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也曾下過馬
黃帝陵景區中有一“下馬石”景點。特抄下一段掌故故事作為笑談。
西漢時,司馬遷為日後寫《史記》考察黃帝陵。看到來往遊人謁陵參拜時,散漫無禮。特別是京官老爺和士大夫們,騎馬、坐轎直至陵前。有缺乏禮教和對祖先不敬之意,便在陵前路傍的一塊石頭上寫下了“黃陵重地,文武官員在此下馬”。
時,司馬遷是漢武帝器重的史官。翟道縣令當然是作為一件大事,找石匠刻成碑文立石路邊。
後來石碑又如何失去,無人過問了。
司馬遷因大將軍李陵在寡不敵眾、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投降匈奴一事,替李陵辯解而開罪於漢武帝。
眾官皆指李陵的不是,使李陵全家問斬。司馬遷受“腐刑”。
在那勢利的年代,司馬遷的“下馬石”還能保留麼?
今日的“下馬石”,是唐朝的坊間節度使重立。
黃帝陵怎能是“重地”?石碑文便成了“文武官員在此下馬”。
真正重地的是皇陵!黃帝陵排第幾?這就是正史。
综觀平日的黃帝陵是何等模樣。在一些的旅遊書的相片上,找些給大家看看。
1991年冬,成立了“陝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
1992年冬,成立了“陝西省黃帝陵基金會”為整修黃帝陵籌募基金。
此時,整修黃帝陵工程舉行了奠基儀式。
1993年( 癸酉 )清明節,一次“陝西省各界公祭黃帝陵典禮”拉開了官民共祭黃帝陵的序幕。
這一次公祭規格之高,除由陝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會長、陝西省省長白清才致“祭陵辭”外,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王光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肖克也到場。當然是少不了海外熱心的華僑一眾。
1963年以前之前的墓碑是誰人手跡?未明。
……
在明朝嘉靖年間,有無名氏實在看不過“炎黃子孫”的善忘。在軒轅土堆( 這是不是軒轅的陵墓也說不清,反正就以此土堆為記吧。有史料記載:黃帝墓曾從橋山西遷至今日之橋山東。)前豎了一塊石碑“橋山龍馭”,意思是。這裡葬下了曾是駕馭過龍的一位先人。
碑石是黑底白字。碑文:“橋山龍馭 大明嘉靖丙申 十月九日 滇南唐錡書”。
……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陝西 知中部縣事 董廷楷 在“橋山龍馭”石碑前立了一塊“古軒轅黃帝橋陵”的石碑。
碑石是黑底白字。碑文:“古軒轅黃帝橋陵 大清乾隆歲次丙申知中部縣事董廷楷立石 陝西巡撫畢沅書”。
進一步明確這就是軒轅黃帝的陵墓,並建成一個拜祭亭。
……
民國三十二年 ( 1943年 ) 整修黃帝陵時,碑文是國民政府蔣中正的題詞。
碑石是白底黑字。碑文:“黃帝陵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 蔣中正敬題”。為了保持一致,連石碑“橋山龍馭”都換成了白底黑字的碑石。
1958年移走了蔣中正的黃帝陵碑石,後重刻一塊黑石碑放在軒轅廟的碑亭中。
……
1963年整修黃帝陵時,石碑換成郭沬若手書“黃帝陵”。陵墓土高3 . 6米、周長 48米。圍了一圈低土牆。
碑石是黑底金字。碑文:“黃帝陵 一九五八年五月 郭沫若書” 石碑“橋山龍馭”也一起換成黑底金字。
……從碑石的變遷中,黃帝陵也帶上了政治色彩。讓軒轅黃帝也都感受到 “人間的泠暖”,嗟呼!
……
2000年是龍年,人們終於想到軒轅黃帝了,組織了一次“庚辰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慶典”。新的黃帝陵園圍了一道新的圍牆,也建起了新的入口。從圖片看,門前卻並不嚴肅、宛如市集般零亂,可見中國人對軒轅黃帝也不顯得特別親切。
一年一次的清明節,黃帝陵園開始了香燭鼎盛、熱鬧非凡。
軒轅黃帝太親民了,歷代的皇帝才是人民的父母官!
中國人知道北京有個故宮紫禁城,多於知道中國有個“黃帝陵”!
怪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