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4日 星期四

開埠前的香港

《香港歷史碎片》是作者十多年來研究香港歷史的一些心得體會,是從另類的角度回頭看香港歷史。這一系列的文章將分期刊出,也盡可能插入資料圖片助證。在今日大量的資訊中,摸索和發掘出深層次的東西變得更有可能。當然我是盡了個人的最大潛力,畢竟認識有限。歡迎廣大的香港問題專家、掌故大師及一些熱愛香港歷史之人到我的網誌中來加入討論,更重要的是多提見解、指出不是。

                         

 

                                              開埠前的香港  (總論)

        雖然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香港地區就有人類活動了,自秦代開始就曾一度管治過香港。但自明、清兩代幾次遷彊內移,使香港成了無人之地。香港的發展出現了斷層,復疆以後一切又得從 0 開始。近代的香港歷史應該是從這一事實中建立起來,這是研究香港史有別於大陸史而值得注意的一段史實。

        從香港人口的考證中,自秦代開始的戰亂,一批又一批的難民遷到南彊邊陲之地。除深圳河一帶尚有可耕之地之外,由於淡水水源的缺乏,耕作甚感困難。真正能成為“順民”的,由於環境所限也不會太多。為了生存,亦漁亦盜的團伙各自佔地而據,所以我這裡暫且用“刁民”一詞而搪塞之,這就是香港的原居民。

        以往的香港島原來是一個石頭島,山巒起伏,連樹木也不算多。最適宜聚居的地方就是香港島南面石排灣一帶,那裡有鴨脷洲小島阻擋了南中國海的大浪,是一個良好的避風港。又有鳧扶林瀑布從瀑布灣上傾潟下來,蔚為壯觀。淡水涓涓而下,哺育過多少船民。自從修築了鳧扶林水塘,瀑布變成了今日的小水流。這就是最早的香港。

      

                英國畫家筆下開埠前香港的瀑布灣  茅房廖廖  人烟稀少

        赤柱灣一帶有著平坦廣闊的沙灘,也方便船隻灣泊。漸漸就形成了以赤柱為中心的香港。石排灣一帶,岸邊雖有零散小屋,但人們還是多居於船上。

        赤柱一地因沙灘廣、平地較多,北面又有馬坑山泉水可作飲用。赤柱灣深入陸地,陸上可建房屋,漸成村落。赤柱村雖離香港有近10公里海程之遙,仍然是這一帶的行政中心。流動人口較大的鴨脷洲漁村雖在香港,以人數而言,香港這一港口(商貿、漁業兼備的港口)卻比赤柱村來得多。

        十七、八世紀外國商船路過此地都會作一些補給或小額貿易,這裡的船民與珠江三角洲一帶也建立了換貨的往來,猶以本土的香樹及莞香最為大宗,所以香港之名由此而來。由於資源貧瘠,亦漁亦盜也就成了這個地區的特點。明朝的遷疆把香港大片的香樹砍伐了,更加重了地區治安的惡化。

        早年的香港,有很多關於海盜的傳說。內容可能略有差異,確實是那個年代的寫照。貿易行為除了珠江三角洲外,甚至遠達百里之外的廣州城。搶劫內地船隻物資亦時有發生,也有能力與朝庭官兵相對抗。為了生存也好,為利之所在也好,這就是現實的香港!群居和一致對外的種種因素,形成了幫會林立、各自圈地為生的格局,是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

        朝庭鞭長莫及的南疆之地,也使當代皇帝頭痛不已。多次的遷疆就是一種消極的反應,更造就了海盜隊伍的壯大成長。最後連九龍寨城的清朝官吏也要自己溜走,形成了三不管的特殊地區。可見香港以至九龍一帶,地方勢力之巨大。

        英國殖民者很早就到達過香港海域,並進行過海洋測量。英國人對香港的認知比滿清政府多得多。英國人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就僱用了香港的海盜攻佔虎門的沙角砲台。在以往清朝的官方檔案中,均稱亦漁亦盜的香港原居民為漢奸,也懲罰他們在珠江三角洲鄉村的親屬。

        英國殖民者選擇香港而放棄舟山群島,就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九龍半島而作准備。有能為己所用的“刁民”,有後來稱為維多利亞的天然深水港,有與印度、馬來亞連成一體的航線。最主要的就是有滿清的鴉片戰爭賠款,作為開闢城市的起動資金。這是研究香港史的人往往忽略的關鍵問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