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氏祠堂
錦田也曾經有過書香的薰陶,至今完好的廣瑜鄧公祠、清樂鄧公祠、鎮銳鋗鄧公祠。雖經百年來的重建與維修,但也反映族人對祖先崇拜的執著。
據鄧氏族譜記載:粵派鄧氏一世祖為鄧漢__,而真正定居於此是四世祖鄧符。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鄧符把祖墳遷至元朗一帶,而成為錦田一世祖。幾經歷史演變,而真真正正定根錦田的,卻是十六世鄧鋗、鄧銳、鄧鎮和鄧欽四兄弟,後人稱為開基派人物。
清朝政府1662年封疆遷界使沿海居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早期的祠堂是遷界時遭族人離去前拆毀,或因荒廢過久而凋敗。復疆後流徙的村民返回原籍,重建祠堂已是十七至十九世紀的事了。錦田樹屋是封疆遷界的見證者,留空的長方形是原建築物的空間,我相信是書齋多於天后廟。
錦田有一座鎮銳鋗鄧公祠、一座清樂鄧公祠。這鄧清樂是何許人也?據說是鄧族一位生於明朝的要人。
史料記載,清樂鄧公祠旁原建有鎮銳鋗鄧公祠。鄧鎮、鄧銳、鄧鋗是鄧廣瑜的叔父。是鄧清樂為紀念叔父而建。清樂鄧公祠是鄧族後人的建築。
這裡顯然是出了一個謬誤。按一般興建祠堂的慣例,是眾兒子們發跡後為先父建立的。維繫著各房子孫的日常事務,甚至執行家法。有事到祠堂講,成為最高的家規。所以一座祠堂最高的先祖只能有一人,不可能出現鎮銳鋗鄧公祠的稱號。今日錦田的鎮銳鋗鄧公祠堂,為什麼少了鄧欽一族,可能也有一段故事。
以常理推斷:自一世祖鄧符在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定居錦田算起,各房後裔理應建築了不少的小型祠堂。由於資源關係,失修不可避免。直至明朝時出現了一位鄧氏的顯赫人物鄧清樂,以自己的財力並在族中各房籌募資金,建立一“鎮銳鋗欽合眾鄧公祠”,一致對外建立錦田鄧族的聲威。唯鄧欽一房反對,只成了今日的鎮銳鋗鄧公祠。
鄧欽一房礙於鄧清樂的聲名,只好覓地而遷、另建宗祠,離開錦田。為了照顧族人名聲,鄧清樂願意隱去屬哪一房後人史料,統稱鄧鎮、鄧銳、鄧鋗為其叔父。鄧清樂的付出,成為其後人為他另立祖祠的禮譽。鎮銳鋗鄧公祠原址應在今日清樂鄧公祠傍的空地上。
1981年重修清樂鄧公祠為什麼如此隆重,得到專家協助成今日之規模,恐怕道理亦在此矣。這座祠堂具傳統佈局,三大廳兩庭院。斗拱及橫樑都雕刻得極為細緻,是現存新界中式建築的表表者。
這一祠堂不對外開放,是名副其實的家祠。每年的重大節日,是錦田鄧族慶典的聚會之地方。
為此,或可為填補錦田鄧族歷史空白的一頁,提供一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