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選擇





從本本中領會



 

 

 



    為體會宋畫《枇杷綉眼圖》的枇杷,於是從市場中買了金黃色、長形豐碩可愛的南洋枇杷。這使我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篇文章,自然界的茄子從南方廣東一直到北方生長,從長長的一條逐漸趨向球形。於是我想到了宋畫中的枇杷,也是生長在北方的。



雖則學習工筆繪畫的書籍眾多,有關白描的書本,我還是屬意李曉明的專著。因為其筆法的認真,他的原大的白描圖成了學習者喜用的素材。



    一幅工筆畫有花無鳥總是有憾。留傳後世的宋代花鳥名畫,給人們作出了很好的示範。宋畫為什麼好?首先是造型准確,其次是設色精細與禽鳥的高度寫實,氣氛的代入而不是標本型的圖畫。



    臨宋畫的要訣是1仔細讀畫2用線精細。 3細節嚴謹。 4用色如古。能洗卻古舊的歲月痕跡還它青春,又是今人的一個研習方向。老師輕雲的成績給我們大開了眼界。



    臨宋畫《枇杷綉眼圖》白描也堅持以本本方式進行:



枇杷用游絲描淡墨勾果實,果臍用淡墨直接點出;



葉用重墨勾勒;



樹幹用中墨勾勒,用筆堅挺。



 



綉眼鳥絨毛用淡墨虛線勾勒;



片狀羽用中墨細鐵線勾勒;



嘴用重墨勾勒,嘴的中線要直而堅挺;



眼先、眼圈下方的黑斑以重墨畫出。



    一幅《枇杷綉眼圖》白描圖果然不同凡響,滿足是最大的喜悅。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臨摹宋畫引子


研究中的研究



    宋畫的細膩與一絲不苟,響譽千年不是沒有理由的。隨著對工筆畫學習的深入,也引起了我臨摹宋畫的興趣。經典的花鳥宋畫,臨的人可多了,人們還是津津樂道。古雅精工是當今學習中國畫的人必修的一課,畫中意境的傳神久看而不生厭。



 宋畫枇杷綉鳥圖



    一幅《枇杷綉眼圖》真個生動。怎麼枇杷果上多了一隻螞蟻?定眼端佯的鳥兒就要撲上去,連重心都向前傾了。



    翻閱了好些教臨宋畫的書。真的無獨有偶,怎麼搞的?編著者把《枇杷綉眼圗》變成了鏡像畫,由白描直至“成品”一一顯現。細看經典原圖,宣統皇帝印章怎麼成反字了?成了天大的笑話!還是奇文共欣賞吧,我竟成了偽畫鑑定專家呢!?



 

IMG_2776  
  畫反了的宋畫原稿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始終未有閑






溫故而後知新



    在准偹學畫宋畫前的一段日子裡,複習一下荷花的細膩畫法。因為純粹作為練習,隨意的在有關荷花畫法書本上挑了一幅畫。



    後來發現此畫在另一書本中也找到了“臨本”,也弄不清誰是原創主人。雖然有少少的二次創作成分,但99%還是一絲未改。漸漸發現,類似情況在大陸的畫書中也屢見不鮮。雖然不能說她是老翻,標上臨摹也算是尊重原作者的一種禮貌。學習之人的臨摹則又是另一回事,因為是不涉及商業成分。



    畫幅需嫌少些,作為練習將就一下亦可。我明白畫家喜作大幅的原因,就是盡可能的表現細膩,這也是工筆畫的核心重點。今後每畫一畫,必須要在底稿中注上最佳畫幅作為經驗教訓。



    白描圖可對原稿作增減取捨,以合乎作畫的要求。堅持廣義墨染,每一步都要做足有厚實的質感。這一幅的半成品能以一幅畫的大概出現,其中的一環是要對整幅畫的光暗以及色彩上的平衡作出合理的表達。



 

 

荷花練習廣義墨染


    第二部才是染色調整,包括色相與色差。



    第三步是増強立體感以及修飾等的細緻處理。



 荷花練習完成圖




經此一役的荷花習作也頗滿意。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半兩錢



半兩錢

秦半兩


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時期,秦惠文王2( 公元前336 ) 就已經制定了“半 兩” 為命名的鑄錢。由於當時國力的興衰不一,錢的重量在3 ~ 6 g ( 5 ~ 10 )之間變化。也就是錢幣的“ 兩” 與重量的“ 兩” 是不一致的。



大量的書籍都記載著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偉大事業。那時,一尺是多少呢?一斤又是多少呢?則很少資料提及。秦時的度量衡標準與今日的公制對照是:



長度    
1尺=23. 1



重量    
1斤=16    
    1=15. 6 g



貨幣    
1兩=24    
    1
銖=0. 65 g



於是順理成章,半兩=12銖,為單個貨幣的基本單位,約等於7. 8 g 是Φ=3. 3㎝ 外圓內方的一個銅錢。



秦始皇時的貨幣單位“ 兩” 是與重量單位“ 兩” 劃一等值,“銖”也是可理解為錢幣的重量。後來由於錢幣的減重才使它們分離了。



秦始皇統一天下,集六國之財為我使用,當然是覺得秦國富有。況且秦始皇又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物,怎不把秦“半
兩” 重量加碼成
12銖以顯示其國力之強大!



修宮殿、建驪山陵墓以及修長城、築馳道;拒北胡與開拓南粵疆土,無不都是耗費資財的地方。秦二世時就有銅錢減重的報導,據推算應該是8銖“半 兩”( 5.2 g )的貨幣。

趙高在秦始皇死後就有想當皇帝的念頭。大殺嬴氏和功臣,從此天下無嬴氏。哪裡管得了發展經濟?“貨”與“幣”開始不等值了。重賦稅、重徭役,天下怨聲載道。陳涉、吳廣率先揭竿而起反抗秦庭,繼而是六國遺民也紛紛效尤舉起報仇复國的義旗,直至秦朝的滅亡。



七年的西楚王朝( 正史上卻把它“遺忘”了 ),不停的劉邦與項羽的相爭,世上還剩餘了多少的財富?漢高祖建立的漢朝本來就是脆弱的經濟,只得繼承秦朝的制度。錢幣還是使用“半 兩” ,正史記載了一段:“ 漢高祖開國,因嫌秦錢過重,約有半兩。所以改鑄笑錢,每文只重一銖半( 1 g ),徑五分,形如“榆筴”。用這一欺騙世人的大話以掩飾國庫的空虛。



又“ 錢質太輕,遂至物價騰貴,米石萬錢
”,司馬遷的這樣寫《史記》才通得過漢武帝的審查,把根本的原因偷龍轉鳳去了。

8銖半兩    4銖半兩   


漢文帝也看不下去,只好复鑄(Φ=2. 2 )4銖“半 兩” 錢( 2.6 g ),并除盜鑄令,准人民自由鑄錢。實在撐不下去時又鑄(Φ=2. 2 )三銖( 1.95 g )
“半 兩” 銅錢。從而可以看到戰後立國的漢朝經濟,用“克勤克儉”來積累財富。



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就鑄造過(Φ=3. 0 ) 8銖的“半 兩” 錢( 呂后8銖錢 )。可能這是與秦二世減重的銅錢是相一致的。



   



    現時存世的所謂“半 兩” 錢重量相距不一,其原因是當時社會經濟衰落的一種反映。



到漢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 )時,社會有了一定的財富,廢“半 兩” 及“三銖”錢就有條件了。改鑄新規格的(Φ=2. 4 ) “五銖”( 3.25 g )錢,這一重量就一直沿用到到唐代近七百年。



 



 



2013328重新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