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眼看工筆成氣候



 

工筆畫的前景

    畫了三年工筆,一時覺得飄飄然。觀看畫冊和各類的畫展多了,反感到自己下筆變得不踏實。究其原因是基礎沒打好,碰到問題便不知如何應對。老師為什麼能指點學生?靠的是有過系統的訓練。於是乎找來了一套包羅萬有的[跟名師學國畫]的DVD,細味一下如何充實地學點東西。



    不論是畫書本本、還是VCD教材,一開頭都有著一段較長的“中國畫發展概況”的描述。一直以來我都不會認真的看,以為是浪費光陰。當看到香港工筆畫會會員的畫展臨宋畫工夫的扎實,卻也肅然起敬。



    常聽人說起,學工筆畫一定要臨摹宋畫。雖然沒有過想當畫家的念頭,學畫畫亦屬偶然。對工筆畫由興趣而近著迷,成功感伴著我衝過了一關又一關,學無止境的完美感一直把你推向前。



為什麼宋畫是工筆畫造詣的頂峰?帶著這一問題我比較了不同類別“中國畫發展概況”的論述,得到了如下的一點心得。



漢字的起源是來自繪畫(像形文字) ,由於是沒有一定的約定,至使今天的文明人也無法完全確認他們在想說些什麼。



畫與字的真正分離要追溯到南北朝的花鳥畫出現。顧愷之畫雁、史道碩畫鵝、陸探微畫鴨,這都是寫實的欣賞繪畫。



技藝的提高以致專業化在唐朝得到了發展,湧現出大批的職業畫家。韓幹、曹霸專畫馬;戴崇、張符專畫牛;薜稷畫鶴;邊鸞畫花;張皎畫鷹等。這些畫都屬於工筆畫的範疇。



五代是花鳥畫的全盛期,南唐與西蜀都設置了畫院,黃筌就是後蜀的宮廷畫家。繪畫藝術開始納入到國家文化領域中來。



北宋設立畫家的考試制度,把畫功以色為主的黃筌視為階模。皇帝宋徽宗本身就是一個畫家,這一朝代把工筆畫推到極盛也就順理成章了。



中國畫的始創是來源於工筆畫,而工筆畫中的嚴謹是非經磨練不可的。一套定型的工筆畫畫法有著其深厚寫實的功力,這一高峰並非一般文人便可攀附。



元明清三代是工筆畫的斷代期也並不偶然。水墨畫是由文人雅士舞文弄墨後的一種副產品,把繪畫作為載體以抒發人生的感慨,畫風顯然是輕鬆得多。水墨畫以後又演變成越來越古怪的意筆畫。為人“欣賞”文周的S造型竹,則完全脫離了現實。八大山人為表述憤俗之心,畫中的造型十分怪異。為什麼這些畫作能成名畫留存於世?是因為他們曾經是文化名人。星星惜星星而已!



 



現代畫家受西洋畫影響從回現實是中國畫的進步



60~70年代文藝為政治服務期間,使中國的專業畫家投入大量的通俗畫作。作海報有之、作年畫有之、作連環圖有之……除了讓更多的中國人認識他們外,中國畫再也不是“新士大夫”的專利,消費者是國家。他們專業技巧的表露無遺,至今成了人們的珍藏。



 



    雖則“委屈”畫家於一時,對今後現代畫、尤其是人物山水畫發展影響很大。筆法、用色、構圖的更上一層樓,把藝術推向更完美的境界。



    今天工筆畫回到“文藝復興”的大潮是歷史的必然。經過系統訓練出來的畫家遍及全國,技藝的成熟已經是面面俱全。國內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廣大的消費群。科技上的崇洋與文化中的回歸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君不見深圳書城的工筆畫書籍大有蓋過水墨畫書的勢頭,這就是一個風向標。



    工筆畫是雅俗共賞的畫種,前途將是無限。現今的社會是拼實力,還有一個原因是不易大量複製。



硬是把古裝人物、一葉破舟塞入“現代的古畫”中已顯得不合時宜,倒使人感覺是怪怪的,在眾多的畫展中已看到了新的突破。山石與海濤一樣的壯觀並不亞於西洋畫,還是一樣流露出濃烈的中國畫風。



 
 

3 則留言:

  1. 拿拿拿!不是我刷你鞋

    回覆刪除
  2. 老子兄:多年來一直留意你個人網站,我非常欣賞兄長畫藝和魄力,現介紹此網站希望对你工筆畫有幫助。
    http://www.360doc.com/classarticle.html?pid=0&rid=1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