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幾眼蔣介石
到台北旅行,不能不提的歷史人物是蔣介石。對歷史敏感人物的景點,旅遊書都避而不談,偏偏卻是大陸遊客最感興趣的地方。
自《蔣介石日記》公開後,一股重新認識蔣介石之風隨之興起。幾十年的負面宣傳,蔣介石變得裡外都不是人。今年香港的書展上就出現了這樣的字條,“蔣介石不是人民公敵”。如此說來,蔣介石並不是太壞。
在台北為蔣介石而建的“中正紀念堂”,坐落於淡水線捷運的一個車站附近,其氣勢有點像南京的中山陵。因為蔣本人的靈柩不在這裡,所以用“中正紀念堂”稱之。也就是蔣到台灣後,他就與孫中山“平起平坐”了。
進入了被陳水扁改了牌坊的“自由廣場”,左面是“國家音樂廳”;右面是“國家大劇院”;大廣場正對著的是“中正紀念堂”。
“國家音樂廳”和“國家劇院”的外型看來是一模一樣的,他們都有著北京故宮的氣派。
通過幾十級的台階才到達“中正紀念堂”的正門。大堂上的蔣介石坐像下刻上了蔣公遺囑。遺囑內容不必細考,立遺囑時的蔣介石大勢已去、力不從心,還是執迷未醒、枉作笑談矣。
正面牆上,蔣演繹的三民主義為:“倫理”、“民主”和“科學”倒也新鮮,可以抄錄下來:
“倫理”是“我們為了充實生命的意義,進而至於國族的繁榮發展,所以要以倫理來實踐民族主義”。
“民主”是“為了要「這個國家真正的民為主」,進而至於每一個人都能夠貢獻其能力,「以行主權在民之實」,所以必須以民主來實踐民權主義”。
“科學”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進而至於「以裕民生」、「以充國力」,所以必須以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為實踐科學的民生主義”。
紀念堂內介紹了蔣的事跡眾多,很多都是我第一次知曉的。其中強調了他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通過展覽也可看到中國歷史的天外天。
蔣的戎馬一生,解決不了國民黨的貪腐;解決不了各路軍閥的陽奉陰違、各自為政的局面。幾百萬的軍隊,僅1949年一年就潰不成軍、失去了半壁江山,也算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奇跡”!
蔣和毛澤東都曾是中國近代史中的風雲人物。生前鬥得天翻地复,使億萬中國人也吃了不少的苦頭。在小賣部眾多Q版政治人物的造型中,就有毛蔣拍膊頭的一對。兩個善意的卡通人物,真是令你哭笑不得。可以隨意的買任何一個,每個盛惠新台幣300元,買兩個也沒有折扣。是不是他們也泉下有知,和諧起來了!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