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王莽布幣

王莽的布貨


“布貨”始鑄於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更是一重超大額的貨幣,與“貨泉”同時流通。從以一當一百直至以一當一千個“小泉”使用


有些史料記載:“新朝”的官員都須佩帶“大布黃千”一枚,宛如通行證一般以示對王莽改幣的支持。所以留世也較多,拍賣價也最賤,遠低於中布六百


大布黃千.jpg
   
小布一百.jpg
 


布貨
















































 


 


 


大布黃千


24


1


次布九百


23


23


弟布八百


22


22


壯布七百


21


21


中布六百


2


20


差布五百


9


19


序布九百


8


18


幼布九百


7


17


么布


6


16


小布一百


5


15


 


    上述長度為漢尺


布幣.jpg


        從一些錢幣拍賣資料中


一枚中布六百,成交價:RMB 3,500


中布六百3500.jpg


一枚大布黃千,成交價:RMB 500


大布黃千500.jpg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歷史中華

歷史中華片頭.jpg


《歷史中華》序


中國的逐漸開明,人愛也在逐步提升。今年的四川大地震,把中國人的愛心發揮得淋漓盡致!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寫下了“多難興邦”振興中華的字句。


        “以史為鑒”,中國人說了多少遍。究竟以什麼史、又鑒了些什麼?卻少見內容。


        歷代的“史官”都循皇帝的心跡“寫史”的多,“正史”中的一些史實往往受到後世史家的質疑。當然很多“質疑”都是正確的,有些帶有個人“偏見”的也會在所難免。越向後世,能發掘的史料也就越多。猶其在今天資訊發達的年代,資源的共享達到空前。塵封的史料紛紛曝光,使研究的人也眼花撩亂。多少的門外漢也加入讀史、研史的行列,很多新的觀點也引起內行人士的注意。“縱向讀史”所涉及範疇之廣,也使得史家目瞪口呆。


        當今中國人的知識水平、科學分析不可與“以往”同日而語。百家見解不會引致思想混亂,而是觀看到的歷史越來越清晰。


        中國人是需要有一種“精神”。清楚的認識過去、摒棄“正史”的虛偽,形成新一代的“中國魂”。或者稱之為“中國人的核心價值”的重新定位,恐怕也是很有必要。問題說清楚了,“以史為鑒”就有內容了。


        是以為序。


 


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王莽泉幣

王莽的泉貨


不斷的鑄造大額貨幣,開創中國歷史的先例。天下的人民苦不堪言,貨幣的“存活期”十分之短暫,成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貨幣大混亂。這些天價的錢人民並無興趣,卻引起後來的古幣收藏者的垂青。


        在錢幣上使用“懸針篆書”是其一大特徵。中國人又有收藏古玩的習慣,所以仿王莽錢流於世上甚多。“出土錢幣”也就真真假假。


        圓形的泉幣就出現以一當十、當二十、…甚至當五十個1銖重的“小泉直一”使用1銖重的小泉直()一,替代了“五銖”錢的流通。用通俗易懂比喻,也就是物價漲了5倍!一個“大泉五 十” 重12“貨”“幣”的比率是4.倍多


小泉直一.jpg
       
大泉五十.jpg


泉貨:
































 


 


 


小泉直一


直徑6


1


么泉一十


直徑7


3


幼泉二十


直徑8


5


中泉三十


直徑9


7


壯泉四十


直徑1


9


大泉五十


直徑12


12


 


泉幣.jpg
 


        從一些錢幣拍賣資料中


一枚大泉五十合背錢,成交價:RMB 100


大泉五十合背錢100.jpg


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覺悟

災難興邦


        中國人不再哭泣中國人不再流淚!挺起胸膛的中國人變得更加團結,變得更有愛心。我們不希望有災難,災難使人民團結得更緊。


        今後重建新的生活不但是災區的人民,連國家的政策及中國人的心都會調整。人不能勝天,起碼受災的人能重新的站起來,重建他們失去的家園。人們的“愛”重新激起,傳至千秋萬代。歷史記下了愛的頌歌;歷史也記下了“中國人互相檢舉”,以文字、思想入罪,扭曲人愛的黑歌。


        中國人加油不是停留在口頭上,協助災區重建道路還是很長。被救的人從心底裡發出:以後要回饋社會,感謝救助他們的一切人。我們看到,中國即時逮捕了救災不力的官;也追查私自挪用救災物資供親屬、及以各種方式發災難財的人。


        遼寧女生侮辱了災民引來了全國的憤怒,公安逮捕了她也引來了部分人權者的非議。如挑起民情盛怒而死於非命者是咎由自取,來不得半點的同情。聽說35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而搶掠食品的人,就格殺勿論。不如此,如何穩定救災?


        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只要對社會有利,大家都會理解。


        對別人的救災方式多加指責的人,或出於無知?或出於財迷心竅?也願他們覺醒。唱歌也能救災!唱歌也能救災!它安撫著災民的心,也安撫著施、受者的心,心與心聯繫靠的是一份“愛”。一些太現實的香港人,也希望他們有一點心:讓世界充滿愛。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無用古錢成珍品

王莽錢


        縱觀一個朝代的興衰,有它的一些偶然事件;也有著它的發展必然規律。很少有人替王莽說好話,我也看過有人讚許他的改革,投了贊成的一票。文字遊戲,可以是各說各的。不容爭辯的是:那個時期錢幣的變化,卻是一種有力的佐證。它是政治、經濟、實力的縱合表現!


        王莽的15年中,其錢幣變化之大是五千年的華夏從未有過的;也開創了大面額錢的先例。


        從“錢”看歷史是一個新的概念,也就是最為“貼切”的走近歷史的“真相”……


        “史家”看“錢”與“泉家”看“錢”是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與惡好!


        漢高祖劉邦得天下,仿照周朝的分封,種下了日後動亂的禍根。漢武帝與秦始皇一樣的好大喜功,散盡了天下的資財。王莽攝政3,發動宮庭政變建立“新朝”( 自公元9 ~ 24年共15 )。正史的史官視王莽不是正統,稱為“篡漢”。漢朝的斷代是從王莽而打開缺口,漢朝分為“西漢”與“東漢”。15年的“新朝”也就拼入到西漢去了


王莽是一個偽裝得很好的大陰謀家,弄權成了皇帝。“新朝”經濟,就一直不振。王莽以复古為名四次改革幣制,其目的完全是出於斂財。以精美作招徠,巧立名目仿古錢。甚至出現以石、玉、包金的貝幣。從出土的發現的實物,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質劣其甚。


夏、商時期的玉、石、貝幣,現藏於北京市古錢幣展覽館的確也很美麗。是真正的“貨真價實”、人見人愛。


夏商貝幣.jpg
       
石貝.jpg
        
玉貝.jpg


 


﹝待續﹞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天 地 人

哀悼以外


一連三天全國為四川地震死去的同胞致哀。上天也都哭了。汶川地震激起了中國人的愛心!亞洲電視台不斷地播放著抗震救災的歌曲,為四川人打氣、為四川人祝福。中國收到了好幾億的捐款和各類的物資,要拯救每一條的生命,一時成了災區人的口號!


地震災區得到了八方的援助。救人、補給、防疫、以及一切的善後都在有條理地進行,是當今工作的重中之重。地質專家也到了,對一些的地理變化進行評估。一幕幕拯救災民的感人畫面;解放軍身先事卒、醫生超負荷的投入;消毒防疫人員忙個不停…。他們在地震中也失去了親人,一樣全情地救人!不光只是看受災的人,也要看到救災人員的偉大、與愛心。


全中國的人都捐款、捐血支援災區,政府也在規劃如何幫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園。我們看到了一切都在“人性”的理念進行著,連外國人也盛讚中國人行動之快。


中國人團結起來其威力是無可比擬!

要努力發揚中國人的愛,誠之與恆!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對天災有感而發

天災改變中國人的“愛”


4.12四川大地震是天災,人是阻擋不了。一次地殼大板塊的碰撞,波及到四川、雲南、甘肅、山西、陝西多個的省份,連北京也引發了3級的地震。觸及到了華夏文明的脈絡,我們能為此反省什麼呢?


不怨天,不怨地。突然而來的地震,我們的反應意識是遲了一點。驚噩以後,很快就有一隊隊救援人員進入了各地的災區,中國人清醒了。一場比唐山大地震強得多的 8 級地震,山崩地裂、公路堵塞、橋樑坍塌、城鎮樓房一刻成了廢墟,時鐘指著是下午2 : 28。到處都是目不忍睹的大災難。溫家寶 7 個小時就趕到現場視察、指揮,空降救援人員、物資陸續接上。解放軍跋山徒步進入救災,徒手挖掘無疑是錯失了一些時間。空降救援人員和物資空投拖了 一兩 天,不竟全中國都動起來了!這也不能怪誰。災難應變系統還未形成,中國人第一次感覺到了。


香港電視台大批的攝製人員,第一時間就趕赴進行了報導。全世界的人民對中國四川地震為之震動,紛紛飛出了對中國人的愛!救濟物資和賑災款項的最早到達,表現出香港人對祖國的愛心。義賣、義演……捐款救災,香港人全情投入,這就是“香港的良心”。胡錦濤感謝香港的人民,香港人民從沒有與中國離心。


貼著標誌的全國各地專業救援人員,在四川省的災區上出現。他們是資深的消防隊員、骨科醫生、醫療隊員、災難拯救隊中……的精英,帶偹先進的設備為災區的人民默默奉獻。香港的和外國的拯救隊,也在鏡頭中出現。人民解放軍更是一支救援大軍,拯救災民、撤離群眾、修復道路……一直在第一線。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提出不違除力,要挽救每一條生命。要盡最大的努力,為受災的人重建生活。對孤兒,保障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家一般的溫暖……。一些富裕的中國家庭,也自發地提出收飬孤兒,充分體現了人性的愛。

      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觀念的改變,讓世間充滿愛。自上而下對五千年的窩裡鬥的厭惡,從此在中國人心底中清除出去。在四川大地震後的一星期,全國哀悼三天。自共和國建立的五十多年,第一次為死於自然災害的中國人默哀。這一歷史的轉變,說明中國人成熟了!經濟提升了,人愛也提升了!只有人的團結互助,陰霾很快就會過去!它喚醒了中國人的心,在天國的眾靈魂就會含笑了!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秦半兩錢是否真為半兩

半兩錢


有個網友叫我我看看她的藏品“王莽錢”。觸發了我的興趣,寫下了中華古錢的“錢史”。也就是從經濟上錢所產生過的作用來說“錢”,為歷史書中的社會給出一個較為集中的概念。


大量的書籍都記載著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偉大事業。那時,一尺是多少呢?一斤又是多少呢?則很少提及。秦時的度量衡標準是


長度        123.1


重量        116            1=15. 6 g


貨幣        1=24            1銖=0. 65 g


於是順理成章,半兩=12銖,為貨幣的基本單位,約等於7. 8 g


是外圓內方 Φ=3. 3㎝ 的銅錢。


秦始皇時的貨幣單位“ 兩” 是與重量單位“ 兩” 是等值的“銖”也是可理解為重量。後來由於錢幣的減輕才使它們分離了。


其實在秦惠文王2( 公元前336 ) ,就已經有了“半 兩” 的鑄錢。由於國力的興衰不一,錢的重量在3 ~ 6 g ( 5 ~ 10 )之間變化。


秦始皇統一天下,集六國之財為我使用,當然是覺得秦國富有。況且秦始皇又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物,怎不把秦“半 兩” 重量加碼成12以顯示其國力之強大


 

秦半兩.jpg


修宮殿、建驪山陵墓以及修長城築馳道;拒北胡與開拓南粵疆土,無不都是耗費大量資財的地方。秦二世時就有銅錢減重的報導,但改為多少了卻未見提及。


趙高在秦始皇死後就有想當皇帝的念頭。大殺嬴氏和功臣,從此天下無嬴氏。哪裡管得了發展經濟?“貨”與“幣”開始不等值了。重賦稅、重徭役,天下怨聲載道。陳涉、吳廣率先揭竿而起反抗秦庭,繼而是六國遺民也紛紛效尤舉起報仇复國的義旗,直至秦朝的滅亡。


七年的西楚王朝( 正史上卻把它“遺忘”了 ),不停的劉邦與項羽的相爭,世上還剩餘了多少的財富?漢高祖建立的漢朝本來就是脆弱的經濟,只得繼承秦朝的制度。錢幣還是使用“半 兩”,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就鑄造過8銖的“半 兩” 錢(Φ=3. 0 )。可能這是與秦二世減重的銅錢是相一致的。


西漢的文、景二帝只好用“克勤克儉”來積累財富,鑄造4銖的“半 兩” 錢(Φ=2. 2 )及“三銖” (Φ=2. 2 )


8銖半兩.jpg
 
4銖半兩.jpg
  
3銖錢.jpg


到漢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 )時,社會有了一定的財富,廢“半 兩” 及“三銖”錢就有條件了。這種“五銖”錢(Φ=2. 4 )就一直沿用到到唐代近七百年。


 

5銖錢.jpg


 


        錢幣的直徑由於多地與多次的鑄造以及出土鏽蝕等原因,小數後一位數字僅供參考。


 


 

參考書籍:《古錢幣》  北京文物局                北京出版社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無厘頭

OUT出局


         近日想買一件文具,沿著昔日的道路尋找往日的文具舖。到了舊址,卻是另一門面。一臉妄然,無厘頭的往哪裡去了


        猛然想起香港到處都在加租,不少的商舖都只好關門了。是香港人的精明,還是自己把自己的枱腳拆了?一些基礎的日常用品店買少見少,再過一段時間又到哪裡去找了?


        無厘頭的奇想是人們反思維的一種表達,是廿多年前的另類香港文化。在香港起飛的年代大家都搏到盡,腦筋真都想鬆馳一吓。一種反常的咽然一笑,大家都很受落,也有人因此而發了財。但總得要回到現實的世界,卻不能事事都變得無厘頭


        加租也不盡是大業主的事,小業主也都在效尤。譬如學生買文具都要出旺角?成年人就把學生的時間毀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父母就要大破慳囊。惡性循環下去,還不是大家都殃!

        香港沒有了往日的恬静,人物的和諧只好在故事中尋!

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歷史的回顧

﹝續1913年的電車罷搭風波﹞


當年今日


191310月香港正式宣佈“禁止通用外國銀幣及一切貨幣”的禁令。制定了15款“禁止輸入及通用外國銀圓貨幣之條例( 包括中國銀毫及墨西哥銀圓 )191431日 正式施行。


香港電車公司在191311月率先不收“中國錢幣”引起香港人的不滿,採取“罷搭”的抵制行動。


從歷史的碎片中我們可回顧到當時的香港:


「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是英資,也有小數的華資。電車公司比政府的實施期提早5個月不用廣東銀毫,就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包括小銀行業者、錢莊及貨幣兌換業者、南北行與金山莊的貿易商,因為他們也都經營匯兌業務,每年有5,600萬美圓之多。


很多貿易商是「旅港四邑工商總會」的成員,「旅港四邑工商總會」又跟廣東革命政府有密切的連繫。不收廣東銀毫既損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也影響到一般的民眾利益。一個愛國主義與實效利益紏結在一起時,杯葛運動欣然而起,這就是“運動”的必然規律。


19121112,香港街道從西營盤到筲箕灣一帶,到處有杯葛的海報和漫畫諷刺電車乘客是豬犬畜生。


1124日,一干群眾聚集筲箕灣阻擾電車高呼杯葛口號。英人警官Ogg逮捕一名華人,民眾向警官投石喊打,巡官Gourlay拔槍威脅民眾。


1126,一干人在中區德輔道騷動,扔石頭襲擊英人警察。大批警員趕到逮捕4位民眾。此後警衛日夜巡邏電車通道,並有50名士兵分乘各路電車當紏察。


一場“罷搭電車”的抵制行動開始了……


1218,梅軒利( Francis Henry May )港督召見了150名華人紳商解釋電車公司拒收中國銅幣,並非有意侮辱中國,而是因為它比香港銅錢輕賤。又放出口實要對居民徵收特別稅,以補償電車公司的損失( 原話 )。總督大人口中所說的中國銅幣,其實指的是廣東銀毫。以電車三等六仙的票價為口實,來個偷樑換柱。廣東的銀毫不使用了,中國銅幣也自然無立足之地。


港督又要求紳商乘坐電車以身作則,鼓勵大眾搭乘電車。於是香港的華人名流何啟、韋玉等一些紳商前往乘坐以為示範


另一方面電車公司以半價廉售10萬張電車票給華人雇主分發員工。政府重申嚴格執行以港幣支付薪水的法令。


為了挽回流失的搭客,電車公司實行連續3日免費載客不收任何車資。


191324,持續了兩個多月的“罷搭”的抵制行動結束。


由“禁止通用外國銀幣及一切貨幣”的禁令所引起的風波才告平息,191431日 賴以順利施行。

“罷搭電車”的抵制行動,滲雜了政治和經濟上的紏纏,這才是事實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