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田的書院之一〕
周王二公書院
水頭村與水尾村是錦田鄧族最先落腳的地方,以後才開枝散葉出什麼圍、什麼圍。上述兩村現今還保存著眾多的舊址與廢墟,原住民不會霸佔“無主之地”,仍然保留著昔日面貌。“忠”字牌扁入祠堂,就是很好的註腳。
縱使是以農耕為主的鄧氏家族,重文化之風也屬農村之冠。村中私塾以教化弟子、能原址保存至今,就有周王二公書院、二帝書院、泝流園和長春園等。
清 康熙元年( 1661年),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部眾而實行遷疆50里,香港新界全在範圍之內。殺人放火哀鴻遍野,村莊頓成灰燼。一些人悲憤的告別自己的家、其中亦有不少的冤魂、含恨的死在那裡。疆線外圍清兵守衛森嚴,內進者格殺勿論。
內遷香港居民多留離失所、死亡甚眾。兩廣總督周有德、廣東巡撫王來任上疏朝廷,提出復疆以救黎民。康熙七年( 1667年)遂許展界,仍不許出海作業。康熙二十四年( 1689年 )台灣鄭氏歸降才正式解禁,史稱復界。其後陸續才有大量回遷之人,重新置家是何其苦也!
展界後回到廢墟故居堅強的錦田鄧族人,開始重建家園。對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無限的感恩,於1685年( 康熙二十年 )建周王二公書院以資紀念。除教育鄧氏弟子之外,祭祀遷界喪生的亡魂也是它的己任。歷時重建次數之多,也是十分罕見的。計乾隆九年( 1744年 )、道光四年( 1824年 )、乙亥年( 1935年 )、乙已年( 1965年 )、丙寅年( 1986年 )等,至於重修之事,也反映到有關牌扁之上。
自1685年書院建成始,打醮超度遷界喪生的亡魂成鄉俗、十年一屆,寓以保佑境內居民。據稱明年農曆十月是最近的一次打醮之期,我們注意到書院旁的藍色臨時屋,擺放著眾多的靈位。奇異之處是,眾多盛著一阜家鄉黃土的黃盆,插上一枝大香,相信這是有代表性的亡魂。希望香港歷史學者能通過“口述歷史”,以填補香港遷疆資料的空白。
書院內的一塊乙已年立的扁額“復我家族”,就表現出強烈鄉情。正廳的一塊民國乙丑年立的扁額“胞與為懷”,錦田鄉全體眾信敬送,是錦田人建周王二公書院宗旨未變。
書院銘文:
“昔於一九八六年嵗次丙寅秋日,族老 乾新家先生以自有農地一幅,坐在周王二公祠面前,約稅二萬三千平尺捐出。二公祠為官產,以報晨日為我錦田村民复村之恩。如此美名同群,人神共樂長徹咸欽。特立以誌其事,使後世有所知之焉。
甘棠垂蔭
一九九二年冬日吉立”
雖然周王二公書院不對外開放,對錦田人來說是真誠的神。
此復界事跡十分少聞, 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