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桃花女與周公


一對鬥氣冤家


香港魯班先師廟的動人之處除了由佛山石灣玉均窑製造的陶塑瓦脊之外,最引人入勝的就是垂脊上的一對鬥氣冤家,人們稱之為日神與月神。問本追源,我到了佛山 祖廟 一行。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這裡也有一對日神和月神。


桃花女原塑.jpg
周公原塑.jpg
  


據資料介紹:這兩尊清朝晚期的石灣陶塑日神月神,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佛山祖廟時,由石灣著名陶塑家黃古珍塑造的。原物已被拆下由佛山博物館珍藏,現立於屋脊上的是仿製品


香港魯班先師廟始建於清朝光緒十年﹙1844年﹚民國戊辰年﹙1928﹚孟冬重建,可見這一對日神與月神是這時添上去的,是十足十的“老翻”。


        粵劇的發源地是廣東的佛山,今日在省城廣州已日漸式微。唯有佛山至今仍不衰落,形成一種不可動搖、深入民心的地區文化,當然也與地方政府的不懈努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佛山石灣公仔至清朝已名揚中國,也有著一批名師。如清朝的 文如壁、黃炳、黃古珍、陳祖、梁醉石等。在眾多的陶塑名家中,黃古珍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佛山燒製陶器的瓦窑工藝自創一格佛山窑統稱為筠窑。一直以來都屬民間,故不受諸多規範的官府限制。瓦脊的人物採用粵劇的造型,是佛山石灣陶塑瓦脊的一大特點。


        真正的才子佳人是怎麼樣、真正的帝皇將相是怎麼樣並不要緊,在粵劇中他們都有獨特的造型,說明粵劇在佛山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多嚴肅的東西,在佛山陶塑家之手都變得具生活的情趣,一切盡在欣賞中。


        黃古珍塑造的一對日神與月神以粵劇扮相造型,取自《桃花女與周公鬥法》的故事,是專為佛山祖廟垂脊而創作的。


        桃花女與周公為何結下如此深仇大恨,非要鬥個你死我活呢?在劉以鬯捐贈給香港中央圖書館《粵南神話傳說及其研究》吳玉成著 的書中,就有了深入的探討。當然作者羅列出多個版本作比較,我覺得這樣的綜合來得更有趣:


        桃花女與周公本來就是一個凡人。


        周公名乾、善卦術,能預知未來。彭祖是他的僕人。


一日,周公對彭祖說:“你的壽命於某年某日該盡,届時一定不能避免。快些在人間享受一下吧”。彭祖也信以為真。


桃花女也是一個精於卦法之人,道法在周公之上。


彭祖又往問於桃花女,得出的結論也與周公相同。彭祖問有何拖延之法,桃花女指示他一條補救之路……


“……你於某日往某處,就可見到兩個皓皓白髲的老人在下棋,他們正是北斗星君和南斗星君﹙這是中國神仙的一種高尚娛樂﹚。


當他們殺得難分難解之時進之以酒食,事後他們就會對你感恩,你 向星 君要求寬限便可。……”


哈哈!此計果然有效。連神仙都敵不過糖衣炮彈,也有著中國人的特性。


一個司生、一個司死的星君,找到了彭祖的生死簿:壽六十四歲。


一番相量之後,在上面加上了“八百”二字,於是乎成了“壽八百六十四歲”﹙讖語:八八六十四的諧音﹚。此後,彭祖成了人間最長壽的人!


周公認為是桃花女破了他的卦術而忌恨在心,一定要置桃花女的死地。原來“小器”並不一定是小女人的專利,大男子周公公然也是一個“小器”的人版。


周公想出了娶桃花女為媳的方法,擇定在“三煞”日迎親。所謂的“三煞日”就是最不吉利的日子:“天煞”、“地煞”和“人煞”一齊來。


桃花女亦算出了周公的預謀而有所防範:出嫁之日底穿素裝外披嫁衣以防邪煞,撐紙傘以擋“天煞”;地上蓋上草蓆而使足不著地以破“地煞”;地上撒上穀物破周公以金雞作“人煞”武器攻擊新娘,使金雞為拾取穀物而忘卻跟進。


周公要娶桃花女不在乎結姻親之好,而在乎發洩桃花女破了他的陰陽法,壞了他的名聲。其實得道者何止千萬,怎麼別人高於你就是不行?也反映了千年來小農經濟、中國人心胸狹隘的一面。


此一傳奇故事也刻在元代的雜劇當中。廣東以往年代的嫁娶也有此舊俗,以求以後日後夫妻和諧。但以後小說盛行則越寫越神,連上天真武玄天大帝都被扯上關係,成了日神月神


黃古珍塑造的桃花女與周公中:周公面帶笑容、左手舉起銅鏡,右手撩衣。單腳獨立,一派粵劇功架。桃花女身穿嫁衣、一手叉腰,一手舉起銀鏡,端莊穩重、暗自好笑。好像他們不是在鬥法、而是在享受戲曲,也沒有半點神仙的味道。


銅鏡屬陽、銀鏡屬陰,於是乎有後人在周公的銅鏡上寫上“日”字;在桃花女的銀鏡上寫上“月”字。一對鬥氣冤家,搖身成了日神與月神


人們希望這一對神靈日夜都在庇護著廟宇,化凶險為吉祥。他們都面帶笑容,不再是日鬥夜鬥了。既成夫婦,多難得的一對歡喜冤家


        香港的眾多廟宇為求吉利,也紛紛“老翻”魯班先師廟的日月神。這當然比原汁原味、佛山祖廟陶塑家黃古珍塑造的人物遜色得多了,但仍不失為他們生動的造型所吸引。


魯班廟月神.jpg
 
魯班廟日神.jpg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書的含金量

書是什麼


幾千年書對中國人的作用就是教化,西方人對書是知識的渴求,所以中國的科學技術永遠落後。幾千年中國的讀書人視孔子為聖人,研究科學的與工匠同一等級。書有什麼作用呢?一是讀書做官論;一是讀書無用論。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斤黍,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中國古訓是第一種的寫照。60年代大陸中學生有一句關於出路的戲言:“十年窗下苦,一朝揸茶壺”﹙只能到茶樓當茶博士﹚,是第二種論調的最好註腳。


為什麼是兩個極端?因為中國沒有走過資本主義發展的路――知識創造財富、知識創造文明。


香港由知識而進入文明跨出了第一步,創造了東方明珠的奇蹟。在這裡,知識是廣義的。不一定是人人 都要有 博士學位,只要每一個人所具有的知識用到工作上,它就具有無窮的生產創造力。一個改革開放借雞生蛋、全部工廠北移,香港就失去了後繼的發展空間。讀書就開始無用了,要不然你就得成為社會上層的“精英”!


其實在兩個極端的中間應該有著廣闊的中間地帶,成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知識出路,社會才有進步、天下才有和諧!


去年夏天七、八月,沙田新城市廣場擺了一個展覽裝飾,十足耐人尋味。


英國的藝術家Su BlackWell 女士用二手書,剪出了她的3D 立體雕塑。難能可貴的是,每一本要剪的書她都會重讀一遍。重新向人們告之,書是什麼!


 

書屋  1.jpg


書的含金量.jpg


知識城堡.jpg


書中意境.jpg


書中意境  3.jpg


書中意境  5.jpg


書中意境  6.jpg


書中的明日之星.jpg


最近香港人也可以在流動網上閱讀到電子書庫的資訊了,但是當今的年青人有幾多會閱讀電子書呢?曾記否,“讀書不是求分數”就被香港人罵得狗血淋頭。知識有出路是香港的千年大計,否則將是永遠的沉淪!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要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

政策與策略


        在本人的﹝點醒你﹞《柯士甸站》一文中,提到有香港“憤青”提出把香港高鐵總站設在朗屏,其實應該是朗原。朗原的地名是我作出來的,指的是從錦田至元朗之間的一片土地。


        坐西鐵從“錦上路站”到“元朗站”的一大段路程上,其間的田園風光、風景宜人,使久居石屎森林的香港人心擴神怡。


錦上路風光:


 

錦上路  1.jpg


錦上路  2.jpg


錦上路  3.jpg


錦上路  4.jpg


錦上路  5.jpg


        香港政府一廂情願地希望發展商先在此開發,當然這只屬“發夢娶媳婦――空歡喜”了。早前的九龍文化中心就曾經出現過一出的鬧劇,政府向地產商招標投資設計開發。三個發展商的設計模型公開展覽徵詢意見,令人大吃一驚的是:一個號稱世界級的文化藝術中心,卻變成了地產的發展項目。最後當然是受太多的香港人反對,不得不擱置下來由政府重新規劃。


        要地產商在“塞外”建樓作開荒牛,簡直是一個妄想!


幾十年前英國人對香港“郊區新界”的發展,都是從建公共屋邨開始的。先創建一個人口密集的經濟旺區,每一個屋邨都有商場、街市、學校及娛樂場所,繼而就有相應的交通設置……,一個一個的生活區連成了一個新市鎮。沙田的發展由農村變得城市化了,何用再通知,眾多的地產商都急不及待的到這裡來分一杯羮!


        東鐵沿線的新市鎮就是這樣崛起的。急功近利的商機才能使地產商青睞,這一起碼的常識,我們的首長真是很少讀歷史了。


        城市規劃掀涉到人口政策,把大量的“低收入”的城市人口自動往外遷移,降低了香港市區建設的阻力。政府工廠大廈設在城市外圍的未發展區。一籃子的設計使得香港人有生計、有屋住,社會的怨氣少也了。香港人懷念那一個年代――這是人民的歷史。


        以政府的主觀意念、硬性攤派就會事倍功半,甚至一事無成。政府的智慧是如何理順民意,把地產商的發展納入到自己的運籌之中。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這是英國人管治香港的一條成功經驗。不要一提到英國人對香港的歷史,就一定要出來反對。資本主義也有好的東西,社會主義也有不足的一面。要恰如其分的取捨,社會才會進步。


        朗原﹙從錦田至元朗之間的一片土地﹚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可以開闢一個新型的市鎮。一個個公共屋邨與低密度別墅式私人屋苑的建築群相影成趣,一個大家都享受到大自然而少污染的香港新區。不要再搞大圍火車站式的屏風樓了,如此下去,城門河快將成為第二條的深圳河!!!


        如果早推行上述計劃並増加交通網站,把菜園村遠遠拋離而相形見拙。以合理的補償和上樓的誘因,用特事特辦的社會就業模式去處理,就不會引起之前社會的強力反彈。當“有利可圖”的環境形成了,地產商自然會找上門來。一個新型後花園式的規劃,是今後“富有香港人”的心願。大家歡喜,又何樂而不為呢。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年宮政變端倪


秦始皇  2.jpg
 


    呂不韋與當今的趙太后雖然以往有過一段曖昧的關係,為了他的前程而需放棄了。以前的趙姬,只不過是一只棋子罷了。他推薦了繆成為趙姬的男寵,並且生下了兩個男兒。


        這一個繆也是一個充滿陰謀詭計的人,籍著趙太后的關係徙往雍宮唯所慾為。封長信侯,食邑山陽,後封太原郡國。主管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等事。這一個大內主管,其橫行霸道,以“假父”自稱。無日不虎視眈眈,與趙太后效孝文王與庄襄王速死故事密謀奪權


    孫中山曾言:“中國向來沒有為平等自由起過戰爭,幾千年來歷史上的戰爭,都是大家想當皇帝”。幾千年來的中國歷史只有兩個主題:如何保住皇位與如何奪取皇位。中國人悲矣!“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民諺深入人心,更何況是一個繆乎?


        野史記叙:繆趙太后密謀在秦王政在正式接管呂不韋的大權時,行過大禮往蕲年宮拜見趙太后時下手,在蘄年宮埋下殺手以絕嬴政。因事洩而使秦王先動手,粉碎了一次宮廷政變。是年是秦王政九年四月己酉日﹙公元前238年﹚。斬繆以及有他血緣的兩個兒子,把趙太后驅往盞陽宮,派吏管束,不准自由。


        皇帝家中的丑事,正史也只能一筆帶過,能簡則簡了。


        至於成蟜之事,秦王嬴政又是這樣處理的


封長安君的成蟜在公元前239年,率兵擊趙途中,以嬴秦氏嫡傳子孫名義起兵造反索取王位。被嬴政鎮壓死在留屯。歷史輕描淡寫的記下了,也速成了嬴政公元前238稱皇帝的步伐,高調的公告自己是嬴秦氏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