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錢方式層出不窮
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的故技重施,藉貨幣改革發行“金圓券”。以15萬的“關金券”兌換1圓的“金圓券”。
1948年8月23日,廣州中央銀行發行“金圓券”。1美元兌“金圓券”4元;港幣1元兌0.75元;黃金1兩 兌200元。“金圓券”1元折合法幣300萬元。
以後人人都稱:“金圓券”的發行是一個大騙局。
廣州的“金圓券”發行不到三日,8月25日 物價上升1倍。港幣與法幣劵的兌換率一下子由1 : 200, 000元上升到1 : 2, 500, 000元。
1948年11月21日,“關金券”與法幣宣佈一律作廢。嗚呼中國,銀紙“話廢就廢”,國家信用如何!我還是不厭其煩地羅列一大堆的數字,因為都是用中國人的血和淚寫成的。
1949年1月10日,每擔白米超過1, 000元“金圓券”。
1949年3月6日,500圓、1000圓“金圓券”大鈔發出。市場震動百貨價上升50﹪,糧食買賣停頓。
1949年3月9日,1,000“金圓券”兌港幣1元。
1949年4月23日 , 80, 000“金圓券”兌港幣1元。每擔白米超過3, 000, 000元“金圓券”。
1949年4月30日,國民政府改用“銀圓”為本位,引發銀價暴漲。議定1“銀圓”兌換港幣8元,使人民手中的港幣貶值。
1949年5月2日,發行10萬圓“金圓券”大鈔。市場物價狂飆,外幣價格驟升一倍以上。
1949年5月7日,發行100萬圓“金圓券”大鈔( 相當於法幣券30, 000億一張的紙幣 )。
人民無以為生。1948年7月,上海就發生過搶米風潮。後來波及全國40個城市,據資料統計共有17萬人以上。
1949年4月 ~ 5月間,“金圓券”的濫發加速了市場的混亂和“金圓券”的崩潰。至1949年9月,“金圓券”已成一堆廢紙!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5月8日 ,李宗仁行代總統。
1949年5月10日,1萬圓“金圓券”在廣州已經成“濕柴”不能使用。
今天大家在“從錢幣到銀行”展覽館上看到的新疆省銀行“60億圓”是法幣券,1949年5月發行。請注意:人們不要被“60億圓”的數字震驚了,下面還有一欄“折合金圓券壹萬圓”這才是戲文,簡直是小兒科。此是中央同意地方政府發行的鈔票,說明國民政府的金融全崩潰了。
“金圓券”最大面額為500萬圓,亦有多個版本。只有上海版本在1949年5月27日 解放出不了籠,其他各地一樣的身受其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