲得了新生


 

三缺一.jpg
三缺一


        碗窯的歷史比樊仙宮早了300,現由碗窯十村共同管理、也聘請了保安員照料,印發一些宣傳單張。聽說碗窯博物館也在籌建中


 

不離本行.jpg


各自各精彩.jpg


        我們在這裡參觀、照相、寫生樂也融融。清潔而亮麗的古蹟,真是不枉此行了。在門神前拍攝留念好使牠們也認得我,我會再來。Hi! 日後好相見。


 

樊仙宮大門.jpg
HI !


        多謝葉子一路上拍下我的模樣,我會珍藏這些照片的。別人眼中的我,哈哈,原來也很有趣!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意識台灣

台灣人心中的神


        帶著尋找風土台灣的意願踏上了我的自由行。台灣的一草一木,都會跳進我的眼簾。


        台灣的書,在香港黃金電腦商場就最多了。時尚的數碼攝影書籍,幾乎是台灣的一枝獨秀。技術上的新而獨領風騷,使國內為之望塵莫及。另一類是“特賣場”的倉底貨,因時空的落差太大、不要浪費了,賣得多少算多少的雜書。


        為什麼人文學類的“中間書”甚少看到,是不是香港“有選擇性”的引入呢?香港人的政治意識淡薄,只有命理與投機、一夜暴富的書籍有市場。究竟台灣人的意識是不是與我們格格不入?我抱著探索的心情,特意的走訪台北101的《Page One》及誠品信義兩書店。


書店規模之大是香港不能比擬的,只有深圳的書城可與纔美。聽說還有一條“書店街”,由於行程緊迫而無暇前往了。


        誠品書店的紙袋、標出的旗下書店就有二三十間,光是台北市就有19間。不要少看紙袋,它的宣傳效果遠比五毫錢來得有效,上面還印著勸喻人們多次使用的字句。


        台灣人對文化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也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在士林的慈諴宮﹙士林媽祖廟﹚剛好碰上了《金榜提名祈福法會》時節,在廟前的小空地上掛滿了紅色的燈籠陣,每一個燈籠上都寫有學子的姓名,蔚為奇觀。台灣人望子成龍心切,他們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金榜提名法會.jpg


祈求考上學校的燈籠網.jpg


        在兩間的大書店裡,僅發現絕無僅有的一本另類。一本令旅行團員青睞的書,使我也翻了幾頁。從背面的簡介到目錄中看到,作者小心翼翼的談台灣人對前途探討與可能。台灣人最關心的是現實生活的平靜與休閒,大量台灣風土誌的深入研究令我吃驚。


最直接親民的人間神仙是媽祖,其書籍介紹也多。台灣人從心裡敬服媽祖、不像香港人那麼現實,只在開庫之日才會迫爆觀音廟!


        入鄉隨俗。一本高質彩印的《跟著媽祖去旅行》吸引了我。好吧,跟著她遊遍台灣南北、了解一下台灣的媽祖文化吧。


 

書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