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

早有打算 ( 一 )


英國人對開發香港早有一套計劃

        其實在未有《南京條約》之前,1841125日 ,英國人在香港島的水坑口強行登陸,1841126日 舉行升旗儀式、宣佈佔領香港,在地圖上寫上了“佔領角”(Possession)的地名。已往英國人把這一日說成香港開埠之日,中國人卻只承認《南京條約》簽署生效( 1842年8月29 )香港才算屬英國殖民地。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清朝建都北京,筆者以為一直中國人對《南京條約》稱謂甚為不妥,應恢復到清朝國家檔案中的《江寧條約》的稱呼。一國何來兩“京”(),這不是自找笑話?清朝的辱國條約簽於英艦“臬華麗”號,該艦當時停泊在江寧省會的長江水道上。江寧府的省會是當今的南京市,《南京條約》沿用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的一種延伸,也有違反歷史的當年真實的一種描述。今日的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它未立國之前的北平市,其道理同出一轍。

      

                      《江寧條約》在英艦“臬華麗”號簽字時的照片   

        金陵曾為多朝國都,也多次易名。史家以此為鑒了麼?《南京條約》一詞,可能是始於民國之時“不承認清朝的一切”的一種思維反應,殊不知連辱國條約也冠以《南京條約》,而成為歷史的笑柄。歷史就是歷史,還應該以國家檔案記事為准!以後我都會以《江寧條約》替代《南京條約》的稱謂,亦希望國人慎之、慎之。

        水坑口這個地方原是無人居住的海邊平臺。面對戰艦強兵,香港的土著刁民當然不會與之為戰;腐敗的滿清政府為了向洋人乞和,卻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砲臺設施都拆卸了。英國人佔領水坑口用不著放一槍,後來在附近建立了一個砲兵陣地也就是“西營盤”軍營。

        清朝庭把廣東的戰將都換成了草庖,礙於面子而對英宣戰。虎門之戰雖然載入中國史冊卻也扭轉不了大局,以《江寧條約》割地賠款的結束收場也在預料之中。也是英國人算計之中矣。

( 待續 )


1 則留言:

  1. 原來《南京條約》等於《江寧條約》現在清楚得多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