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解決慳電膽事件易過借火

四兩撥千斤


        近日的“慳電膽事件”鬧到沸沸揚揚,其實解鈴還須繫鈴人,只要煲呔責成辦公室發個聲明便可天下太平:


強調電燈公司推出“慳電膽券”純屬鼓勵大家節約能源,並無任何的附帶條件。此舉商業決定為社會作出了表率,政府並無參與其中。政府希望以此“慳電膽券”除購買“慳電膽”外也能購買附能源標籤的節能電器產品,通過一定的規範向電燈公司進行結算。


至於“雷曼債券”事件,皆是“雷曼債券”發行銀行與“雷曼債券”持有人的和解方式而定。政府只干預其構成對社會影響的部分,至於╳人為╳單一事主所作的咨詢和協助純屬個人行為,與政府無關﹙塘邊鶴插白:若屬擦鞋有誤,純屬個人技術問題﹚。


一字咁淺、皆大歡喜,便可化干戈為玉帛!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邊沿化與邊沿文化


香港邊沿化了沒有



        時下興「升呢」小的真是不識。堂堂電視台的播音員在特首答問大會中提出「升呢」,是她們的知識很高嗎?這些不知所謂的邊沿化語言,將會使香港更被邊沿化了


        我第一次看到「升呢」是在地鐵站的廣告。一則賣冰皮月餅的廣告用了除「升呢」之外還有一串的邊沿化語言,最後是O晒嘴」。我反覆的看了多次,也不明白他說些什麼鬼話﹙不好意思,恕我直言﹚。


        香港人最怕聽到的是被邊沿化。自己無所作為,卻怨別人如何如何。當然了,最要命的是特區政府政策的無所作為。一個700萬人的城區、號稱國際金融中心,它憑什麼可以飬活得了?


我並不是都往前港英政府貼金,它很多的政策也是有值得借鏡的地方。如以廉租房的興建平抑“民間”租金的上漲,使香港人省下了一點錢從事工商業的運作。以政府工廠大廈帶動,工業生產從此興旺蓬勃而成了亞洲的四小龍。現在連興建小量居屋也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大地產商當然更是不遺餘力。8萬元一呎的天價的背後,是要把樓價保持高居不下。抑制貧富懸殊的靈方妙藥只有一招,是政府興建一些居屋與廉租屋以壓抑大地產商的驚人利潤,香港才有希望。


香港能不能重振工業?同樣可以利用土地政策,這是香港發展賴以成功的經驗!


利用新興的環保概念從新上路是一個契機,從環保電池車的推廣生產配件入手,激勵新興工業落地建廠。凡使用本地工廠產品配件的環保車牌子,可獲得政策上的優惠。發展從事環保車電池的組裝工廠,新式的“電池加電站”。單此一樣的工業配套,就會引發起一個工業浪潮。


垃圾焚化以及環保處理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及高新技術,新一批的大學生又是一個新的出路。也會帶出一個新的前景――綠色工業。


凡此種種……,工業轉型與技術轉型是今後香港的出路。美國的華爾街只是一條街,香港的“金融中心”是廣袤的土地加上700萬的人口。能比嗎,特首?


若再沉迷「升呢」而不被被邊沿化,稀矣!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慳電膽對眼睛有害

為曾特首鳴冤


         近日的慳電膽風波成了每天的報紙頭條,越來越被抹上政治的色彩。於是乎砌特首“生豬肉”,把他的姻親也牽入其中,鬧到哭笑不得。


        作為特首,不可能像百科全書事事都懂。手下的局長為他“倒米”,一樣也會責任上身。這次慳電膽風波就是那個環境局長人頭豬腦惹的禍。這一期的施政報告提到環保,那個邱局長就塞進了“以100慳電膽券換取電燈公司加電費”的技倆,因為貼上了“環保”的標籤而使曾特首中招。這一“累街坊”的歪念勢必引起全香港人的反對,特首也就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


        究竟那個邱局長知不知道慳電膽能不能環保?奸商們只知是有利可圖,慳電膽對眼睛的損害只字不談。邱局長原來也是一個“知識盲”,人吹他也吹。


        世界上取消鎢絲燈泡的生產,除提高能源效益之外就是減少熱量的排放。鎢絲燈泡由熱而發光,是“熱光”。普通光管的光由氣體電離而發光,是“泠光”。它的發光效率遠比鎢絲燈泡為高。也就是說一枝標淮的40W光管﹙連鎮流器等元件耗電大約50W左右﹚比一個60W的鎢絲燈泡亮度還要高!


        慳電膽的光是偏綠的,對眼睛會造成傷害﹙可參考本卜《社會雜談》2007112日 《你明唔明》中的《慳電膽慳了什麼》一文﹚。


        在這裡大家不妨作個試驗:


        對著慳電膽看1分鐘後再觀看地上的景物;對著普通光管看1分鐘後再觀看地上的景物,你的感覺如何?前者會令人頭暈目眩,你就知道是怎麼的一回事了!不要人講你就信。


        邱局長有膽量試試嗎?做過試驗之後再告訴香港人是何感受。


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不一樣的結果

靈感


        我的朋友藍宇是一個憨直的人。他的畫作以及文章,處處都表現出真誠的憨直,這就是他的可愛之處。我喜歡他的作品直率和不做作,心底裡的善良是典型的《香港人價值》。近日卜上的《可以做我的模特兒嗎?》作品激起了我的靈感,於是乎寫下了《選擇》這一篇的小品。


 


《選擇》


 

東鐵.jpg


        2009816是“東鐵”與“西鐵”連接通車日,一肥一廋的兩個畫家相約到天水圍寫生。帶俻了水彩顏料、畫板、……以及一瓶可供飲用的水,全副“武裝”的出發了。活像漫畫中的老夫子和大番薯,在旺角東站上了“東鐵”的列車 老夫子”胸前掛了一個自製“名牌”的“Pioneer”數碼相機,引來了車廂人們的眼光。


        Pioneer”有出產數碼相機嗎或許是還未來得及宣傳的新產品?花花綠綠的香港,一年365日天天都有新產面世。自負的香港人,一下子覺得自己OUT了!


 

西鐵轉車站.jpg


        在紅磡車站換搭了新延的“西鐵”列車,車廂裡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個人。在“柯士甸”站,兩個畫家循例的走到月台上。你一張我一張的拍照成趣,最要緊的是照下“柯士甸”站的站名,說明我曾到此一遊。


 

柯士甸站.jpg


這是香港人的“死性”有新的東西一定要先嘗哪一個景物將要消失了,活像荔園遊樂場、利舞台、天星碼頭……甚至是那一條巴士線停開了,都有興趣去告別懷舊!


        全世界恐怕只有香港人懂得這種“享受”


        老夫子和大番薯改搭15分鐘後的下一班西鐵。坐在他們對面的是新上的乘客――一男一女俊俏的年輕人。


        男的盯上了老夫子的“名牌”“Pioneer”數碼相機;大番薯卻緊緊的盯上了理想中的“女模特兒。老夫子卻假裝著打手機,全無反應。


        女的向男的撒嬌:“對面那個肥佬死死盯著我”!


        俊男一下收回了眼光,這下不當“護花使者”更待何時“肥佬,請你檢點點


        大番薯一時不知所措。老夫子合上了電話站起來,向一對俊男女深表歉意。“我們倆都是畫家。我叫李喜歡,他叫陳高興。你們的相貌與體型,都是我們心中理想的模特兒。今天偶遇,我的朋友忘形冒犯,我代他向你們說一聲SORRY”!


        大番薯連聲的SORRYSORRY


        那女的吉一聲的笑了出來,“算了”!


        老夫子繼續說:“我倆是香港畫家協會的會員。下月1號在香港藝術館開個人畫展,請你們大駕光臨”。隨後送上了兩張開幕贈劵,“初次見面,做個朋友吧


        俊男與兩個畫家握了手。


        不覺到了天水圍站,四個人都下車向著“濕地公園走去”。老夫子和大番薯故意的放慢了腳步。


隱約聽到女的聲音“你好衰,人家都讚我靚似模特兒。卻從未聽過你讚我……


“以後我識做了,哈哈……


…………


李喜歡和陳高興在樹蔭下開始了他們的作業。


陳高興忽然說:“今天得你解圍,多謝了


李喜歡對著陳高興咪咪一笑,拿出了他的手機。“你要的模特兒不是都在這裡嗎?


“衰仔,怎麼你不早說?


“如你早知道,故事就要改寫了。哈哈……


……哈哈……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開卷有益

南京啊南京


         最近重看《故宮》歷史紀錄片,勾起了它的歷史根由,朱隸遷都的故事引發了我的興趣。朱元璋建好了一個南京城,朱隸為什麼又要遷都?棄南京而重新打造一個新的京城――北京。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卻有新的想法。


        朱元璋看准南京是它的地理氣勢,依山傍水、虎據龍幡。東面鍾山、西臨長江,好玄學之人稱為帝皇之地。正因為如此,也給南京城的百姓帶來萬刼不斷。時至今天,南京人的不思長進、與世無爭、顯得死氣沉沉,棱可不露鋒芒、以避殺身之禍竟然成了“一景”。


        朱隸篡權而取得皇位,之後殺害了很多前朝皇室之人及其追隨者。影片著墨於這一點而希望回到他的封地――“燕”。但永樂皇帝朱隸是想得更多:若在南京長呆下去,整個的朝庭就會變得碌碌無為。地靈而人不傑,只是剩下這一個城市容易統治罷了。


        南京這個地方,歷史上易名之多可能是全國之冠。皆因它的風水“煞氣”甚大,一說是自秦始皇就開挖了一段秦淮河以切割它的“龍脈”,以夜夜笙歌煥散人民的鬥志。正史上沒有這一段的記錄,從南京的地方志中或可找尋出一些的端倪。


南京是中國的“六朝”古都,這並不能給它帶來任何榮譽。是哪一“六朝”呢?是三國孫權的東吳、是晉朝、是“南北朝”中的宋、齊、梁、陳,以後是被北宋所滅的南唐李後主、半朝的明都,是孫中山的93日的臨時大總統所在地、是蔣介石退守台灣前的總統府,一個個“敗亡的王都”。


歷史記錄著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洪秀全很輕易就進入南京,金陵老百姓膽戰心驚的跪在路旁,迎接天王大駕。……


洪秀全自進天京以後,很快就消磨了元氣。


186461,焦頭爛額的洪秀全在清軍和88個娘娘的雙重包圍之下“升天”,年僅51歲。


…………


歷史就是要開這樣的玩笑,也注定了蔣介石一定要敗在那裡……


以前,我總以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情理之下是人為的把南京淡化。看了一本中國經濟出版社的書《南京的性格》,頓使我茅塞頓開。它是一個洗不掉的“悲情城市”,尤其是不斷搧情的《南京大屠殺》,使南京更抬不起頭來。


今天的南京顯然越來越默默無聞,連想找一本南京旅遊的書也不容易。《南京的性格》記錄了南京多次的屠城,把南京人折磨成今日的“大蘿蔔”。明孝陵、中山陵、雨花台、還有什麼的名人名陵……都是死人的風水地,使南京沉浸在一片的悲哀與肅穆之中。烏衣巷、莫愁湖也太負面了,還有秦淮河的六朝金粉……,你的歷史包袱太沉重了……


…………


南京不要與人硬比拼,要放下南京大屠殺的陰影,要走出自己的路。德國人在戰爭的廢墟中站了起來,日本人在原子彈的廢墟中甦醒,南京人,你能不能?!


以自己的優勢用旅遊發展自己。聽說要斥資17億去重修明朝的舊城牆,我看也就不必了。拆了的就讓它拆了,沒拆的作保留也成一景。把錢花到秦淮河更新不是更好麼?有誰會把奧林匹克遺址“复原”建成“現代化”的建築?對現在中國大量製造“現代的古蹟”,我是持相反的態度的。


把紫金山天文台開放成旅遊點,中山陵景區配套一日遊,秦淮河、莫愁湖舉辦每年一度的板鴨啤酒節,把南京的飲食文化推動起來……,旅遊畫冊、精緻手繪的紀念品……它將帶起整個城市的旅遊經濟。歐洲的很多國家和城市不是這樣嗎!拍一部以秦淮河的歷史變遷為題材的《喜劇旅遊片》,讓秦淮河再次發出異彩。它己不是六朝金粉的寫照,變成今天南京人的驕傲。以金陵十二釵意念改變莫愁湖的命運,起藝術塑像群、建仕女畫室、立紅學論壇……,這一類的東西別人那裡奪得去?


洗掉“大蘿蔔”的壞名聲,做一個性格開朗的南京人!


 


 

﹝讀書筆記  寫給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