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

珍惜我們的地球-9


第六回            多災多劫的地球

        現代的科學家用板塊理論來解釋地球的地震和大陸的漂移,並且為多數人所確認,什麼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北美板塊、南美板塊、南極板塊、太平洋板塊……等等數十個板板。提出板塊理論的地理學家韋格納(Alfred Wegener)甚至說到……地球上所有的大陸曾聚合在一起,這個超大陸定名為盤古大陸(Pangaea)′……。整個地球一邊是陸地、一邊是海洋確實難以令人置信,它與人類在未能征服海洋之前的宗教思想極其相似。一個完好的地球何以會分裂成數十個板板?答案是宇宙的力量。

                                                        地球板塊圖

        地球上日夜分明,萬物繁衍。草木是那樣欣欣向榮,動物也是那樣巨型無止。高大的恐龍、巨型的怪獸,相信也一樣生存著一種巨人,一種力大無窮的人類的始祖。此時的世界,食物是豐足的,氣候是如此合適,動、植物得以大量繁衍。

一天太空中飛來了一顆巨大的“X”星,它傾斜地撞向地球。地球上的一大片被撞飛了,帶著無數的碎片飛向太空形成了今日的月亮。從此,地球的黑夜再不是全黑了,而是多了一個環繞地球旋轉的火球。這個火球後來熄滅了也有過水的存在。由於它泠卻得太快,地磁的消失使月球上的水都飛向了太空,生命的停止使月球變成死寂的世界。要是月球成了地球上的第二個太陽,地球上的生物也別想活了。

        地球的這一酷劫,巨大撞擊能量而生成的甲烷氣體,推入了今日百慕達的海底。連地球的自轉軸都傾斜了。(我相信,百慕達魔鬼三角就是海洋深處固體甲烷氣化所做成的災難。)四周湖泊的水都傾注到這個巨大的凹槽形成了今日的太平洋。幾百公尺高的驚濤駭浪夾雜著漫天雷電,還有什麼太平可言。由於地球重量的不平衡,陸地也開始撕裂。與太平洋相對的地球背部,製造了一個大西洋。

        古地球中最大的海是古地中海,它也曾覆蓋今日的中亞及北非洲埃及。大西洋那邊古地中海的海水傾倒成新的大洋,漫天洪水向西流。古地中海迅速縮小成今天的地中海,地壳一下子的失衝引發了大規模的歐洲造山活動和火山噴發。古地中海的邊緣出現了不少的陸地,現在歐洲的很多高山以前都是古地中海的水中之地,也找到不少史前的海洋遺跡。大西洋海岸的陸地邊緣是如此的相似,也是這次地球撕裂所形成的。地球上兩個大洋相向而立,變成了今日的地貌。

不單陸地撕成了多塊的碎片,在新形成的海洋底部也都撕裂成多塊碎片,地質學家稱之為板塊。它們互相擠壓和碰撞,使地表變形出現了一系列的山脈,這就是所謂的“造山運動”。大量的岩漿湧出,火山處處。滿天的塵埃把太陽和月亮這個火球的光全遮擋了,漆一般黑的天空,雷電交加和火山噴發的紅紅火光,把地球變成了人間煉獄。只有滑入海洋中的水中生命才有保存的機會,全地球陸上的生物都一齊葬身火海,無一幸免。

        重生後新的一代動物在進化,植物也在進化。變異的基因獲得了遺存,各種生物躲避敵人、保護自己的經驗訊息,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生物不斷以新的面貌,迎接環境變化的挑戰。巨人是生物中的較較者。他們可以逃避野獸的襲擊,他們懂得利用水的浮力和槓桿原理把巨石豎立起來記錄太陽的位置變化,以決定自己的作息方式及捕獵動物賴以生存。英國的巨石陣與复活節島上的石像群也就是這些巨人的留下的印記。現今的复活節島以前是與大陸連成一片受海洋潮汐影響的土地。由於海洋的變遷而成了今日的孤島,這些巨人也就從此失蹤了。

        然而,對地球人來說,生物的進化道路的歷程是漫長的,也不是一句勞動把猿變成了人類這樣簡單,一切都在同步發展。在千萬年環境變化不大的深海溝,在人們難以到達的特殊岩洞,很多史前的生物令我們大開眼界,使人類進入了沉思……。


2 則留言:

  1. 如果太空再有一棵星撞來...現今的人類可以最大的原子彈或更多的原子彈把它分鮮細少或改變它撞向地球的方向?
    [版主回覆01/22/2012 00:05:23]行星的相撞是宇宙的力量使然,人類是無法抗拒的.但機會是微之又微!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