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是高B 還是低B

費煞思量


         有人提出“香港人濫用膠袋”中的“濫”字恐怕也是苦思了多少不眠的日子。何謂“濫”他們說得清嗎


        用膠袋盛物方便顧客原是商人們想出來的。雖說是計入成本,但也是錢啊!善用是他們堅守的原則,要想他“濫”才怪呢。顧客拿著印有他們字號的膠袋招搖過市,免費廣告宣傳也就值回票價了,何況更是顧客的錢。


        到╳記買雞蛋和別的一些乾貨,售貨員尚且會用兩個膠袋。如果放在同一膠袋,未出門口雞蛋便撞破了,售貨員得賠償顧客的損失,因為這是“危險”的包裝。把能吃與不能吃( 如洗衣粉一類的東西 )混放在一起,誰敢負起吃不“人的責任。把冰凍食物與餅乾一類放進同一膠袋,顧客肯饒你才怪?……凡此種種,何來一個“濫”字?善用膠袋,對商人和顧客都有好處。


        現在時興的Shopping 連大陸人都識說了,以前則叫做“逛公司”。到購物商場溜溜可能碰上心頭好,順手就會買點什麼。後來的開架式、摸得著的貨品更容易使你“心思思”,增加了購物的意欲。給膠袋方便擕帶,又減少了顧客的擔憂。


從銷售行為心理學而言,給予包裝盛物袋是提高商品銷售的一種手段。就算是吃了點“小虧”也是佔了“大便宜”,那有為了點點蠅頭小利而逐客的。高級名牌商號的手挽紙袋,更是仕女們炫耀的一種象徵!有那一個香港人會拿著印有街市雜貨舖的膠袋招搖過市去了?


        近日電視廣播,美國洛杉磯開始停發(普通的塑料)膠袋了。代之的卻是“生物膠袋”和紙袋。沒有介紹“生物膠袋”為何物,相信也是可分解式的膠袋吧。東南亞哪一國(一時忘記了)也在征收膠袋稅,是因為民間太不檢點把大量的塑膠袋扔到河流、溝渠,做成河渠均淤塞而不得不出此的下策。這又是一個特別的事件。


        香港近日的 2 毫子膠袋事件雖然落幕了,有人說是:“在不適當的時間 (正沖著通脹)做了不適當的事”,這也無不有道理。大多數的商店都持觀望態度,也說明了箇中存有弊端。支持的有理由、反對的也有理由,就要權衡總的利弊,不是簡單的一句“支持”和“反對”就能概括得了。


        如果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認為香港的稅基太窄,膠袋一項是大宗“開源”的話,那我就無話可說了。紅酒稅尚可降,難道膠袋一項就厄運難逃?


 


1 則留言:

  1. 汪洋中的一葉扁舟2007年12月1日 上午8:20

    您說得是,在還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法以前,有些膠袋還是非用不可的,比如買肉和買魚,又腥又濕黏黏,沒膠袋很不方便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