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炎帝非指一個人

炎帝不是一代人的首領


 


        神農氏後期,為了爭奪生活資源和勞棣,各氏族國互相征戰並向東遷徙至華北平原。軒轅一族因為對炎帝負有征討不納進貢氏族國的職能,所以多氏族國投靠軒轅是合理的解釋,大有“ 挾天子以令諸侯 ”的味道,軒轅氏也是個善戰的一族。只有能與之抗衡的蚩尤氏族國不服,所以才有日後踏平“蚩尤氏”的決心。


        炎帝( 榆罔的前任 )對軒轅氏族國不斷強大感到不安,所謂“炎帝欲侵凌諸侯,諸侯咸歸軒轅”也就形成了兩大派系的對疊。


        軒轅氏族國東遷,初定都於涿鹿。涿鹿本名彭城。因對炎帝有功而封地,改稱有熊國之君。軒轅帝生於壽丘,即今兗州曲阜縣東北六里。即今日河南新鄭市。現在的新鄭市有一黃帝故里的旅遊景點,裝上了現代古蹟的若干標誌。一下子矯枉過正,炎黃勝景遍中華!


黃帝故里  1.jpg


 


黃帝故里軒轅雕像.jpg


 


       上古的人皆以封地國作為姓氏,也就說是屬那一國的人民。由於戰爭和封地的原因,人們經常改姓是很平常的事。軒轅姓公孫也好、姓姬也好都顯得無關重要,只代表了後來的第一任黃帝其人而已。

        炎帝( 榆罔的前任 )曾與軒轅氏族國大戰於阪泉之野,軒轅敗于炎帝。炎帝初建都于陳(地名),又徙魯( 山東 )。長於姜水,曰勵山氏。勵山在今隋州隋縣北百里,春秋時為勵國。阪泉在涿鹿東南某處。軒轅也曾敗于蚩尤氏。蚩尤氏定都何處不清不楚,約在山東一帶的地方。後山東地區把蚩尤奉為神,不是把他作為戰敗者而是英雄。這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例子,蚩尤是戰神。祭祀蚩尤成民間風俗,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炎帝榆罔被蚩尤氏所敗,棄帝逃到涿鹿求助於軒轅。軒轅經過飬晦生息、改良干戈後,聯合眾氏族國在涿鹿之野大敗蚩尤。以前的地域觀念十分無蕪糊,所謂涿鹿之野也無具體的地方,只有大慨在涿鹿一帶而矣。其實三次大戰的戰場都不是在同一地方,不過都在華北平原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