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帶路及其他
群帶路村的人踏出了一條上山砍柴之路,繞於香港島北面(以前香港島是一無名稱的小島,僅以有居民的集中地有專屬的地名)半山之中宛如裙帶,土人稱為裙帶路。此路的起點僅只一村落,終點是西環海邊。因為通過海面能把木柴漂浮返回村中,以供炊火。裙帶路村名,就順理成章地流傳開來。從九龍尖沙咀遠望之,裙帶路是一種樸實而自然的景色。
據香港的人口普查的資料裡就有群帶路的記錄“…群大路(漁村) ( Kwan Tai loo )有居民50人,香港村( 石排灣 )0人,赤柱2000人…全島原住民4,350人…”。
所謂群大路村就是停靠在摩利臣山腳、灣仔一帶的漁民聚集地,那裡有賴以生活的淡水山泉。香港島的北面,當時多是峭壁亂石。漁民多聚居於香港島南面的赤柱海灘和鴨脷洲一帶,“莞香”也在此處集散。
香港成了英國的殖民地,為了顯示英國人的“善意”,創造了“阿群帶路”的故事。這個美麗的傳說後來竟然成了香港著名掌故,也被廣為傳誦。最早的香港印章以及匯豐銀行的行徽都有著這個故事的圖畫。
香港開埠初期的“師爺”也是有學識之人,並可通曉一些外語;善於把一些老土的地名來個偷龍轉鳳,既能討好洋人也不致開罪於中國人。裙帶路之名除俗氣外,也有與洋人有裙帶關係謀取利益而有所顧忌,用諧音群大路(漁村)正名,成了官方域名( Kwan Tai loo )見諸於文件上。後來很多的掌故專家或以訛傳訛、或多加指責,殊不知是他們踏入了歷史的誤區。
香港人一直是玩弄漢文文字的高手,在今天香港的廣告文字中還有著深深的烙印。我研究過香港人的語言。它雖源於廣府話,大量外地方言的滲入,再加上亦中亦洋的語句已使它面目全非,其實應該正名為“香港話”最是貼切。在傳媒廣告上,成了誤人子弟的“功臣”,深遠地影響著青少年一代。香港學生所書寫的漢語經常令你不知所指,在他們的群體內又人人明白。
1843年香港,鑿山填海的第一條面海道路“皇后”大路建成。並用英文“ Queen ”的音與中文的“群”對譯,變成了“皇后大道”。土音又變回了“群大路”,沿海地區很快就被洋行或外國財團建築了倉庫等低矮樓房。到過香港的耆英又沿用“裙帶路”名稱上本奏明皇帝,以顯示與夷有別。奴才的本色運用得出神入化,暗示滿清朝庭也不必珍惜此荒島作了一個很好的交代。
香港島的北面建房開路,命名為“ 維多利亞城( Victoria City ) ”。扯旗山的中文名不好改,英文就來個“ Victoria Peak ”即維多利亞山頂。維多利亞城與九龍半島間的深水內港為什麼又不稱香港,偏偏叫維多利亞港(Victoria Harbour)?這個維多利亞港屬英國還是屬滿清朝庭又不清不楚(當時九龍半島還未劃入英國管治)。
香港殖民地政府即時宣佈香港為自由港,指的又是各國船只皆可使用的維多利亞港。這是一起明白的“胡塗”傑作 。
中秋節快樂 ~~
回覆刪除香港的部份傳媒及廣告界亳無社會責任心可言,大量的方言及俗語充斥,使青少年不知標准漢語為何物!在全世界都爭先恐後地湧進中國的時代,這些青年將如何與國人溝通?政府當局難辭其失察之責!
回覆刪除在香港的中國語文一科內應加入一篇文章 , <香港的廣告文化與標準漢語> .對廣大的學生接種防亂語役苗 !
回覆刪除老子、雷南子︰ 你們兩個的說話很正確,我很認同, 香港的文化充積斥著俗語與方言, 而且有些年青人更自創了很多簡便的說話, 真的不明說甚麼。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