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拜別老師





大製作



終於完成了最後的一幅作業,以後將要系統的總結一下了。



        一張《野牡丹》白描的速寫稿,成畫要花很大的心思。老師說門口的花圃就有,下課可去看看。



        哎唷!紫色的花滿山都有的,兒時叫“酸味果”。原來叫蒂牡花(Tibouchina
urvilleana ) ,與真牡丹真的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用別人的速寫稿來完成自己的白描圖顯得有點亂,有的地方還是需要調整和疏理。為了“忠於”老師的原圖,也不得不違心的畫了。



本來比較小的野牡丹葉片,一下子變大了;沒有預留足夠凹陷葉脈的位置使我若有所失,一下子想起俞致貞的“仙客來”工筆畫。好吧,用仙客來補償 “滿片凹陷”的葉面效果!畫面太空,加上幾塊石頭,再來一隻工筆蜻蜓。畫稿就這麼定了………,至於工筆石頭如何畫法,就只有走著瞧。



 

  臨摹俞致貞的仙客來


畫稿的構成也就決定的今後的一切色染。老師偏藍色調的彩圖有著另一格調的情景,所以我就採用了綠藍的葉片,以達到另一藝術的效果。因為畫稿的局限,花只能是“多一些”的忠於實物。意識提升出現了兩難,恐怕是快將“畢業”學生的一種心態。



 



我故意的把“仙客來”完成比“野牡丹”早是留下較多的畫意空間,我是構思著多種“石的畫法”。老師在我的畫上用傳統的色彩表現一次,再蓋以七彩幻化,真的一下子使我很不高興。深想一層是考驗我的記憶,反覆回顧著每一的步驟。我還是要感謝我的啟蒙老師梁兄女士,是她使我學到了很多的工筆畫的入門要領,予學習於娛樂、也堅定了我的投入。



這一七彩幻石則永遠留為印記,不改也不刷。另一石頭使我定為青綠的表現以達致
“平衡”, 野牡丹的花朵也得染上更艷的紫色。



這是“畢業”前的最後畫作,並提上一首詩句:



牡丹原是假



仙客真的來



蜻蜓呵呵笑



哪個最可愛



 

仙客來的葉片


  綠眼睛的狹腹蜻蜓


        這的確是與牡丹完全是沾不上邊的土名“野牡丹”。哈哈,真有“做假”之嫌呢。“仙客來”卻是真的。有師姐看了畫後給我送來了仙客來的葉片,它並無滿片凹陷、只是“潑灑”了一圈的大白斑點。我不知道仙客來是否有著多個的品種、還是藝術的提升,俞致貞先生的“仙客來”工筆畫早就深入人心,人人都在欣賞著它的美。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結束小學生的生涯

認識蜻蜓

        畫蜻蜓,我早有意念。如何實現,卻又涉及靈感。課堂上發下的白描小畫都是基礎的小品,對於初學的人無疑是一個學習的好教材。隨著技巧的掌握以及畫意的提升,向更高的一個台階奮進是很自然的事。



        經過整整一年工筆畫的初級班,為了不使老師失落,在她休整期間稍稍的離開了。我感謝老師毫無私心的教導,日後還是會與她聯繫的,一定不會是一走了之。這一點我是向師姐與師妹們打了招呼,以後多多聯絡。



        一張《紅掌》的白描稿頓使我燃起畫蜻蜓的念頭,於是乎四出搜尋有關蜻蜓的資料。畫工筆最大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清楚要表現物體的每一細緻。至於如何在藝術上反映出來,這就是畫家的意念。



 

  

        蜻蜓的嘴臉


        現代的中國畫學習中,很強調的是寫生一課。工筆的白描寫生。就是大畫家,也是他們創作中的一部分。沒有對實物的認識,單是對著別人作品的臨摹也畫不出“神”。



        蜻蜓靈活好動多只可遠觀。要細緻的看只能求助於攝影“發燒友”或有關的科普書籍。做足功課之後落筆便不會是手足無措,所以較為輕易的畫出了簡易工筆畫蜻蜓這一步是為真正的工筆蜻蜓探探路



 

  黃蜻蜓 

             紅蜻蜓


        離開梁兄老師的一段日子,我要好好疏理以往的一些畫作,再逐漸一個一個專題的學習。



        路是漫長的,享受也是無盡的。



 


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初畫蜻蜓





意念是一種動力



老師發下一張花卉白描及一張彩畫,並告訴我們此花叫紅掌,鑲了邊的綠葉與火紅的花配合份外鮮明。雖然我沒有看過此花,彩畫給了我第一印象



        我雖珍惜紙張,但也顧及到中國畫的意境。老師發下的白描畫稿與現成的“剩紙”如何配合,也往往成了我下筆的一種思考。資深人就曾經的告誡過我,花費了大量的心力而在狹隘的畫紙上作畫,將會是一種極大的可惜。從此,我就很注意紙和畫的和諧。



        每當發下一張的白描首先思考構圖,形成了我的第一習慣。紅掌白描圖完成了留下了很高的空間,老師問我上面將畫些什麼?我隨口答是蜻蜓。蜻蜓從未畫過、老師也未教過,但我覺得蜻蜓是一個很好的搭配。



這是一個新的挑戰。



        怎麼辦?第一個就是找資料。草蟲中畫蝴蝶的多而畫蜻蜓的少,而且都是小之又小。工筆畫的特點是力求細緻,做到精益求精。從蜻蜓的特性到翅膀的描述,也往往超出畫書的要求。牠的嘴臉是何等的模樣,相信很多的人也回答不出。最後,還是求教於香港圖書館的生物知識圖鑑。



        蜻蜓的一對複眼很美,紅黃綠都有;如薄紗般的翅膀更具詩意。蜻蜓的嘴臉卻是嚇怕人的,因為牠是吃小昆蟲為生。畫家也盡量避免表達,為的是努力營造浪漫氣氛。這是畫工筆的人應該知道的常識,藝術表現的是生氣。



        凡事的第一次能接近簡易的工筆,是入門者的一次享受。蜻蜓白描出來了,老師說這不算工筆。我問:畫蜻蜓要注意什麼?師姐們插咀:有冇得救?我知道她們在幫我。



老師循例的訓斥幾句之後便開始墨染執畫”。淡塗了幾層的曙紅後說:餘下的自己做。



一聲唔該老師皆大歡喜,大家都學到了畫蜻蜓的技巧、師威也得到尊重。大家都明白這是老師的可愛之處,超出課堂內容的東西訓兩句之後也是沒有保留。基督徒的大愛,也往往表現在不言之中。

    紅掌誘得蜻蜓來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享受工筆的樂趣






紫荊花 開燦爛



紫荊花到處都有,而且還是香港的市花。一開就是燦爛非常、配上對稱的腰狀葉片,紫紅加墨綠令你目不暇給。雖然我曾攝影過、香港的硬幣也有它的造型,上畫卻是第一次。實物和相片都是現成的,也就增加了描繪的信心。



實物與表現是一個藝術溶合的過程,大膽與發下的彩稿有偏離、並非就是離經叛道。我拿了兩張彩照到課堂,征詢老師的處理方式。對於我的有偹而來,也明白我是做過功課的。



接近現實的表現方式一直是我今後要走的路,花瓣以艷麗厚實以示人。



由於畫稿的空洞多,用上了天藍的底色向上淡化以營造藍天白雲的效果。真有著點兒水彩的味道。



 



運用基本技巧以創新,看得出,老師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