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廣州話當年

飲茶


         飲茶用到茶壺是很直截了當的事,中國人對飲茶的研究可謂深矣。但奇怪的是,人們研究茶壺多於飲茶。茶道在日本,作為一門修心飬性的享受。在一個清幽的環境之中、清去世俗的煩囂,落入心靜氣和的一種境界。當然這也不是人人都可領會和接受這樣的精神幻景。


 

日式的休閒.jpg


        現在廣州的一些茶樓也興起了品茶的消費,客人可以像菜譜一樣點選某一類的茶包。點上酒精燈保持水溫以泡茶,猶如潮汕人以小杯的形式慢慢的品茶。俻有茶隔以及盛裝茶汁、稱為“茶海”的有耳杯,飲多少沖多少。新泡出的茶汁與久浸在茶葉中的茶汁,感受可不一樣。朋友談心本可附庸風雅,但中國人喜歡熱鬧多於清靜,還是高談闊論、噪聲四起的居多。


        點茶的價格雖然比平常的茶是貴很多、還是門庭若市,炫耀身價多於品味是當前廣東人的風氣。觀音頭掃帚腳,修飬與品味確實差了很大的一截。修飬這東西也不是 一兩 天就可以建立起來的,要慢慢的時間薰陶。


        兒時住在廣州的河南,那是一個較為貧窮的地區。也不是人人都能天天上“地痞茶居”,不像現在的香港老人每日茶樓相遇、不見不散。


到“地否茶居”飲茶的多三教九流,一張杉木白枱圍著四張長橋凳。遠遠望去,五六個人飲茶只有三四隻腳。很多人都是蹲在橋凳上而非坐下,莫非個個都有真功夫。


每人面前都有一個焗盅、放上點什麼茶葉,自有一伙計沖上沸水、蓋好茶盅蓋。


炒媽拆蟹之聲不絕,大都一盅兩件或來一個盅頭飯,八點過後茶居常客都營生去了。九點,“地痞茶居”都陸續收市。


        “茶樓”一類真的設在二樓或三樓。成珠茶樓、三如茶樓,則是經濟較好的人飲茶的地方。地下除舖面外,後座均是食物倉和廚房。點心當然比“地痞茶居”質量好多了。舊日有句“有錢樓上樓,冇錢地下痞”,就是一真實的寫照。


有“二世祖”拿著鳥籠來,掛到專用的竹桿上。茶樓除賣點心的叫賣聲外,鳥聲、香煙報紙的叫賣聲也不絕於耳。


        在那一個年代誰也沒有厭惡茶樓的嘈吵,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那個年代的中國貧窮落後就顯得特別的孤寂和泠清,人們多麼渴望熱鬧!


        今天生活在繁忙都市的人,反而希望清靜一下,過一陣子田園生活舒緩神經。我十分懷念用焗盅飲茶的情趣。沒有了特有的環境,能用小小的紫砂茶壺泡茶亦足矣!


 

紫砂茶壺.jpg


飲茶粵海未能忘。


廣州人喜歡飲清淡的茶,卻不像現代人喝茶的濃烈。


廣州人飲茶與潮汕人飲茶本來是兩種品味,世界真奇妙,現在都溶和了。


7 則留言:

  1. 一般的廣東人會將一點茶葉沖一大壺水,或者將茶葉浸在壺內。妙玉說過:一杯為品二杯叫喝三杯是牛飲。
    [版主回覆04/20/2009 23:07:00]大佬,舊日的廣東人窮之過罷了!一般的家庭都是喝白開水居多,上茶居也是一種奢華的享受.
    小孩子跟著父親上茶居,就是希望能吃到一個大飽.(一種什麼都有的雜會飽)

    回覆刪除
  2. 茶的哲學,真的說之不盡, 而茶的文化, 在中國可以寫下不止萬言的論文哩.

    回覆刪除
  3. 茶的哲學說之不盡, 在中國的茶的文化郤更說之不盡

    回覆刪除
  4. (Empty)
    [版主回覆04/21/2009 23:10:00]很久沒看到你來了.
    現看你的 Blog,文章寫得有生氣,進步很大.

    回覆刪除
  5. 有一年,我去台灣自助旅遊,去了一個月,發現台灣人好識享受,好多茶館,好美好雅致,還有廂房,我們一行五人,包了一個廂房,選了台灣的一級凍頂烏龍茶,然後叫了一些小吃,有糕點和甚麼菜寶煎蛋,我們還一邊飲,一邊作詩,一人一句,那間茶館叫''落梅天''記得第一句和最後果句都係我作,是這樣,''品茶落梅天.........茶醉夜難眠。那時有將這首即興聯句抄起來,用電腦印出來,一人一張架,但幾年後不見了,只記這兩句詩是自己作。台灣的茶館比國內又靚好多架,又寧掙。
    [版主回覆04/26/2009 21:24:00]哈哈! “品茶落梅天.........茶醉夜難眠。”又幾有意思喎。
    台灣人品茶學足日本,對種茶和制茶甚有研究,在精而不在多。一到大陸全走了樣,斬你一頸血。
    妳知道嗎?醉茶比醉酒還難受呀!

    回覆刪除
  6. 老子兄,
    今次回來慕名到[廣卅酒家]飲茶, 覺得價錢相當貴! 據說乾炒牛河好正, 33rbm 牛肉沒多幾片, 不過不油膩。
    [版主回覆04/26/2009 21:06:00]在廣州飲茶比香港還貴.廣州酒家是名牌,不斬客就對你不住!因為大陸有一批 “新發彩(財)”捧場,愛你(銀紙)沒相量.
    人民幣拼音是 Ren Min Bi ,這次考起老番了.應是RMB才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