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無限升級是罪過

電腦的發展


        10年來電腦的發展何止一日千里。就“視窗 Windows”也不知換了多少個版本!科學的進步是驚人的,一般的人能用上軟件的1 / 10 就不得了。生產商希望用家月月換代,本身就屬一個“社會浪費”。


        當然,新有新的好,否則社會就不會有進步。當舊的程式完全能滿足你現時要求時,是不是一定得棄掉去趕時髦?超前消費製造了更多的“社會垃圾”。先不說是不是浪費資源,是否是真的不環保卻真的要提出來了!


        電腦軟件硬件的發展迅速,其實都是為了把電腦的動畫進入“擬人”的境界。“Games”是最大的受惠者,一般應用電腦的人是不必一定要跟著電腦無限的升級。看現時新的電腦應用軟件,除了Game之外還有多少其他的呢?沒有10年前的那麼蓬勃景象。


        我的經驗警告過我。為了貪新鮮換了一個軟件或硬件,你就得全數都換新,否則無法運行。冇辦法啦!洗濕咗個頭,只好硬頂落去。除了荷包大出血之外,連以往的一些“心血”因不接受支援也而失去了。


驚呼。電腦是一個很深的陷阱,除非很有必要,也不要為升級而升級!

        “能用就用”也算是一種環保,過早的結束電腦的夀命其實也是一種罪過!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自以為是

                                                         我的就是我的


        1999年版珊珊來遲的1圓鈔票,其實就是2005年版人民幣的試驗版。設計的風格與2005年版新鈔完全一致,空白面上的神秘圓點就是一個特徵。鈔票正面右邊的12條凸紋又代表什麼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現把它與1999年版5圓鈔票比對一下。



         

1圓A 2.jpg


 


         

5圓A 2.jpg


        這張定為1999年版的鈔票背面與其他鈔票最大分別,就是多了一個漢語拼音的“YUAN( )字。


          

1圓B 2.jpg


 


          

5圓B 2.jpg


        設計者可能完成草圖後覺得那裡是否空擴了些,於是加上了一個“ YUAN ”字,首創了阿拉伯數字與漢語拼音相接的先例。這個“ YUAN ”可能是寫給外國人看的,要求老外一齊與中國人讀的音,別再讀英文“ DOLLAR ”了。


上述的情形在世界鈔票上也有例可尋,如歐洲的統一貨幣歐羅“ EURO ”,南韓的圜“ WON ”,但不竟是少數。


           

韓國圜B 2.jpg


現時能讀懂全用漢語拼音書寫文章的人恐怕亦不太多,完全取代漢字也為期尚遠。一定要強調中國特色也無不可,2005年的新版人民幣不全採用了。


         1999年版的1圓鈔票連安全線都欠奉,可能是出於降低成本連偽造也無益的考慮吧。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告訴你

自我欣賞


 我真佩服:有的人可以用詩詞調劑性情,出入收放自如、從不受到侵擾。令我想起春節前 後應碧蒲 君之命,寫下《告訴你》的新詩。


想來也覺有趣:一篇自白以告天下,沒遮沒欄。


碧 蒲 君為我配上花箋,一番心思。還是把它放在我的卜裡,自我欣賞。


 


網誌日期:2008-02-22 19:13


            

杜鵑  2B.jpg


 


             

綠底 1.jpg


            

綠底 2.jpg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吝惜乎

                                                         字體的學問



        自第四套人民幣開始鈔票的流水號碼前冠,都用上兩位英文字母。按計算它可有:


        26 × 26 672      種組合


        這些鈔票的流水號碼前冠,都是使用凸字進位的號碼機印製。為了字體清晰,都會選用“ 黑體字型 ”。為避免與黑體阿拉伯數字“ 1 、“ 0 混淆起見,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兩位英文字母均不會使用“ I ”、 “ O ”。 “ X ”也是一個令人有作廢的感覺。 “ Z ”是一個特殊的符號,有著特別的意義,香港鈔票上的“ 補碼鈔票 ”就用上了“ZZ”這個符號。我們中華大國可沒有這一個概念啊!


         

怎樣區分1與I 複製.jpg


 


跟隨著的是8位數目字。上述的一個組合中就可印1億張鈔票了。每一面額鈔票600多億張,何時才能用得完!!


 


        上面是一張流水號碼為GI 13953401 10圓鈔票,下面的一張是流水號碼為XA 31612468100圓鈔票。


           

X字母的運用 複製.jpg


                                

號碼放大圖.jpg


        1999年版的人民幣中,50圓以下的鈔票首兩位數字都用紅色印刷,以下的6位數字用黑色印刷。在不經意之中,半個數字是紅、半個數字是黑時有出現。鈔票是沒有次品,更沒有等外品,只有正品和廢品。大概是“將就著”吧,丟了可惜!


         

滲色銀碼鈔 複製.jpg


                                 

滲色銀碼鈔放大圖.jpg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香港人喜好迎新棄舊

                                                      “高清電視”的思考


 什麼是“環保”,當今的香港人把它定義得很狹窄。只是白雲藍天、減少汽車廢氣、徵收膠袋稅……,就是這麼的簡單?其實,“環保”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廣義的。


現今的科技發達,工業產品日新月異。一句“十年人事幾番新”也是趕不上時代了,香港的年青人稱作OUT


香港從來都是世界新產品的試驗場,香港人也為首先能獲得新產品的優先使用而沾沾自喜。為什麼?就是香港人經過了工業的騰飛,口袋裡有了幾個錢。


只要肯拼搏,銀紙接著來!這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香港的寫照。


我曾經分析過香港的發展歷程,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香港的高消費,它的背後是高浪費。香港人不得了,香港人“富豪”了


什麼都在趕潮流,天天都在迎新棄舊。


外國人也看在眼裡喜上眉梢:樂得產品買高價、探得市場的行情、商品獲得改善方向……。


不久又有新款啦,大家都笑哈哈。


現在很多的科學技術,比日常的生活需要不知超前了多少個年頭。太空科技也廣泛的用到民用產品上這已經是大勢所趨,分攤了開發的成本。


於是乎新的問題提出:要不要民用產品,全部都來個“吐故納新”


譬如“高清電視”一出籠,香港就提出多少年後全部取代現今的“模擬”型式,這算不算一種浪費?“高清電視”當然有它的優點,人臉的太清晰便會大大的破壞了演員的貌美。用放大鏡去觀賞藝人,全世界都是鍾無艷!只好採用“蕪糊技術”去修補,還原成舊日“模擬電視”的形式的一幀畫面。一清一蒙鏡頭的頻頻轉換,人的眼睛感覺適應如何?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才可知道結果。“高清電視”一開播就設定它的獨霸日期,政府有冇諗清楚?


香港政府老是被“商人”頻頻“指引”


           

政府宣傳單張A.jpg


           

政府宣傳單張B.jpg


以後“唔夠錢”莫看電視一成定例,好!你的電視廣告留番自己睇囉。


人們少了更多的選擇,政府的很多通告也要恢復到一百年前的“打銅鑼”


…………


 


 


        大陸一定不會像香港一樣超前的推行“高清電視”的模式,她需要的是電視的普及。電視台有“高清電視”的貯俻不足為奇,需要的是人人都能看得起。物盡所用是中國人的美德。彩色電視與黑白電視兼容為的是讓貧窮地區的人民也一樣可享受到電視的樂趣。中國貧富懸殊的差距很大,全局與地區都要照顧到。


算不算一種浪費可能有不同的演繹,算不算“環保”可能才是第一前提


 


        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太陽光下的景物,是柔和的色彩接近水彩畫。以往的電視影像也是向它靠攏,所以樂聲偏藍、東芝偏綠的色彩就是為人們所喜愛。日立偏黃則接近油畫的風格,只有在顯示人像特寫時才有其效果。電視中表現風景多於人像,所以日立並不吃香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高清電視除採用逐行掃瞄以增加清晰度之外,就是加大了“色飽和度”。言下之意就是把色彩變得更為強烈,使人們習慣了的水彩畫一下子都變成了油畫,在觀看風景時便變得太剌眼和不習慣。這一觀念人們能否改變還需待以時日,也就是要從日常的視覺中轉換成舞台燈光的景色。處處在提醒人們“看電視是舞台欣賞”而不是現實,這是一個多麼奇怪的概念。或許習慣成自然,人們分得清清楚楚是“兩個的世界”!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萬無也有一失

                                                         鈔票上的趣味事


         鈔票從設計、雕版、印製、包裝、運輸、到發行都是一件嚴謹的事,亦無人會反對。一時的疏忽,總有使人有點遺憾。


第二套人民幣的 字與第四套人民幣的“ 貳 ”字,也曾引起民間的竊竊私語,究竟那一個才算正字。


        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謂多采多姿,猶其是到了文人墨客之手更是變化萬千。一個“ 福 ”字就有一百種寫法,謂之“ 百福圖 ”,誰也沒有人說他寫“ 白字 ”。以往人民幣的“ 中國人民銀行 ”及銀碼數字均出自名家之手,“ ”字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件藝術品,產生了上述的趣事。


           

圖13-1.jpg


          

圖13-2.jpg


        有專家指“ 貳 ”是對,“ ”也沒錯,真是大家歡喜。第二套人民幣的“ ”字,在字典上找不著。雖然發生在國家公告“ 漢字規範化” 之前不算“ 錯字 ”,但也是一個“ 別字 ”。傳說周恩來簽名就是不按筆順的,也曾引起有人摹仿引為笑談。這不足為怪,某人的字跡獨特為人們所欣賞因而成了一種字體,在中國多的是。在鈔票上正規的“ ”登台無疑是一種不足。


           

圖13-3.jpg


          

人民幣二十圓A2.jpg


        第四套人民幣以前,鈔票的流水號碼前冠都用上羅馬數目字。本來用羅馬數目字,就得遵守羅馬數目字的規則。下面是它們的對應標識:


                                    L   C    D    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100   500  1000


我找不到羅馬數目字“ 0 的表達方式,可能是要計數就拼棄了0的概念。如要表達“ 123 ,就寫成“ CXXⅢ ”,不能讀作“ 1 、“ 2 、“ 3 。更不可堆砌成“ Ⅰ ”、“ Ⅱ ”、“ Ⅲ ”,我們的設計師們卻開創了羅馬數目字表達的先河,不單只羅馬數目字各自表達,還把“ Ⅹ ”表達為“ 0 。這也算是一件趣事。


          

圖13-5.jpg


                     

圖13-6.jpg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預算案的盲點

香港不需要工業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談發展本土工業。秉承特首的主張只談“金融中心”,不談其他。但從整個篇幅而言卻又有不少的大計遠景,不愧為是一個涵蓋一切的“政府工作報告”。香港不需要工業,一鎚定音。


        香港人只能從事服務行業、金融業或其他,總的來說就是只有受聘於他人的路一條。於是乎千方百計的“創造條件”,吸引外地人投資。


背後的一句就是:別人不來,香港就冇運行!


        如何看待港資企業撤出大陸,偏偏就是不提香港。本届政府頻頻出訪到非洲、越南,按照曾俊華司長所言還要到訪很多的國家。要知道:“做媒人是要包生仔的”。一旦出了事故,特區政府能履行著一個國家級的責任嗎?簡直是“捉蟲”!


        工業能否在香港复甦,關鍵是香港政府的政策。政府工廠大廈有的是,租金也不用與別人相量。一批20年後才退休的人立刻可以做老闆,也可以做工人。他可想過嗎?把工業視為第二產業,可以是發揮香港人開源的另一範疇。特區政府為什麼就想不到,至少當他們退休時也可減少社會的不少負擔,也不是個個都得拿“生果金”。我們的財爺祇是看到自己的銀紙,偏偏就看不到這一批的香港人也能創造財富。


        對今後學生的教育,是要把他們培養為有多種技能的人。一小部分人是管理階層;大部分的卻還是從事工業生產的新一代工人。但司長只提小班教學、只談12年免費教育,從沒有說到要培育出什麼樣的人。這就是與社會脫節,大多數的人今後靠什麼為生?或許他只是管錢財,如何使用就不關他的份?這樣下去社會只能是矛盾越來越深,他得負起今後的社會責任!


減免所利得稅,工廠主把它用於發展生產還是作為個人利潤?政府又有冇誘因?因為這是一項長期的政策,有冇諗過如何去實行。在香港注冊、在香港設廠的才可納入這一範疇,還是人人有份?在香港注冊、在大陸設廠的,他的產品只能貼上“Made in China”的標誌。濫用香港的低稅率應付,本身就是一種欺詐。在南非設廠的港商還能獲得這種優惠,你問問香港人肯不肯放過他?


強積金今後政府如何監管,是益了受托人還是銀行家?85億的真銀,政府就不能不過問!


500億醫療融資又如何?誰人的受惠最深?


        180億的基金如何運用,未曾發放高、中、低層都爭啦!

        處處用商人的思維去推行政府的運作,社會肯定到處都是嗓音。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不是太公分豬肉

                                                         亂彈琴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一出,社會又讚又彈。


曾俊華塑鈔10A.jpg


 


曾俊華塑鈔10A簽名.jpg


 


        為什麼會是這樣?說明了整個香港就是不懂政治。


由英國人管治的香港人,從來都是不談政治。報紙是怎樣說,習慣了,香港人也就自以為是。香港的報紙從來都是商業價值高出新聞價值,為的是賣出更多的紙。首頁的大字標題有時確實令人莫名其妙,反差之大就是希望讀者無知。你想知得真切,最好把各份報紙都買下。以前的茶客都會加一些零頭,與報販換新報紙看的。


有人把今年的財政預算案,說成是“派糖”。人人有份本來應該是皆大歡喜。各個階層的人,又紛紛訴說他們的份額不夠。什麼才算“夠” ,又用什麼作標準?中產的又說他們納稅最多,“派糖”不及窮人;窮困的又說“打工皇帝”得益最多,有錢派還是眾說紛紜。是不是大家都冇才安樂?大家捱苦才甘心!


銀行家對香港政府又是另眼相看:千億盈餘一餔清,以後何來有真銀。赤字意味著什麼?很想知道政府的下一招又是什麼。


其實政府的盈餘只派了500億的真銀,其餘的開支是本財政年度的發展預算。如何實施還是牽涉到很多的細節,如果各部門要價過高還是批不出去的。


要明白這次的所謂“派糖”是一次紓解民困的短期行為。全球性的通貨膨脹、港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給香港大的衝擊,如果不開倉“派糖”香港人則更水深火熱。這不是太公分豬肉,大家一齊到祠堂等!


一次不得已的事件,更不要以為是香港政府欠了你!


當然這篇財政預算案有不盡不善的地方,它處處顯示出香港一個“福利社會”的影子,但又為自己設置了很多的“地雷”。一個很典型的“商人政府”模樣。總給人一個作缄自綁的困惑,就是只有政府的“努力”,沒有如何發揮香港人生產的“努力”。


 


 


        美國動用了1,500億的款項為美國人退稅救次按危機,又有誰說小布殊“派糖”了?又未聽到過有美國人賺少的報導。


香港人好食好住慣了,什麼只想伸手要。多多都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