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落筆方知功力淺

別扭的畫筆


        旅行歸來經過幾天的忙碌,生活又回到了正軌。天天都是無事忙的我,想到了用畫畫來調節一下精神。


        本本教導:畫好水彩畫先要學會素描。每在水彩寫生前先畫下一個淡淡的鉛筆稿,最後才正式落筆。道理簡淺易明,要真正的進入境界卻又談何容易!


        我寫文章喜歡從大處找到一點小東西,看透了它們的細節悟出一點道理來,這可能是我另類的與眾不同。我的第一幅水彩試筆《樹葉》是筆法的感受,樹葉沒畫好。第二次重畫了一次樹葉,樹枝卻弄壞了。


 

我的第一幅水彩畫.jpg
 
重畫樹葉圖.jpg


        沒有技法的亂塗鴉,當然又是慘淡的收場了。到圖書館找到了一本《線描花卉技法》,這一本教人如何作白描畫的書,我就視它為珍寶――它就是我的老師。


        用鉛筆畫月季花的葉可借助膠擦擦擦畫畫,這樣的臨摹尚可相似,用畫筆勾畫線條方知手足無措。一筆就是一筆,頓時的畫筆有如千斤重。沒有了自信、錯筆頻頻,用水也補不回來。呀,落筆方知功力淺《十八描》的練功真如要上少林寺,下山要過木人巷一樣。之前看到葉子小姐在寫壞了的字紙上畫圈圈不甚了解,現在才知道她是在練基本功啊。能畫成這樣子也見她是食過夜粥之人,怎不另人刮目相看呢!


 

月季花葉臨摹.jpg


十八描.jpg


        一枝筆在畫家的手裡是妙筆生花。這別扭的畫筆我何時才能馴服它呢無別的辦法,只有刻苦的去練習。我相信,總會有這一天的。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驚異與低碳

港燦初入貴境地


        在桃園機場下了飛機走進入境大堂。適度的照明顯得暗淡了些,旅客不多也使入境大堂不致太狹窄。看慣了大場面的香港人――呀,這就是全台灣最大的飛機場麼?!要不是在暗淡燈光下看到牆壁上的兩枝紅白藍小旗,真不知是到了什麼地方。


        關員很有禮貌。入境簽證其實也只是例行手續,何必一定要太過豪華呢!這也是台灣人的務實和綠色低碳的真實寫照。


        聽說台北市只能使用新台幣,市內只有指定的幾間銀行才可以兌換外幣。大家都在入境通道遇到的第一間兌換點排隊兌換新台幣。今天的兌現率是1元港幣兌4.004元新台幣。其實在入境過道上是有5 ~ 6 個的銀行兌換點,比值都比4.004高少少而且沒有人排隊。今日方知港燦“執輸行頭”的心理,淡淡定有錢剩啊!


        香港有句訓導自由行表叔的口頭禪:“在香港你不必怕迷路。只要你記著旅館附近的地鐵站,無論你走到那裡找到鐵路站定能把你引導回來”。於是乎我在網上訂好了離捷運﹙地下鐵路﹚西門站最近的《函舍》商務旅店。


 


函舍旅店正門.jpg


函舍旅店正門所在地.jpg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天空中的雲彩

上天下地有感


        一場歷史的的誤會,在中國有一條不可飛越的線――台灣海峽中線。從香港飛台北,飛機一上天空便向南一直在南中國海的上空飛行。我們不但能多看了香港幾眼,也看清海上的浮雲。


 

天空中看雲  4.jpg
 


 

天空中看雲  6.jpg


 

天空中看雲  7.jpg


 

天空中看雲  8.jpg


        在大陸,我也坐過飛機。一上天空,白雲在我腳下。仿佛在棉花上滑行,刺眼的光線使我只得拉下窗簾。機師的任務是把你載到目的地,或北京、或成都、或上海………。看來,他們都沒錯。


        香港的機師看來更有人性的一面。反正要避開台灣海峽中線兜一個大圈,倒不如保持高度讓旅遊者多看看海洋上多樣的雲彩。每一個人座位前的小屏幕,一直顯示著飛機的航向、所在位置、高度、航速、目的地距離、機外溫度和還有多少時間等資料。於是乎,人人都心中有數。


        在一萬一千多公尺的高空繞過台灣海峽中線後,沿著台灣島西海岸飛行。飽覽了從高雄、台南、台中、新竹、直到台北沿島的高空風光。一環土黃色的淺海與深綠的海洋是那麼的分明;一排排整齊翠綠的田野;均衡有次的城市鄉郊………,實在令人心曠神怡。


        飛機兜一個大圈減速、降落台北桃園機場時,越來越清晰的田園風光,有如把我帶回到半個世紀前的廣東農村地。啊,樸實的台灣人,你們好!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風土台北

 


台北自由行遊記


        一直都想看一看台灣。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既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兩人成行比一個人的自由行更化得來,終於等到父親節能得嘗所愿。


        土生的香港人只要2 ~ 3小時,就可在中華旅行社拿到入台證。哈哈,我們也算是特別關照了。


        自由行當然得做足功課,好在網上的Google 電子地圖能為我們幫上了大忙:連居住旅館的地理位置、3D的立體街道與門面,一一都在眼前。自製的旅遊地圖打印成資料,比香港眾多的吃喝玩樂旅遊本本實用得多。因為我到那裡是希望領略領略台灣的風土人情,本本的資料對我並不實用。


        一本香港斤兩十足的旅遊本本,到了台灣方知道它的利害。在我的背囊裡,原來重量是一個負擔。在台灣的711買了一本台北市導遊手冊,才是實實在在的便利地圖。


實用地圖大不如小.jpg
 


        香港的機場候機室寬敞而明亮。眼前眾多的飛機中,我該坐那一架呢?


 

我將出發旅行  1.jpg
 
香港候機室.jpg


 


        飛機起飛了,一下子就爬上了幾千公尺。雲下的香港,原來就是這樣。Bye bye Hong Kong!


 

暫別香港.jpg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近朱者赤


薰陶


        認識的卜友中李華川藍宇與葉子小姐都是能寫善畫的人。畫畫對於我是門外漢,閒來無事寫點小文章吐吐烏氣尚可。不過我有一點卻是真的,對一些新鮮事物的好奇,一定會鑽下去體驗體驗。


《月歲月神偷》我沒看過,但也知道是一部懷舊的電影。老人一定有一點固執:光陰過去幾十年,總會有過美好的回憶。葉子小姐天賦的童心“把時間冰封下來,多麼的令人神往,大家一相聚都引以為笑談。


中國人有句古話“六十花甲轉回頭”,我可不是十歲的孩童麼!?有心靈上的歡愉,一切的煩惱都會化解。一天,我想把六十多年前的祠堂重現,就拿著鉛筆在白紙上畫了起來。做了幾十年的工廠生產,透視我懂。青磚石腳的正牆、麻石砌造得高高的鮑魚臺、………、一切都重現在腦海裡,畫了又擦、擦了又畫,好幾天才完成了一幅《童年祠堂的記憶》。這一幅小學生水平之作也使我大感滿足,因為我能“冰封了”我的童年記憶!


 

記憶.jpg


葉子小姐近日不斷練字習畫的恆心亦感動了我


一日,到沙田圖書館隨意翻翻一些畫冊。看到一本水彩畫初入門者的書,內容卻也新奇。“大師”教落,畫紙需先浸3分鐘,晾乾水後舖在畫板上再用水膠紙四周固緊才可作畫。一個不懂繪畫之人的新發現,我就借回家中逐頁的看將起來。“大師”說畫筆兩三枝就可以了,三枝水彩顏色就能作畫。頁數不多但圖文並茂。細看之下,功夫卻在調色板裡。


擋不住的誘惑、於是大破鏗囊用200元買了一堆東西,畫出了第一幅的水彩試筆《樹葉》。這是用不同的感受筆法,看看效果的嘗試。當然是一塌胡塗的,但也學到了一點東西――自我感覺良好。


我的第一幅水彩畫.jpg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並非不可能

元朗模式


        今日的元朗的熱鬧與十年前的水靜河非,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在工業起飛的年代,應是元朗發展的高峰。我努力的尋找它的篇章,但一直的都找不著有關的史料,大概要到元朗圖書館或許能找到它的風土誌


        2001年西鐵元朗天水圍通車後把元朗激活起來,一幢幢的高樓開始把元朗這個新墟大包圍起來


        曾幾何時,元朗都是西鐵的終點站。自與東鐵的紅碪站接上了軌,才打破了這一局面。今日的輕便鐵路仍然是元朗天水圍、屯門一帶人們喜愛的交通工具,因為它能有機地把這一帶市鎮的民眾聯繫在一起。BUS只能把“外地人”引渡到這裡來,一般也只是過路客。東鐵紅碪站的接軌,只是給香港人的交通工具多一個選擇。


        經百多年的自然選擇,元朗成了一個“封閉式的自然經濟區”。這裡的興旺使本區的人有了賴以謀生的地方,對地產發展商的蠶食早有警覺和抗拒。若他們失去最後的一片土地,意味著將斷去一切的生計!元朗人意識到前期錢財的誘惑,是一條吞生埃以飬命的毒橋,他們將誓死保護著每一寸的土地。


 

元朗舊墟  1.jpg
 
元朗舊墟  3.jpg


        一天,我專程的走訪元朗舊墟舊墟像上世紀40年代的廣州河南地。雖然換上了一些低矮的小洋房,狹窄的街道也清潔了許多,與破舊的爛屋及一塊塊空置爛地相映成趣,它們都在訴說著自己的歷史,也吸引著人們的懷舊和外國的遊客。寂靜的街道告訴我們,主人都謀生計去了。


 

二帝廟.jpg


        墟中的兩間廟宇因為是旅遊景點,當然得身光頸靚以引四方之財。二帝廟的一對聯:


                制妖鋤奸 二帝聲靈同赫澄


                保民救世 一村健順藉劻扶


                                                                西邊圍東村敬奉


都是求二帝保祐風調雨順、一村平安,要求是很低的。


 

大王古廟.jpg
 
大王古廟  2.jpg


就算後來積了點錢在舊墟旁邊建了鈞樂新邨﹙新圍﹚小洋房,其牆外對聯也不過是:


                鈞欣同永業


                樂聚共長春


一種與世無爭的心境,但願長此下去。足已!


 

鈞樂新村.jpg


退出歷史的當餔.jpg


        一個不合時宜的當舖早就荒廢了,說明元朗人擺脫了貧窮。


        元朗新墟隨著經濟發展應運而生,熱鬧的墟市運作日日如此。對一個久居香港九龍的人,那裡也是一個時光倒流的好去處,傳統的食品依然是原汁原味。老實說,那裡的食物也不便宜。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人人都有工作,鈔票的流動就會増值,這就是“封閉式的自然經濟區”元朗的生命力之所在


YOHO.jpg


空罝的大廈.jpg


        YOHO誘惑不了元朗人,它將寂靜而孤獨的站在那裡,工業的枯萎與它是一對難兄難弟。一條輕便鐵路楚河漢界,小商業的經營模式的蓬勃生機,元朗模式就是好


        發展元朗小手工業除了自給自足外,遊客的世外桃園也是一個的賣點。為抗拒香港租金的不斷上升,榮華、恆香的分店一定得撤回元朗。以後,要買本地生曬臘腸請到元朗啦!想買地道老婆餅請到元朗啦!……請到元朗啦


 

熱鬧的元朗  1.jpg


        我每次到元朗,就一定幫襯擊讓路的一間北京水餃店。十足十的“北京味”使我上了癮。言談之中得知老闆娘是典型的北京人,地區的特色真是很難取代,正如我不會在元朗吃麥當奴一樣。


香港人最欣賞的就是完美,在當今商品市場誠信危機當中獨樹一旗幟,是元朗人的今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