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魚越畫越活



 
 

給“原大”騙了

 



 



    “原大”(45
x 37 cm )
的白描
畫了一幅路雨年的[清澈水底],無疑一切都顯得很順暢。但回頭一看路雨年白描稿上的印章,顯然是不合情理的太小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印刷上的局限,無法拓印太大的紙張吧。不過作為初學者,這樣的畫幅亦以足夠。他的原畫應該是二開四尺紙所畫,最後裁去部分。



    學畫大畫明白此理是今後應有的一種潛意識,作為工筆畫的學習工具,亦不失為一種好教材。



    路雨年的[清澈水底]是休整期的習作,但也不敢馬夫從事。正因為沒有步驟的一二三四,靠的全是自己的心得。沒有依賴的習作,全是真刀真槍。從中感受大不一樣,有掌握了的,也有不足待改進的。



    魚是兩條,縱是多片的魚鱗,一股氣便完成了。眾多的鵝卵石,一百幾十粒要畫得圓滑也很考功夫。我發現要臨路雨年的魚不難,背景的水墨白描才顯功力。魚用多重的染色以分散注意,單一的墨跡線線條無可遁形。評價工筆畫的優劣,白描的功力是重要的一環。而我只是領略到少少的染色技巧,對初入工筆畫的人已是一種很大的欣慰。



 分染魚鱗後的效果



    我還是努力的把魚畫活。



 清澈見底閒游盪



    先用淡淡的曙紅作“墨染”,目的是打出魚的亮光變化。為了出現金紅的鯉魚,取消了墨的染色。紅比墨更難掌握,寧可多染 一兩 遍。若太紅了便很難表現出魚鱗的層次。



每一片的魚鱗也應順著光暗規律,用大紅至胭脂分全染和半染豎行進行。通過分染和統染的互相配合,實現合適的視覺效果。



用淡滕黃罩染魚身兩三次,一條金色鯉魚躍然而出。再用胭脂交叉十字提染魚鱗,也就立體得很。最後我的畫幅變成了44 x 38 cm ,比原畫是顯得焗縮了些。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知識的趣味



 

寶藏



    真正的自找原大的白描稿畫大畫是第一次。選路雨年的[清澈水底],是領略畫家內心世界與技巧為第一目的的一次嘗試。



    曾使用了有關資料畫了一幅路雨年的[蘆葦紅魚]有所收獲,但因畫幅過小只有四尺的一開八(33 X 33 cm ),顯得是小理小氣的。又教學範本與原大白描是有分別的,原因是問題的有所側重。我一直都為如何畫好魚鰭而費心,就是不得其門而入。



    使用了路雨年的原大[實用白描畫稿]圖集[鯉魚小品],受益實在匪淺。一幅[清澈水底]原圖是45 x 37 cm 以擴寬四尺紙的視線,我用一開三紙裁成44.3 x 37 cm 以取代。雖然少了一些邊沿的鵝卵石無關緊要的襯托,還是能忠於原作主角紅魚的原汁原味。



    我選擇此畫的原意是學畫石頭,眾多的鵝卵石又是一次往返練習的機會。雖然圖冊中並未有鵝卵石畫法的指引,憑已掌握的技巧模仿卻也能實現出來,只是墨色較重而已。我深信探索加領悟的異曲同工,亦可殊途同歸。



    另一收穫是驗證了我命名的“虛擬軌跡魚鱗畫法”的正確性,同時發現了路先生這一“虛擬軌跡魚鱗”變化的多樣性。其爐火純青的地步,反映在多端變化的魚態上,以實現美感的連續性。



    魚鰭的畫法是不出現在白描圖上,而是最後補上去的。這一點很重要,只有這樣才會顯得細膩而工整!



    臨摹原大白描圖一連串的寶藏,有待有心人去挖掘呢。

 

廣義墨染的細膩一直是我堅持的步驟,紅色的運用比墨色更要小心。所以對紅鯉魚先用淡曙紅,後用大紅、牡丹紅以保持金紅………的鮮明形象,是一次挑戰。

清徹水底的廣義白描圖


    經輕雲老師指點,後托白粉使石頭,更顯得清澈的水感和沖淡了黑暗感。魚鱗交叉分染技法使魚變得更生動,又是更上一層樓呢。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學畫大畫




 

正途



 



為了熟識工筆雀鳥的技巧,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專門畫了灰喜鵲、閃藍翠鳥、麻雀、白鴿、太平鳥等五幅練習。除純黑的鳥沒有畫之外,基本也有了點認識。餘下的時間要好好的總結,有哪些得著與不足。擱一擱也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可以請教老師,又可舒緩一下沉迷的壓力。對著自己的習作甚感不足,但又說不出突破的方向,蠻幹是不行的,找老師才是正途。



 

閃藍翠鳥







現在有關工筆畫的書籍已成浪潮,說明市場的欣求甚大,尤其是原大的白描畫稿浪接一浪的多。除了畫紙大小的使用以外,畫家們的“主角”構圖究竟要多大?一直又是我關心的問題。在眾多的學習者中,可能亦碰到同樣的事。原大白描稿圖大量的應運而生,說明就是有市場!是學習工筆畫的人膨漲起來,大有壓倒意筆的氣勢!



專程到深圳抱了一大堆書回來,哈哈,夠畫一年了!



理解畫家們的習慣,多大的圖才容易表現細膩?是今後要學習的方向。學畫大畫正適時矣!