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悟出點道理




續魚鱗的難題
   但是菱形如何變得成魚鱗?( 此時的基準線卻是3D的了 )按此規律卻使魚鱗越畫越亂!是哪些地方出錯了?明擺著的軌跡怎麼不能實現?………顯然是此路不通!

        心想,在身型變化不大的鯉魚可能還行得通。對於前大後小、鼓肚的金魚體型( 向上旋轉了90度的紡錘形 ),可就不是那麼的一回事了嗎?鯉魚魚鱗軌跡是直線菱形,金魚魚鱗軌跡是隨著腹部脹大的曲線而起變化的菱形。


    ………



最後的幾行魚鱗畫壞了

        反覆試畫幾次都不行。最後只得放棄了菱形的打格的嘗試,找出一行連續弧線(鱗) ,再向上、向下畫連續弧線。結果是越畫越變形。………,又是哪裡出錯了?



 

        我試圖用日本人誇張的畫魚鱗方式,使魚鱗的根部填出黑色的扇形作魚鱗的修正。這一下使我明白了:為了獲得大小相同的魚鱗造形,每一片的魚鱗必需進行“調整”。也就是相鄰的一片魚鱗或是連續或是不連續,才能實現工整。


        人眼視覺軌跡的存在把我們引入了盲點,每一片魚鱗上的切點其實都不一樣,它一直在魚鱗邊上“滑動”,“理所當然”的現象把我們引入了岐途-自己騙了自己。若以中值為0點的話,往上鱗片的“切點” 則往下移;往下鱗片的“切點” 則往上移。


        想落也覺可笑,不過代價卻是要畫壞好幾張紙呢。雖然我找到了它的規律,如何“調整”呢?靠的可要磨歷經驗。很希望能有名師指點迷津。多用幾張紙一不要緊,紙花了而找不出結果,這才是心心不份的。


    我會先放棄畫金魚而改畫體型變化不大的鯉魚入手,從而體現一下每畫一片魚鱗時兼顧左右兩片魚鱗之間的協調關係,或許會找到它的奧秒。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畫魚最難是畫鱗


魚鱗的難題


( 路雨年作品 )
   
工筆魚耐看除了造型生動之外就是其鱗片的工整了。課堂上出現過的金魚,既非工筆、也不是意筆。老師是聲明過的,這只是白描線稿。

    工筆魚多以鯉魚出現,畫工筆金魚的畫作不多。為此專程到過深圳書城。那是買畫書最多的地方,結果竟然使我失望,找到的兩三本也是不盡人意。在作業中的金魚,表現得一塌胡塗,成了師姐們的笑柄“好瘀(魚)”。這一點我是接受的,未盡人意的地方就一定要克服。


    在網上結識了亦師亦友的工筆畫匠「輕雲」,她畫得一手好鯉魚。在不斷的向她求教中學到不少的知識,也知道了大陸的畫魚聖手路雨年。其工筆魚的造詣以權威命名亦不為過。在香港圖書館能找到一兩本他的畫冊,躍在紙上栩栩如生的魚,使得其他人畫的工筆魚暗然失色


    我並不是小題大作,試試畫些魚鱗看看。一片難看的“亂鱗”會使人目不忍睹,就知遁所言非虛。我未找到過一頁畫書是教人畫魚鱗的,那只有自己去摸索。路雨年畫魚鱗排列得工整而有規律:在魚鱗弧線的頂部連得起一條順暢的弧線;兩組相交的弧線又組成了眾多的菱形。


( 紅線是我加上去的  )

    我曾問「輕雲」老師,畫魚鱗要不要先打菱形的格子。老師也一臉茫然。我在路雨年工筆魚的影印稿上畫上了紅色的軌跡,深信這軌跡確實的“存在”。


( 以一直線為基準線 )


    先熱身在白紙上畫一些連起來的連續弧線,又在弧線的頂部畫一些連起來的連續弧線;一層一層的往上推組成一個三角型。這不就是我希望的魚鱗了嗎?( 以一直線為基準線 )


 


  ( 待續 )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黑畫毯

滿足感就是一種挑戰


    畫白色梨花是一個新的挑戰。這次的白描是考十八描的基本功,每一片花瓣起筆收筆的陰陽頓挫宛如寫書法一般,從中的感受是越描越有勁。花朵雖多,沉浸於歡樂之中,竟可一氣苛成。投入,就沒有了難度。



    梨花的氣勢確實感人。本來用乾筆表現的樹幹,暴裂的老樹皮因未學過,不敢繆言下筆而弄壞一張畫。所以這一筆的表達不敢太冒進,留著以後補上吧。


    表現大面積白色的花海,使用上不透明的色彩-鈦白。這一重彩的表現畫法,原來也有妙著。老師很注重色彩的“拉鬆”(漸變柔和) 。如何才能掌握好這一環?我想到了在米黃色的毛毯上托上一張黑紙。這時一切“不合格”花瓣的塗白就完全表露無遺了。這一招很頂用,要找出問題的所在才有改進的方法。挑戰與克服困難永遠都是一對。


以前我看到過寫畫毛毯除米黃色之外還有大紅、墨綠和黑色,感到大惑不解。經此一役,才曉得它們都是各有所適。同窗都歡迎我“發明”的照妖鏡,都說會去買一張黑毛毯。


隨著工筆畫學習的加深,對自己的要求也高了。初學畫時,一張功課每日畫兩小時,一兩天就依樣畫葫蘆的完成了(老師給的畫也是較簡單的)。現在一般都得用上幾十小時。每次都得給自己壓力,如何表現得最好。比如:白描是一次完成;花瓣是一次完成淡綠分染;一次完成白色的分染;多層效果分染也得一次完成;………比較系統性的操作能訓練自己理解的加深,做到精益求精。色彩的一致性和色彩的變化,也就顯得心中有數。


………


局部 1   


局部 2 

未接觸過工筆畫的人一看就害怕。工筆梨花的完成後的滿足感,會使你更加愛上了工筆-這就是它的魔力。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淺水浸死人

十八描熱身


    畫芭蕉葉最長一條粗細一樣的墨線近2,而且是兩條近似的平行。構圖看似簡單,還是浸倒了好多同學。好些人都是畫了兩張才能交出功課,我就是其中的一員。由此我領會到以前畫畫的一些錯誤方式。


    以前畫畫時怕手汗弄髒畫紙,都喜歡用一厚本本墊著。手是有依靠了,用力僅僅是手腕,線條不但畫得不長、而且都向外傾斜。是芭蕉葉引導了我摒棄了手墊,把力放在筆尖上,整隻手能平行移動了。這一驚喜令我興奮莫明,半年多的難題一朝獲得,全拜托老師的教材進度的選取。不過的付出也是很大的。


我的繪畫室

 


    由於公屋居住條件所限,我的“繪畫室”可算另類。。廚房洗碗盤傍放上一張折疊飯桌,這就是的的畫桌。只能放得下麥當奴汽水膠杯作清水盤,洗衣機面也得放上畫畫用品……。每當煮飯、食飯都要即時“收工”。


    畫一張大芭蕉畫,畫紙只能在“有限”的空間中轉來轉去。一不留神,好好的一條心愛石紙鎮掉落地上一分為三。這是太過投入的代價,為此我學到了十八描中手筆運用關鍵的問題所在。值得,一萬個值得!



嗚,石破碎了

不必婉惜,第二天就到友生昌買回兩枝金屬紙鎮。為獲取點點的知識,也是不時都要付出。



梨花稿

    老師喜見學生的進步,在課堂上說芭蕉畫簡單以激勵。來一個新的題目吧,這一次畫梨花。發下的畫稿是,滿樹的白梨花再襯以像松樹皮一樣的紋理枝幹,仿佛掉入了一個花的世界。要一朵花、一朵花的理順牠,就得深入的讀畫。每一花瓣的落筆、運筆與收筆的白描,經過芭蕉畫練習,一下也變得輕鬆起來。



線條運用變得自如

    得為師者的精心設計與指導,比自己橫衝直撞的學習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老人學畫畫․小學生手記 22]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又是一關

瓶頸


    老師發下《蕉葉小鳥》重點不在小鳥;而在蕉葉。第一次認識蕉葉的畫法、墨染與著色,在互相交疊著的葉片中理順出它們的關係。破損的葉片有著藝術的美,自然界的美永遠都沒有“完善”。


    蕉葉中畫的就是不斷重複著的線條。最初的幾條還可,畫著畫著就會力不從心,粗幼大小都來了。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啊。看老師示範,多長的線條一氣呵成、粗幼如一,怎麼會是枯燥無味呢?十八描的基本功,不克苦的練是不會有奇蹟出現的。還是練吧……


    小鳥不是工筆,點綴一下也可顯出無限生機。


 


    再下一堂還是畫蕉葉,34 X 50㎝的畫幅。一片長長的蕉葉,我無法一筆畫得出這樣一條長長的線,整隻手沿著紙張滑動,偶爾只能畫出一條不太長的線。這個畫線條的“頂峰”,我還差得很遠呢!


 


    工筆除了色彩運用的奇妙變化外,筆法的技巧並不是一個“細心”就可包羅萬有。


    我的“垂柳金魚”構圖出了問題。老師說很難改了,僅在睡蓮傍加了上變幻七彩。畫下方是“重”了,還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反正金魚也畫得不好,只好束起來作為反面材料。我已決心重畫了……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甩底

工筆金魚考工力


老師發下了兩條大金魚的白描圖稿,又夾雜了一張大荷花,全部都是A3紙。就這麼些,如何組圖?


    每次的習作都是要求學生作印摹,為的是練習白描的基本功以及構圖能力。人家是怎麼處理的?


回家把兩張圖擺來擺去,結果得用上一張大蟬萱。圖案太少難整合。為了提高水線的感覺,在右上角畫了一組睡蓮。如何“填滿”下方的空間?一時也想不出來。






  

白描習作的初稿再醜也得見人。我告訴老師,畫紙45X67㎝ 比食飯桌還大是第一次。老師說很好,今後要學畫大畫。東一塊西一塊的構圖應組成一個有機的空間才好。師姐們卻說,先完成它吧,最後可補上什麼的。她們的畫都喜歡一點一點的加上去。這樣的大堆頭,有時也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粗淺的畫金魚看似不難,上了顏色也很好看。魚鰭的表現卻就要考十八描的基本工,紙大作畫表現得力不從心把畫畫壞了。老師說,工筆畫魚鰭與鱗不能這樣隨便,這是最嚴重的警告了。沒叫重畫,自己也要偷偷的惡補呢!上色過幾條金魚後,就明白重畫時要注意之處。

芭蕉小鳥白描圖

    重陽假期不用上課,老師發下芭蕉小鳥一幅。一次新的挑戰又開始了。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憧憬田園

生活多美好


    畫家梁兄的畫路可寬。從近年眾多的個人畫展中,工筆與意筆畫比翼齊飛者甚少見聞,她可算是其中的蛟蛟者。


工筆少不了的花鳥蟲魚,有的是。孔雀、松鶴的高境界的意境,也涉獵在她的作品之中。


我更喜歡的是她田園氣息的畫圖,一片的生氣逢勃、靜帶生機。工筆與意筆恰到好處的柔合,更顯現出女畫家的一種特質――熱愛生活。


 




 



   

    一幅工筆《山楂》令人眼前一亮;一幅《蘋果》又令你真假難辨;紅提子引來了蚱蜢;落在藤籃上的一隻小鳥,怎捨得熟透了的黑提子……,是藝術,也是享受。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歐元的啟示

危機預感


 


    歐盟旗下的十多個國家組成了統一使用單一貨幣的歐元區,其貨幣名稱是歐羅”(EURO)。歐元是歐洲諸國抗衡美元霸權而生的一種貨幣,它醞釀了50年之久。歐元區幾乎是覆蓋了整個歐洲,只有英鎊和瑞士法郎還有一席之地


    歐元的舉足輕重也直接的對世界產生影響歐元可以自由兌換,很多人還是對歐元不十分熟悉


    最近(2011年10月)一起在波蘭破獲的100萬歐元的造假案,引起了人們對歐元的關注。歐洲的債務危機對整個世界金融衝擊也被推波助瀾,華爾街惹下的禍蓆捲歐洲。當然,歐盟諸國過份福利的增長是其自作的孽,一些貧窮的國家怎能向發達的德國看齊?仿傚美國人“先使未來錢”模式造就的享受,其代價今天就要償還!沽勿論國內人民如何的反對,各歐元國還是得下狠心大刀闊斧的削減福利開支以渡難關。因為禍是自己闖的,誰也怨不得誰。


    我相信歐洲人明白了一個國家的破產意味著什麼時,扎緊一點肚皮很快就會過去。不然,除主權的喪失外,一切的不平等條約就會接踵而來。滿清甲午戰爭失敗後的景象,中國人就最清楚不過了。歐洲的人文素質比較高,我相信克服困難的情意結很快就能溶合。


    歐債危機過後的將是美國,它欠下全世界的債務也必須還。印鈔票已經到了再沒有市場時,也就是美元債務爆破之日。2/3在海外的美元,大量送還奧巴馬的跡象已經呈現。君不聞,一年前已公佈了的新版100圓大鈔遲遲未能面世,說明了水浸銀行,離美債危機不遠矣!


 


    大花灑的美國人將如何面對?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金魚起舞

 無聲抗議


師姐們進度參差,大概是畫荷花畫膩了,一個學生在荷花的畫上出現了一隻蜻蜓。


老師沒有食言,她帶來了一條小小的金魚白描。在一個學生的荷花畫中畫上了一條金魚,即時上色得栩栩如生。整個課堂的氣氛馬上變得興奮,老師說,你們先畫好白描、不要上色。



  

    只得一條小魚,畫什麼配襯呢?又不好意思在同學前要老師加碼,唯有立下狠心、北上深圳書城。找遍深圳書城的中國畫部,工筆魚的畫冊甚少。金魚只得一冊,而且也不理想。一意到來,也買下三冊吧。


    左翻右翻勉強湊出三條金魚配上垂柳,只有“老師的金魚活潑有神。學生盡了最大的努力,只能如此!工筆垂柳一片葉一片葉的畫,只要是投入卻沒有難度,從中找到很多細枝相連的地方,牠們的來龍去脈是我無法想象得出的。有了規律,幾乎閉著眼也能畫得出來。哈哈,這就是“神”。



 

    白描金魚畫雖不盡意,工筆垂柳卻震驚了師姐們。我說,投入就能很快的水到渠成。老師沒說什麼,只一句“你的金魚很惡


 


 

 

 


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潑彩蓮花

潑彩的夢幻


    在粱兄女士的個人畫展中,有一組潑彩蓮花系列,七色潑彩顯得有些混沌。牠不似是抽象畫,凌亂而四散的白蓮花,顯然是作者想要說出一點什麼。


    我帶著這個問題,請教了畫家梁兄,她說出了如下的一段話。


在五光十色的生活染缸裡,很多人因此而沉淪,唯獨蓮花能出於汙泥而不染。她酷愛蓮花的戇直,或許有些枝徑被扭曲了;或許花瓣四散飄零,蓮花的潔白自愛就是始終如一。


在這裡選上四幅。作者並沒在畫上命名,她後來補上的是:碧玉明珠、清純、姹紫嫣紅與朝陽,或者有助大家去理解。


 


 

 






 我不想猜測她的生活曾否有過坎坷?哲理在畫圖上就是那麼的清晰。言談之中她也說到天使與撒旦的生活現實版,雖是帶點宗教的色彩,我還是明白了她做人的宗旨。畫家的畫往往反映出她的人生取向的。


    在哪魔幻般的色彩之中,你是否有著共鳴?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博客是生活的大詞典

卜友以助人為樂事


網誌(博客)是學習知識的好老師。從中向網友學到不少的東西,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與人分享。在畫一複瓣荷花時,連老師也說不出名字來,我自作聰明的給它起了個“千層荷花”的美名。


在網頁文中,我留露出“千層荷花”實名的憂慮,卜友輕雲馬上就給我送來了網站的資料:


http:/www.ailian.net


原來這是一個大型水生植物花卉的研究與栽培的單位――愛蓮苑,有不斷的新品種推出。


    我找到了我的“千層荷花”是該苑培育出來的,它真實的名字是“陶然一笑”。其簡單介紹為:


花蕾淡玫瑰色,桃型。花複色,外瓣粉紅;內瓣白色。著花多,花直徑18㎝左右。雄蕊部分瓣化;雌蕊皮泡狀,很少結實。該品種為本苑培育,花色淡雅可愛。


種苗10元/株。



    在此我要感謝卜友輕雲,原來“千層的荷花”多著呢。各色各樣的荷花有幾十種,還有耐寒的荷花。真是大開眼界了!


    經老師的教導和指點,“千層荷花”工筆作業終於完成。使用了大面積的背景塗藍色,重溫老師教過的技巧,也領略到從中要領的妙處。



    “千層荷花”與實物“陶然一笑”的一模一樣,可不是畫家的自以為是啊,這裡就給我見識不少呢!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荷有幾種 ?

千層荷花


      剛剛完成第三幅的荷花作業[秋荷],老師發下的習作還是畫荷。心裡有點咕嚕,怎麼不習其他花卉?只知老師的老師是畫荷聖手,作為徒孫的也要繼承衣缽?老師也意識到學生心態:荷塘是太“寂靜”了。脫口說了一句:下堂畫金魚。學生的進步非凡,是需要更上一層樓。


    習作不能不做。一讀畫,發現此荷不比平常。牠的花瓣多得像牡丹一般才知老師用心的良苦――世界上不只一種荷花,也可為將來畫牡丹熱身。





這種荷花在卜友輕雲的旅行相集中看過。作者介紹,拍攝地點是香港流浮山附近的白泥。據老農說此荷只是割荷葉以賣錢,如此說來此荷是不長蓮子、也不長蓮藕的,或是長了也不能吃。此外,就沒有更多的有關資料。此荷花叫什麼名字,連老師也說不清。乾脆就叫“千層荷花”吧。


 


    [秋荷]畫了一個月,得意之中寫了一首歪詩:


夏荷花瓣落繽紛


蓮蓬碩壯顯均勻


枯葉曾為盛壯事


凌波明年早來臨


    這真是名符其實的歪詩,因為越寫越歪斜。寫的時候我曾努力的紏正,寫好之後一看,連自己也吃了一驚。看來我的寫字姿勢是出了問題?人家葉子天天練書法,寫扇面亦有板有眼。單憑60年前的印象,不出醜才怪呢!一個月的辛勤敗在幾個字上,值得?我還是蓋上了圖章提醒自己引以為戒,今後要在書法上下一點功夫了。


    中國畫有一個特點,書畫是連在一起的。有畫必有文字的書寫,以抒發畫家的衷情,這就是意境!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嶺南佳果話荔枝

梁兄畫荔


荔枝入畫多矣。這一嶺南佳果可謂色、香、味俱全,對荔枝多種描繪也是各自各精彩。


荔枝的品種可多。就粗俗的級別提法,就有三月紅、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桂味、黑葉……。貢品級的荔枝“增城掛綠”在一次的展示會中看過。那是文化大革命時廣東送給毛澤東的禮品,毛澤東不吃放在廣州的南方大廈公開讓人參觀。


“增城掛綠”原樹在增城一寺廟內,傳說只有半株結果,另半株已乾枯。專人護理,閒人莫進。


農藝家通過稼接新生出“掛綠”一代。外形有點相像,品質卻差遠矣,這種假掛綠身價也可招搖過市呢。畫家畫荔多以掛綠為藍本,艷麗而茂密。雖是使人垂涎慾滴,卻遠遠超過荔枝樹的支持。經此一役,荔枝樹就要枯死了。


退而求其次的“假掛綠”亦是貴價貨,盛裝的籮筐也得精工編織。吾友譚禮先生的畫就屬這一類。


大多數的畫家筆下的荔枝,都畫成“清一色”的熟。這種純藝術的“完美”,其實是對大自然的一種過份索求!



梁兄筆下的荔枝乃是大眾能及的優質糯米糍,用沒骨法畫出,揚溢著自然的生機。一籃荔枝之中,有新熟、中熟和大熟,這就是自然的生態。



荔枝局部放大



藝術反映出畫家的一種心態。用一個藤筐、或一個竹簍盛載的荔枝,就說明接受的主人是誰。若有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工筆“編織”的簍筐比荔枝的價值高上百倍,誰又接受得了這種“現實”?



荔枝局部放大

 

梁兄的兩幅[荔枝]作品中的葉屬襯托,用了新穎的“撞粉撞水”表現方式。整個簍筐編織也合乎章法,恰到好處、一點都顯不馬夫。自然的美,使人留連忘返。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殘荷最難畫

未完成的習作


《殘荷》發下快一個月了,每日弄兩三個鐘還是未完成。這一幅《殘荷》應該稱《晚荷》或《秋荷》更為貼切,荷葉千瘡百孔、黃而未枯。


老師並沒有責怪學生躲懶或進度慢,反而是每一次檢查習作,看到同學們的認真和創新而欣喜。在工筆畫中表現荷葉的枯黃、衰老、秋後的中年和少年,就得用心和花一定的功夫,用色往往是一個難題。


專心看著老師調色,有心靈感應、技巧就接踵而來。這一關我是過了,心中想要的色彩基本都可調得出。


老師常說花青加藤黃是綠,他們的比例如何?靠心靈,從嫩綠到深綠都行。再不夠,加墨。雖則教畫工筆,老師也得到嶺南畫派的傳承,用墨加彩變幻無窮。每一片的荷葉都有著用心之處,作業就是為此而設!



秋天的荷花與夏天又有著不同的色調,這就是工筆畫引人入勝的地方,越學越有興趣。旁觀者望而生畏的,其實就那麼容易的突破了!工筆畫其實並不難,興趣第一則“世上無事,只怕有心人”。


一點一點的心思加上去,你就對自己的勞動感到珍貴。珍惜自己的每一幅的習作畫,也常常表露在同學們的一切言談之中。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淡妝濃墨兩相宜

別開生面的個人畫展


    8月19日至8月21日,畫家梁兄個人畫展在沙田大會堂一樓展覽廳舉行。據她自己說是主賦予她藝術的生命,開個人畫展為的是感恩。開幕式沒有隆重的剪綵,一班兄弟姊妹為她祝福、為她祈禱,感謝神。

   畫家梁兄個人畫展有工筆和意筆畫兩大類。其表現手法多樣化的創新,實是香港畫壇上的一株奇葩。


    女人眼中的玫瑰並不有刺,給人是柔和與清恬。淡彩的玫瑰扇面色彩淡而平靜,未搧也感有清涼。畫家對玫瑰情有獨鍾,表現手法細膩而富於立體感。整個畫展有畫框的僅兩幅玫瑰,是畫家心目中的精品。







 





    芭蕉畫中強勁而濃郁的墨葉,又晃忽不似來自一個女畫家的手!飽滿的青蕉只是十足十的工筆,蕉的花蕾又是沒骨的畫法,剛柔並濟的氣勢壓倒了在場觀眾。





 





  
  

這一次畫展的觀感性很強,你是否領略到畫家向我們訴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